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公元前18年,罗马颁布《尤利法》,对单身男女征收更多的赋税,禁止无后之人继承父母的遗产,如果在100天内选择结婚,遗产将会归还,而结婚之后不生孩子,遗产又会重新充公。这反映出当时罗马(     
A.财政压力沉重B.人口问题凸显
C.私法体系完善D.对外扩张加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抗战后期,有人观察到,延安各界对相同问题的回答高度一致:说主义,一定是新民主主义第一;对于国内外人物的看法,也几乎一模一样。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群众文化水平的提高B.团结抗战意识的高涨
C.中共阶级基础的扩大D.社会改造取得的成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法国相继侵略我国台湾,1885年左宗棠奏请台湾建省,同年清政府宣布建立台湾省。这可以用于说明(     
A.清朝中央集权持续加强B.洋务新政激发了海权意识
C.政府民主化改革的态度D.中国面临国防安全新挑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1949年天津解放后到50年代前期,党和人民政府深入搬运工人群体开展工作,实施了如逐步消灭剥削,改善生活;建立并依托工会,加强劳动保护和救济力度;开展系统的文化启蒙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等措施。这些措施(     
A.推动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B.有利于增强党的政治凝聚力
C.调动了社会主义建设热情D.顺应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2023-01-12更新 | 25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类通过各种纪年方式确定时间。这些用数字表现出来的时间,本没有什么意义,但历史学家在时间上编排历史事件,并将一系列历史事件串联在一起,就为时间段赋予某种意义,并以此分析、解释、评价同期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如151710月这个时间对历史评价没有意义,但当将其作为宗教改革起点时间时就很有价值。

——摘编自俞金尧《历史学:时间的科学》等


请选择中国近现代史上任意年份的重大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活动,并运用材料的核心观点进行解释。(要求:明确列出所选年份,以及对应的重要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活动;解释须充分体现材料核心观点;逻辑严密;表达流畅)
6 . 1935年以后,中共在日本的党组织恢复重建,组织进步留日学生成立学生团体。此举遭到国民党右派留日学生抵制反对,1937年初引发武斗。经中共中央北方局指示,在日的中国共产党党组织促成双方谈判,化敌为友。这反映了(     
A.留日学生接受共产主义B.革命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国内革命形势发生变化D.中共竭力维护国共合作
2023-01-12更新 | 296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7 . 如表反映的是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对税率的调整。该做法(     
税种屠宰税营业税印花税其他各税
税率增幅1倍约33倍10—20倍约1倍
A.服务于国民党独裁政治B.解决了国民政府财政危机
C.致使商业资本负担最重D.改变了国统区的经济结构
2023-01-12更新 | 275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明清时期,珠算的运用得到普及和发展,徽州人程大位有关珠算的著作《算法统综》“晓畅易通,穷搜博采,故为世所重”。该书一经刊行,坊间翻刻,盗版成风。该书的刊行(     
A.说明我国数学水平领先世界B.促成传统科技的突破
C.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D.推动了印刷术的改进
2023-01-12更新 | 225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安石曰;“善理财者,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司马光曰:“此乃桑弘羊欺汉武帝之言,司马迁书之以讥武帝之不明耳。天地所生货财百物,止有此数,不在民间则在公家。桑弘羊能致国用之饶,不取於民,将焉取之?果如所言,武帝末年安得群盗逢起,遣绣衣使者追捕之乎?非民疲极而为盗贼邪?此言岂可据以为实?”

——据《宋史·司马光传》

材料二   王安石希望做到“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希望用增加生产和夺兼并之力来改善财政状况。他的变法手段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他更多地重视商品货币的作用。王安石变法思想和变法举措有很大的前瞻性,他的变法思想可以说是我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对中国走向近代的朦胧探索。

——据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分别指出司马光和马克垚对王安石变法的态度及理由。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历史评价的因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民国初年,国内各地度量衡各异,北洋政府完全照搬万国公制,提出度量衡改革方案,终未能实施。1914年,在农商总长张謇主持下,提出改革过渡期“旧制与通制并行”的折中方案,以北京率先试点推行,取得了一定效果。这一时期北洋政府的度量衡改革旨在(     
A.调和新旧经济体制的冲突B.建立全国统一的经济秩序
C.消除军阀割据的经济基础D.促进民族工业的快速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