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屈原,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出生于公元前339年。屈原身处战国末期的楚国,其家世显赫,又“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早年深得楚怀王的宠信,曾任楚国的左徒和三闾大夫,主张革新政治,“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后受上官大夫靳尚等人的诬陷,怀王“怒而疏屈平”。公元前304年,屈原离开郢都,漂泊汉北;五年后,被怀王召回郢都重新任用。公元前296年,屈原再被放逐江南。秦将白起率军攻下郢都后,屈原理想破灭,万念俱灰,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没有复兴楚国,但他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作了《楚辞》,创新了诗歌的形式,丰富了浪漫的精神气质,承继了《诗经》的比兴手法,厚实了象征性意象,也实现了中国诗歌由集体咏唱进入个人独创的跨越。司马迁对他毫不吝惜赞美之言:“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摘编自《浅论屈原的宗国情怀》等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屈原生活的时代特征。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司马迁高度评价屈原的原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安史之乱后,唐朝官僚机构因“盗起兵兴,又有军功之官,遂不胜其滥矣”。唐德宗贞元三年(787年),“资用不给”,宰相张延赏奏请裁减官员,但因“减员人众,道路怨叹”,侍中马遂、太子少保韦伦等官员上疏反对,贞元省官只持续不到两个月就遭到失败。唐宪宗元和六年(811年),宰相李吉甫认为“方今置吏不精,流品庞杂,存无事之官,食至重之税”,从而致“天下常以三分劳筋苦骨之人,奉七分坐衣待食之辈”,主张省并吏员,合并州县;对“名存职废,额去俸存”的弊端进行改革。在唐宪宗支持下,元和省官取得一些成效,但很快又恢复旧态。唐武宗会昌三年(843年),宰相李德裕要求按户税缴纳比例,“量减佐官”,但各地方借故拒不执行;在李德裕坚持下,会昌四年,省官命令才得到贯彻执行,最终“罢郡县吏凡二千余员”。但会昌六年,唐武宗死后,唐宣宗在“会昌四年所减州县官内复增三百八十三员”。此后,终唐之世,再不闻减官之举。

——摘编自王炎平《关于唐后期三次裁减冗官问题》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后期冗官现象出现的原因。
(2)依据材料,分别概括唐后期三次裁减官员的直接目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后期改革不力带来的影响。
3 .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书法艺术异彩纷呈。作者的自由个性与思想活跃反映在书法创作中,书法内容多为抄经之作,从王羲之的小楷作品《佛遗教经》到颜真卿《多宝塔碑》、柳公权《金刚经》碑展示的“颜筋柳骨”,楷书书体皆各领风骚、自成一派、极具个性。这一书法现象(     
A.体现南朝秀美和北朝雄健艺术创作风格的融合
B.反映书法创作与佛教传播相互影响的文化特征
C.促成雕版印刷术的兴起、佛教传播渐趋本土化
D.有助于统治者实行儒、释、道三教并行的政策
2023-02-19更新 | 1187次组卷 | 15卷引用:宁夏中卫市2023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据《后汉书·安帝本纪》记载,永初元年(107年),朝廷从江南的丹阳、吴郡、豫章调粮赈救江北饥民。时隔七年后,朝廷又从江南的零陵、桂阳、丹阳、豫章、会稽等郡调粮北运,或赈济饥民。由此可知,当时(     
A.南北经济形势出现逆转B.长途粮食贩运贸易活跃
C.江南农民赋税负担加重D.江南地区农业得到发展
5 . 按照罗马市民法的规定,外国人是没有任何权利的,为此外事裁判官在处理外国人与罗马人之间的案件时,创立了“拟制”方法,即先拟制该外国人属于罗马市民,然后再按照市民法的规定对其授予诉讼权,进而审理案件。这说明,“拟制”方法的创立(     
A.扩大了罗马的公民权B.强化了法律形式主义
C.反映了罗马法的成熟D.助推了万民法的产生
6 . 有学者认为,华夏王朝文明的开启就在二里头时代,二里头是最早的“中国”,“它在内部高度发展的同时,向四围发射出超越自然地理单元和文化屏障的强力冲击波。显然,更大范围的这种文化的远播,不是靠军事推进和暴力输出,而是凭借其软实力的巨大张力。”该学者意在说明(     
A.二里头时代是华夏文明的最早形成期B.中国王朝不借助于武力征服实现统一
C.“中国”是地域与文化结合的复合概念D.华夏文明明显优越于周边的其他文明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33年底,在第7次美洲国家会议中,美国国务卿赫尔呼吁美洲各国共同“建立永世长存的和平大厦”,并签署“南美反战公约”,公开承担了不对其他国家进行外交或军事干涉的义务,缔结全面的双边互惠条约。19406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允许向拉丁美洲出售武器,罗斯福总统签署命令,为在美国军事学校里培训拉美军官提供资助。1941128-12日,所有中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的国家都对轴心国宣战,随后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一些拉美国家还为美国提供军事基地。数以万计的美军、武器弹药、粮食和作战物资从巴西基地运往北非战场,这被称为盟军的空中“生命线”;巴西海军配合美国海军巡逻,陆军、空军和美军在意大利并肩作战。墨西哥还派出空军分队,在菲律宾和中国台湾对日作战。美拉合作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占有重要地位。

——摘编自吴振君《美国与拉美国家的合作及其对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与拉美国家合作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与拉美国家合作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6世纪,“欧洲的导师”伊拉斯谟主张学习应该是“开心的,而不是受罪”,“适度的游戏有助于提振精神”,因而鼓励通过游戏来促进儿童的学习兴趣,但是,“儿童在游戏中应当像在饭桌上一样懂得克制”。上述内容体现了
A.天主教会的禁欲说教B.理性精神的主导地位
C.人文主义儿童教育观D.世俗教育的显著发展
9 . 鲁迅谈到:“魏晋时所谓崇奉礼教,是用以自利……如曹操杀孔融,司马懿杀嵇康,都是因为他们和不孝有关。但实在曹操、司马懿何尝是著名的孝子,不过将这个名义,加罪于反对自己的人罢了。”由鲁迅的论述可见,到魏晋时期
A.统治者谨遵礼制以维护社会秩序B.儒学丧失了征服人心的力量
C.礼崩乐坏导致地方势力急剧膨胀D.原社会主流思想地位受冲击
2022-04-09更新 | 358次组卷 | 4卷引用:宁夏中卫市2022年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10 . 20世纪20年代,苏联成立了国际革命作家协会、全联盟对外文化关系协会和苏联作家联盟外交委员会等组织,与西方各国左翼进步知识分子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这反映当时苏联
A.全面抵制资本主义国家的冷战政策B.在美苏争霸中与西方国家加强交往
C.极力谋求建立起欧洲集体安全体系D.争取西方各国人民对苏维埃的支持
2022-04-08更新 | 307次组卷 | 3卷引用:宁夏中卫市2022年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