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1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先秦时期,我国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被称为“南蛮”。春秋时期,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帜击退北狄、征伐楚国,成就霸业。后来崛起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楚、吴、越等国又先后北上中原争霸。这一现象表明(   
A.西周中央集权削弱B.宗法分封制完全崩溃
C.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D.中原文化正统性得到确认
2021-09-07更新 | 385次组卷 | 5卷引用: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自由的思想和民主的制度,在19世纪已覆盖了欧罗巴和北美,形成了一种我称之为“大西洋的文化(或文明或思想)体系”。之所以称之为体系,并不是说,统统都是一个样儿,在这个“体系”里当然包含着“同一性”和“多样性”的关系,简单说来叫做“同源分流”。相对于“大西洋”,“太平洋”则不存在这样的“体系”。

--摘自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围绕材料主旨,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史实,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3 . 2015年,习近平主席指出:“世界上本无‘修昔底德陷阱’,但大国之间一再发生战略误判,就可能自己给自己造成‘修昔底德陷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5世纪,希腊联军在希波战争中取得胜利。其间,以雅典为首组建了提落同盟,雅典国力进一步增强,这引起原有霸主斯巴达及其领导的伯罗奔尼撒同盟的敌视。在伯利克里时期,双方矛盾不断加剧,最终导致战争爆发。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认为,“使战争不可避免的真正原因是雅典势力的增长和因而引起斯巴达的恐惧”。后人把这一现象称为“修昔底德陷阱”。

——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等

材料二   英荷战争于《航海条例》宣布实施的次年爆发……由于双方都是海上殖民大国,因此战场也就遍布全球,在地中海、印度洋以及连接波罗的海和北海的各海峡都同时进行了规模大小不等的一系列海战。荷兰在战后日渐衰落,英国凭借良好的工业经济基础得势不断发展,为日后的18世纪末取得世界霸主的地位奠定基础。

——黄明《盘点:三次英荷海战》

材料三   在可见的未来,美国政府不能和苏联政权保持政治上的密切关系。在政治舞台上,应继续将苏联视作竞争对手而非伙伴……美国人民应该感谢上帝,他让美国人感受这种无法改变的挑战,从而使美国的安全依赖于他们的团结,以及接受历史希望他们承担的道义和政治领导责任。

——(美)乔治·凯南《苏联行为的根源》(1947年)

材料四   耐人寻味的是,在孟晚舟被软禁的500多天里,世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中美关系。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又缓和,第一阶段协议落地。但是从港台矛盾到新冠疫情,从华为到中概股,中美之间的冲突命题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大。……孟晚舟可以说无意中成为了中美博弈的主角之一。若干年后,无论谁书写这个阶段的中美关系,她都会有浓墨重彩的一笔。

——凤凰网《孟晚舟未能获释给全球敲响警钟,中美冲突进入新阶段》


(1)根据材料一、二、三,陷入“修昔底德陷阱”的挑战原有霸主国的后起之秀分别是哪些国家?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这些后起之秀强大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中国以来中美关系发展历程;并结合相关史实分析今天中国不会掉进“修昔底德陷阱”的缘由。
2021-09-07更新 | 227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七模文综历史试题
4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决策,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走上了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建设道路。下列选项中,哪一方面不能体现此次大会的转折意义(     
A.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B.中国特色的道路
C.祖国统一的策略D.国家的经济模式
2021-09-07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七模文综历史试题
5 . 汉武帝元光五年,汉朝疆域内共有侯国92个,王子侯国仅有5个。至汉武帝太初元年,王子侯国有76个,侯国数量达到118个,其中仅有8个侯国是元光年间留下来的。这一变化表明汉武帝旨在( )
A.推行削藩政策抑制侯国B.加强君主专制
C.加强侯国势力抵御外患D.解决中央集权问题
6 . 咖啡是热带作物,新航路开辟后传到英国,到19世纪40年代前后,它已成为英国普通大众的日常饮品。咖啡的变迁可以反映出(     
A.工业革命的影响B.世界市场的最终建立
C.商业革命的上演D.价格革命的发生
2021-09-07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七模文综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

——(明)宋濂《元史》

材料二   在世界各民族中,英国算得上是一个典型,它意味着一种独特的发展方式,英国最早实行政治变革,为西方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树立了榜样。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村民自治迅速发展,到1997年,全国共有91万个村民委员会的村干部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大部分农村有90%以上的选民参加了选举。199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的群众组织。

——据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自封建变为郡县”始于何时?元朝面对辽阔疆域,在地方管理上最重要的制度创新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为西方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树立了怎样的榜样?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村民自治的性质。综上,谈谈你对政治制度的认识。
8 . 美国总统选举。

今年的美国总统大选,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也引发了中学生对美国总统制的兴趣和讨论。

材料一   共和党特朗普与民主党拜登在总统竞选演说中的图片

材料二



问题
(1)概述美国总统制的由来。
(2)联系材料二中1944年、1948年、1972年份当选的三位总统的相关史实,挑选一位来简介“美国总统与中国关系”,并总结中美关系的发展趋势。
(3)影响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中国对此的策略是什么?
9 . 1954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总结到:“瑞金时代是最纯洁、最清一色的了,但那时我们的事特别困难,结果是失败了。所以真理不在乎是不是清一色。”其意在强调
A.发挥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作用B.继续坚持新民主主义政治路线
C.学会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D.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这篇讲稿中我不希望有模棱两可的字眼。这就是美国对共产主义暴君扩张浪潮的答。……我也希望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

——哈里.杜鲁门《杜鲁门回忆录》

材料二   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是它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域的问题上,它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讲话

材料三   当今的世界格局仍处于一个过渡期,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权力的转移和扩散。权力从传统强国欧美向新兴大国转移,并扩散至其他地区力量中心,世界格局有进入“碎片化”时代的征兆。


(1)据材料一,概括杜鲁门对战后世界蓝图的设想。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对共产主义暴君扩张浪潮的回答”的主要措施。
(2)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国际力量对比与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这一主题。(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