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49 道试题
1 . “如今的巧克力是很多人爱吃的甜食,但别忘了它曾做为王公、战士饮料,充当货币的光荣日子。”导致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美味香甜的口感B.世界市场的形成
C.可可豆产量激增D.消费阶层的扩大
2024-06-11更新 | 126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天津市北辰区天津市南仓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六月,光武帝刘秀颁发“度田令”,检查耕田与户口实数,即对原有户籍上的户口、年纪进行核实,对垦田进行实地丈量。“度田令”是在承认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根据豪强地主拥有私有土地多少征收赋税。此举意在(     
A.增加政府的赋税收入B.保障土地合法买卖
C.减轻自耕农经济负担D.笼络豪强地主势力
3 . 秦统一六国后倡导“皆为郡县”的大一统政治文化,对“六国后”采取迁徙、降其身份、转化利用等高压政策;汉初统治者则继续实行秦代迁徙六国贵族的政策,并辅之以“因俗”治理,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     
A.西汉政权全面继承秦朝的国家治理政策B.战国区域政治文化的延续影响国家治理
C.社会舆论上对六国的同情影响行政决策D.儒家思想与法家思想共同影响政治判断
4 . 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大有为”之君,在位多年,用人不拘一格,“博开艺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学”。他共任命丞相、御史大夫29人,其中多数并非儒家。这反映当时(       
A.儒学主流思想的动摇B.征辟制度弥补察举制度的不足
C.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D.服务现实统治需要是治国之本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福建省平潭县壳丘头遗址群距今7500至3000年,考古人员在该遗存不仅发现了大量的海生贝类、鱼类骨骼,还发现了中国东南沿海岛屿最早的水稻遗存。这说明当时(       
A.已具备国家初始形态B.最早培植了人工水稻
C.生产生活已基本稳定D.原始手工业尚未产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东汉中后期, 官场出现诸如:陈蕃初仕郡,举孝廉,“遭母忧,弃官行丧”;赵典会帝崩,“遂解印绶策付县,而弛到京师”;延笃举孝廉为平阳侯相,“以师丧弃官奔赴,五府并辟不就”等现象。这表明当时(     
A.封建官僚政治成熟完善B.王国势力遭受沉重打击
C.儒家伦理影响政治行为D.政治腐败加剧社会动荡
7 . 有学者认为:“夏商周三代的王国,属于“国上之国”,王国与邦国代表了当时国家类型的两种形态,而夏商周三代历史的特殊性之一也就在于中央王国与诸地域的邦国所存在的这种特殊关系。”他力图说明当时(     
A.等级森严的阶级关系B.宗法分封制的特殊性
C.早期国家结构的特点D.天下共主的局面形成
8 . 下图所示,距今6500—5000年的西辽河流域红山文化与距今5800—5300年的长江下游凌家滩文化之间,在玉器文化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据此可知,中华早期文明(     

A.存在区域间交流互鉴B.以使用玉器为标志
C.形成区域间紧密联系D.由中原向周边扩散
9 . 观察图1至图3,这些史料最可用来说明(     

A.世界文化的多样性B.亚非文化的统一性
C.农牧文明的交融性D.各国重视文化共享
10 . 1995年10月,考古工作者在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的中所尼雅遗址一处古墓中发现一块汉代织锦护臂(如图),上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8个汉字,该文物主要反映了(     

A.中国文字演变的历史B.古代新疆高超的丝织业水平
C.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D.丝绸之路有利区域文明交流
2024-05-19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北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