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1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西塞罗:“在你们面前受审的是个有钱人,他指望以财富来开脱罪名;……我说的这个人就是凯厄斯·弗里斯(行省总督)。假如今天他不能受到应有的惩处,那不是因为缺乏证据,也不是因为缺乏检察官,而是因为司法官失职。”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有
①西塞罗是罗马帝国的法官
②西塞罗认为罗马的法律体系应进一步完备
③司法公正是法学进步的重要表现
④体现了追求人人生而平等的法律思想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 . 对下表的解读,正确的有
下表中国农业的重要指标(1400—1820年)

①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发展推动了这时期农业的进步
②重农抑商政策是这时期促进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③资本主义萌芽促进了这时期农业的发展
④人口的增幅快于耕地面积的增幅推动了农业的精耕细作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3 . 下图描绘的是 1793年英国马嘎尔尼使团觐见乾隆皇帝的情景。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中西文明正在进行双向交流
B.反映了华夏文明积极融入西方文明
C.揭示了中英技术文明的差距
D.体现了中华文明发展减速的深层原因
4 . 孙中山说:“前代革命……只以驱除光复自任,此外无所转移。我等今日前代殊,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之外,国体民生,尚当变更。虽经纬万端,要其一贯之精神,则为自由、平等、博爱。故前代为英雄革命,今日为国民革命。”下列选项对材料的解读不准确的是
A.蕴含了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内容
B.与传统革命相区别,赋予了近代革命全新内容
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D.其思想体系体现现了民主共和革命的意识形态
5 . 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思想家泰勒斯提出“万物都是由水形成的”命题,对这一史实解读不正确的是(   )
A.命题尽管错误但弥足珍贵
B.反映当时人们已摆脱神学控制
C.反映出神学到人学的过渡
D.表明当时人们开始关注客观世界
2016-01-12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年内蒙古赤峰翁牛特旗乌丹一中高二上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列是《19世纪中期欧美主要国家城市和农村人口统计表》,对该表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国家总人口农村人口百分比城市人口百分比
英国(1851年)约1800万48%52%
法国(1851年)约3600万75%25%
美国(1850年)约2300万87%13%

A.19世纪中期英国逐步成为“世界工厂”B.工业化程度越高的国家农村人口比例越大
C.垄断组织和跨国公司的出现推动了人口的流动D.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进程,促进人口向城市迁移
7 . 近年在汉堡发现了一部在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译自法译本,法译本译自拉丁译本。书的前言中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对以上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明清政府重视对外传播文化的产物
B.儒家思想主张在欧洲曾得到推崇
C.译本出现在近代“西学东渐”时期
D.欧洲借鉴儒家思想服务宗教改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历史概念是反映历史研究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以下对一些历史概念的解读正确的是()
三教合一在中国宋代开始出现佛教、道教与儒学融合发展的情形
三角贸易盛行于15~19世纪以贩卖非洲黑奴为主的野蛮殖民活动
三民主义其核心是民主主义,有两个重要原则:平均地权与节制资本
三大战役包括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消灭国民党军队主力

A.②③④
B.①③
C.①②④
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晚清徽州知府刘汝骥所撰的《陶瓷公牍》中载:“旧建民房天井狭窄,光线黑暗,近年大为改观,士大夫之家,未有不高大门闾、明窗净几者。”晚清的徽派建筑中,加入了西洋的梯形窗、拱券门,甚至以英文字母为装饰。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徽派建筑的变化与徽商的营销手段有关
B.徽派建筑风格变化是对其自身缺点的修正
C.晚清的徽派建筑传统风格基本消失
D.晚清安徽城乡建筑都采用了西方建筑风格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对重要事件的推论最符合史实的是
选项史实推论
A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不同地区生活方式趋同化倾向加强
B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建立
C1961年不结盟运动诞生标志着区域合作进入新阶段
D20世纪90年代三大区域性经济集团形成经济区域化阻碍经济全球化

A.A
B.B
C.C
D.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