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刘建军在《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中认为,中国古代天子传子,宰相传贤,权在官中。能在府中。这样的一种制度安排、其实并不失完美,但“官府分离制”最终被“官府合一制”所替代,这一变化主要说明
A.中央集权趋势不断加强
B.中枢机构行政效率相对下降
C.政治开明程度日渐降低
D.对皇权的限制监督逐渐细化
2018-01-25更新 | 2034次组卷 | 30卷引用: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战国时,封君在其封邑之内有征收租税的特权,但必须接受国君的命令。赵、秦等国封君的“相”往往由国君派遣,主管治理和掌握兵权。这反映了战国时期(     
A.国君集权的趋势出现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已确立
C.分封制被郡县制取代D.周王失去“天下共主”地位
2023-12-11更新 | 326次组卷 | 37卷引用: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历史发展的逻辑可能是极具讽刺意味的:一方面,美国无法放弃借助苏联解体的历史契机图谋世界霸权的野心;另一方面,美国越是想称霸,越是无法实现称霸的梦想,美国称霸的结果只会加速与其他世界强国实现世界权力均衡的进程。”该材料表明(     )
A.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B.美国放弃霸权政策奉行单边主义
C.两极格局结束单极世界形成D.美国与世界各强国之间势均力敌
2021-08-21更新 | 248次组卷 | 78卷引用: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四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英国西北部大工商业城市的兴起,吸引了大量人口,形成了新的人口中心。1801~1831年,伯明翰、曼彻斯特、利物浦等城市的人口增加了两倍多。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已占全国总人口的52%。年轻人纷纷外出求职,自由择偶组成小家庭的现象剧增,社会生活发生巨变。机械化生产使工人的一部分体力消耗和技能的运用被机器所代替,使工人的劳动失去了独立的性质,成为机器的附庸,同时也使得资本家可以利用女工和童工来排挤成年男工,从而压低工资。使用机器进行生产又成为资本家增加工人劳动强度和延长劳动时间的有力手段,它甚至突破了起码的道德标准和人的生理承受限度。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城市的外观和格局、城市生活的内涵、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关系等,都发生了令人惊奇的迅速改变城市化过程中,许多农民进城务工;进入大学的农民子女毕业后,许多人在城市找到了新的取业;由于农业生产所需劳动力减少,第二、三产业则逐步发展,农村人口也有向乡镇、县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转移的趋势。因而,中小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逐步发展起来。当前,北京、上海等城市还有向世界城市发展的趋势。在全国范围内,从北到南还形成了环渤海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珠江三角洲经济圈。这些经济圆实际上也是一个城市群。从历史的角度看,这种城市化对应着中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的过渡。

——摘编自王鸿生《中国城市发展的四个阶段和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上半期英国城市社会发生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近代英国相比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的特点,并说明其意义。
6 . 美国历史学家小阿瑟·施莱辛格曾说:“尼克松和基辛格这对奇特的搭档毕竟使美国的外交政策甩掉了包袱,冲出了禁区,使全国的视线从意识形态转向了地缘政治,并且调整了美国政策以适应国际关系结构中的深刻变化。”其中“国际关系结构中的深刻变化”包含
A.两极格局的瓦解B.多极化趋势出现
C.关贸总协定签署D.多极化趋势加强
7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于1945年底向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提议召开国际贸易与就业会议,以讨论在联合国组织之下成立一个协调国际贸易的专门机构。1947年联合国贸易与就业会议正式审议和通过了《国际贸易组织宪章》,但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没有批准该宪章,拟建的国际贸易组织最后流产了。这反映了
A.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完全受美国操纵
B.美国的经济霸权影响战后国际经济规则制定
C.国际贸易组织的建立违逆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D.冷战的爆发是国际贸易组织流产的根本原因
2019-12-02更新 | 705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8年甘肃省嘉峪关市酒钢三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中国古代史》中指出:在西周分封制度下,同姓集团授予封土,赐之以氏。当时,姓、氏是统治阶级的特权,“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到战国以后,姓氏的分野逐渐消失,平民逐渐获得姓氏。“平民得姓”一事与下列哪个历史趋势的关系最直接
A.赋役制度的变化B.以“孝道”治天下
C.郡县制度的发展D.皇帝制度的形成
2018-03-01更新 | 254次组卷 | 21卷引用: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10 . 汉武帝元光五年,汉朝疆域内共有侯国92个,王子侯国仅有5个。至汉武帝太初元年,王子侯国有76个,侯国数量达到118个,其中仅有8个侯国是元光年间留下来的。这一变化表明汉武帝旨在( )
A.推行削藩政策抑制侯国B.加强君主专制
C.加强侯国势力抵御外患D.解决中央集权问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