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48 道试题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78年以后,随着乡镇企业的兴起,产生了“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农民工”;到90年代后,大批农民工“离土又离乡,进厂又进城”,甚至出现了“离土不返乡,进城又留城”的向“市民”转化的趋势。这一变化(       
A.增加了农业生产收入B.加速了城镇化的进程
C.解放了农村的劳动力D.推动了城市经济改革
2024-03-24更新 | 138次组卷 | 8卷引用:历史(全国卷·人教版)-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如表为二战前后非洲部分文学作品高频词统计表(部分),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二战前高频词二战后高频词
①法、英属非洲
②“文明开化”
③“白人”与“土著人”
①古埃及、非洲历史
②殖民统治罪恶
③黑人英雄

A.文学理论的丰富发展B.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
C.世界经济全球化推动D.构建国家认同的需要
3 . 世界银行成立初期的宗旨是致力于战后欧洲的经济复兴,后来则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这一变化的主要背景是
A.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B.美苏两极格局的瓦解
C.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D.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世纪以来,专业史家倾向于将世界历史划分为不同国家来考察。近年来,更多史家改采以跨区域、大陆、半球、大洋和全球为单位的历史研究法,这被看作是当前史学的全球转向。这一变化
A.推动了历史研究的合作趋势加强B.反映了全球化下国家意识的衰微
C.体现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建立D.基于世界文明交往和互动的深入
5 . 下面是1929~1934年美国联邦政府财政收支总额变化趋势图(单位:百万美元)。据此推知,这一时期的美国
A.“大萧条”局面逐渐结束B.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发展日益艰难
C.经济运行机制得以调整D.政府财政收支不平衡的弊端显现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联邦德国就业人口分布(%)

经济部门年份美国联邦德国
农业195012.223.2
19902.85.1
工业195034.742.2
199025.840.5
服务业195048.932.4
199071.454.4

——据《中外历史纲要》(下)整理

材料二   工业劳动者年末人数(单位:万人)

年份公有制职工数量城镇个体劳动者农村集体和个体劳动者合计
19525333603531246
1956105183161375
1978425637505009
1979443768975340
19804674109165600
198452333810346338

——据《中国工业经济统计资料1949—1984》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美国、联邦德国就业人口变化的趋势,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美国和联邦德国相比较,中国工业就业人口变化的总趋势有何不同。并分析从1952—1984年我国工业劳动者人数变化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消费品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价格越高,价格指数越大。下表是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形成表中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生产萎缩使产品供应越来越少
B.贵族追求享受,大量购买奢侈品
C.殖民掠夺使金银输入越来越多
D.工业革命在英国已经展开
2019-05-09更新 | 209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5届宁夏区六盘山高级中学高三二模文综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61年召开的第一次不结盟会议将“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定为宗旨和原则。20世纪90年代以来则将运动的重心转移到经济领域,把帮助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愚昧和落后作为今后的主要任务。这一变化反映了
A.西方国家的殖民体系已彻底瓦解
B.经济区域集团化已成为主要趋势
C.经济发展是政治独立的先决条件
D.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中处于劣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是新中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各种经济类型比重变化情况,对此解读准确是
比重(%)年份合计国家所有制工业集体所有制工业公私合营工业私营工业个体工业
1949100.026.20.51.648.723.0
1950100.032.70.82.138.126.3
1951100.034.51.33.038.422.8
1952100.041.53.34.030.620.6

A.体现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的趋势
B.多种所有制都在快速地发展
C.三大改造改变了公私经济成分对比
D.我国轻重工业的比重发生巨大变化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管仲在辅助齐桓公建立霸业时就曾极力推行鼓励人口增加的政策,下令“丈夫二十而室,妇人十五而嫁”(《国语·齐语》)驱使青年男女早婚早育。

墨家的创始人墨翟是最早详细论述人口问题的思想家。他主张,缺少人口耕种的土地,只是一种得不到收获的“虚地”,要生产出足够的衣食必须用“力”(劳动),而“力”来自劳动人口,所以贤明的统治者应当使国家富、人口多,“人民寡则从事乎众之”(《墨子·节葬下》)

——摘编自《中国古代人口思想》

材料二:中国的人口经济关系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经济新常态同时伴随着“新矛盾”“新问题”和“潜在风险”,其中一个还没有引起足够关注的问题是来自人口方面的变化,包括劳动力短缺和老化、持续低生育率和快速老龄化。人力短缺问题已经逐渐上升为主导性的新人口问题。如果说“生产力压迫人口”的问题已经解决,那么“人口压迫生产力”的问题将日渐突出。中国目前面临的是“低生育率人口问题”,低生育率趋势不仅将长期化,而且将内卷化,卷入“低生育——老龄化”的恶性循环之中。提出全面鼓励二孩应该成为紧迫的国家选择。

——穆光宗《经济新常态下的中国人口政策选择》

材料三在过去的两个多世纪的历史进程中,美国一直保持着较快的人口增长速度,出现过3次人口增长的高潮:

第一次人口增长高潮出现在18世纪末至1859年以前。

第二次人口增长高潮出现在南北战争后的1862年至1915年。

第三次人口增长高潮出现在1946年至1965年间。

过去两个多世纪以来,美国始终保持着较快的人口增长速度,从美国建国到其人口增长到1亿用了139年的时间,而从1亿增长到2亿则只用了52年,从2亿增长到3亿更是只用了短短的39年,这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是独一无二的。……人口的持续增长给美国带来了诸多利益,但与此同时,它也给美国社会带来了一些负面效果或不确定因素……显而易见,在亨廷顿等美国的政治精英们看来,外来移民尤其是欧洲以外的第三世界国家移民的大量涌入,会严重威胁到美国传统的白人基督教文明,重塑美国的政治和文化,严重侵蚀美国的立国之本——由西方文明所界定的民族认同以及美国信条原则所界定的政治原则,从而“导致小阿瑟·施莱辛格所说的‘美利坚分裂国’。”

——摘编自高英东《美国问题研究报告(2011):美国的实力与地位评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管仲和墨翟关于人口问题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人口增长的原因及其产生的负面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如何认识人口政策的制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