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材料一“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治民无常,唯以法治……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法者,王之本也。”

——《韩非子》

材料二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从事物的性质来说,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如果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会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和立法权合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便有压迫者的力量。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根据材料一,概括韩非子关于法的基本主张,简要分析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比较韩非子和孟德斯鸠思想的不同点。运用相关史实分析说明两者思想的实践效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亚里士多德提出,一切政体都要有三个要素:其一为有关城邦一般公务的议事机构。其二为有关公务执行的行政机能,其三为审判机能。他认为“如果三个要素都有良好的组织,整个政体也将是一个健全机构”。亚里士多德的上述观点
A.是对雅典民主政治的真实写照
B.关注到政治统治的制度化问题
C.最早提出了权力制衡的理论
D.反映了城邦居民的共同愿望
2017-05-08更新 | 131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7届四川省广元市高三第三次高考适应性统考(三诊)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3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成吉思汗出现前,(蒙古地区)没有首领或君王。……部落时时发生战斗和冲突。他们有些人把抢劫、暴行、淫猥和酒色看成豪勇和高尚的行为。契丹汗(指金朝皇帝)经常向他们强征硬索财物。……他们过着这种贫穷、困苦、不幸的日子。

——伊朗史学家志费尼

材料二可以看出他(铁木真)步入成功的奥秘:(一)在逆境中成长;(二)在团结中壮大;(三)在征战中强盛……1219年秋,成吉思汗亲率十万大军西征花剌子模(中亚古国,包括中亚地区以及阿富汗、伊朗等地)……1220年春,成吉思汗率主力攻占不化剌……1221年,成吉思汗追战于申河(印度河)……至此,花剌子模全部沦陷于蒙古。1226年成吉思汗亲率骑兵攻破灵州(今甘肃灵武)。蒙古军四处搜杀,西夏军民“免者百无一二,白骨蔽野”。

——摘编自刘亦发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成吉思汗能够成为“叱咤风云的人物”的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成吉思汗。

4 . 材料1941~1945年,美国对苏联进行援助的数量惊人……这些物资总价值约为102亿美元。加上各种劳务费,如美国船只的运费,为苏联修理船只的费用,以及为苏联培训飞行员和海员以驾驶飞机和船舰等需要的费用,这些费用约为7亿美元。因此,美国对苏联的租借援助的总价值达到了109亿美元。……根据美国历史学家德怀特·杜蒙德估计,美国全部援助截止1945年底达到490.96125亿美元,其中对英联邦援助约307.53亿美元、苏联约111.41亿美元、法国23.77亿美元、中国13.35亿美元。

——摘编自丛军《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对苏联援助政策研究》


(1)根据材料,指出美国对苏联援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对苏援助政策的作用。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根据汉律,郡国都必须向朝廷贡纳当地的土特产,由于交通不便,这些贡品的运输成本很高,采购、保存十分繁杂,甚至存在各地商贾乘机哄抬物价的情况。(武帝时)桑弘羊提出了均输的办法,规定所有贡品均按照当地市价,由政府统一采购,然后由官办的运输机构运往其他不出产此类物品的地区高价出售。朝廷在大农丞之下设立均输令,各地设均输官,建立起一个由中央统一管理的国营商业网络。在大力推广均输法的同时,桑弘羊还配套采取了平准法,由国家来控制全国的物资和买卖,以平衡物价,它与均输相辅相成,成为中央政府控制市场、从流通领域获取利益的重要工具。均输与平准,两者互相配合,构成国营商业的统一体系。

——摘编自吴晓波《跌宕一百年》(下卷)

(1)据材料概括指出桑弘羊改革措施的特点。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改革措施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斯塔夫理阿诺斯认为,在“光荣革命”到来之前,一个伟大的人发现了解释自然现象的钥匙——理性。人们觉得,理性也能打开人类事务之门。对这里的“理性”理解准确的是
A.用数学方法描述物质运动B.用实验方法验证科学理论
C.将“变化”观念引入科学领域D.以科学精神批判天主教神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下图是宋至清(鸦片战争前)我国粮食亩产量的变化情况示意图(据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数据整理).该图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精耕细作农业持续发展B.农业生产工具的不断创新
C.玉米等高产作物大量引进D.政府鼓励大量开垦荒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秦代,监察御史受中央御史大夫节制,属于中央政府委派的驻郡监察官员;宋代诸州监察官通判,是皇帝差遣到诸州专察知州的监察官,监察和制约州县官吏的一举一动;元朝,设行御史台为地方最高监察机关,其性质属于中央御史台的派出机构。材料表明古代监察的机构特点是
A.秩低权高,以小监大
B.权责明晰,维护统治
C.选官高标,管理严明
D.机构独立,自成系统
9 . 1839年,林则徐邀请美国医生伯驾为他翻译了瑞士法学家所著《国际法》中有关各国禁止违禁品和宣战之权利的三个章节。林则徐此举意在
A.积极对英作战B.加强对各国通商贸易
C.寻求禁烟的正义性D.引导人们开眼看世界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0 . 【历史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海瑞,广东琼山人,1549年参加乡试中举,初任福建南平教谕,后升浙江淳安和江西兴国知县,推行清田、平赋税,并屡平冤假错案,打击贪官污吏,深得民心。得到提升。历任州判官、产部主事、兵部主事、尚宝丞、两京左右通政、右佥都御史等职。他打击豪强,疏浚河道,修筑水利工程,力主严惩贪官污吏,禁止循私受贿,并推行一条鞭法,强令贪官污吏退田还民,有“海青天”之誉。

——摘编自《海瑞传》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海瑞治理地方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封建时代的“海青天”现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