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1 道试题
1 . 有学者在评析两晋作品《法华经残卷》时称:其书写横画尖头圆尾,笔法特点是顺锋起笔,顿按收笔;竖画多短促,起笔多按,有时回挑收笔;撇画一律方头锐尾,短撇厚重,长撇呈翻飞之态;捺画侧笔向下顿按作肥笔状而不出锋。该书法作品的字体是(     
A.楷书B.行书C.金文D.草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1921-1925年摩洛哥里夫地区反抗西班牙和法国的武装斗争受到中国报刊的高度关切,其对里夫军民“把西班牙军队杀得大败”感到欢欣鼓舞,称赞里夫民族是一个“英勇的民族”。1926年,里夫起义失败,共和国被扼杀。中国报刊痛惜,认为“这是对于世界弱小民族的一个沉重打击”。由此推知(     
A.非洲大陆掀起了民族独立的风暴
B.北洋政府支持里夫进行反法西斯斗争
C.报刊的关注和评述与中国近代自身遭遇相关
D.拉美人民面临继续民族民主革命的艰巨任务
3 . 恩格斯指出:它实际上是“一个以调节生产为目的的联盟:他们规定应该生产的总产量,在彼此间分配产量,并且强制实行预先规定的出售价格”,实质上是“资本家本身不得不部分地承认生产力的社会性”。恩格斯在此评述的“联盟”(     
A.扩大了资本原始积累B.推动了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C.加剧了列强间的争夺D.促进了工厂制度全面建立
4 . 朱熹对柳宗元等人关于郡县与分封的观点进行了评述:“柳子厚《封建论》则全以封建为非,胡明仲辈破其说,则专以封建为是。要之,天下制度,无全利而无害底道理。”他认为“专以封建”恐“意外另生弊病”,而“专以郡县”也“不可恃以为固也”。朱熹的这一观点
A.是立足于历史与现实的思考B.折射出官僚集团内部矛盾的激化
C.认为秦灭亡具有历史必然性D.印证革新地方行政体制的重要性
2023-04-03更新 | 824次组卷 | 9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高级中学培优部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15世纪中期,一种文化被无情地消灭了。它曾在学术和艺术中留下了光辉的遗产。它使所有的欧洲国家摆脱了野蛮,并给予其他国家文化精华。它的力量和智慧在几个世纪中一直保护着基督教世界。其首都在11个世纪中始终是西方文明世界的中心。”材料主要是(     
A.探讨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原因B.肯定拜占庭文化的深远影响
C.赞美盛极一时的阿拉伯帝国D.评述奥斯曼帝国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某学者曾评述中国近代史的某一事件时说:“战败无可置疑地证明了······自强运动那种表面的现代化,无法使江河日下的统治获得新生。而且,新的帝国主义危机产生了瓜分中国的危险。”据此可知,“战败”使中国思想界认识到
A.制度变革迫在眉睫B.实业救国势在必行
C.开展商战有利可图D.阶级矛盾日益激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下表所示是对20世纪物理学理论成果的相关评述。据此可知
理论成果评述
相对论形成了全新的时空观、运动观和物质观,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中的一次根本性变革是对近代物理学理论框架的重大突破,二者共同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量子力学向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关于自然界的表述方法和思想方法

A.相对论是对经典力学的绝对否定B.量子论标志着近代物理学的创立
C.相对论和量子论革新了力学体系D.空间和时间的性质根本无法认识
8 . 下表为不同教科书关于辛亥革命的评述(摘选),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出处
不但涤荡二百六十余年的耻辱……并且铲除四千余年君主专制的痕迹。南京国民政府教科书
因为他们势力颇盛,清国不能平定,就依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的意思,把天下让给南京政府。日伪政权教科书
虽然在表面上推翻了满清政府,但封建势力并未铲除。革命根据地教科书

A.袁世凯推翻了清朝统治B.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C.南方革命派的势力强大D.辛亥革命彻底铲除封建统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后世有学者在评述秦朝的政治变革时说:“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群。”从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种变革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促使中国古代政治
A.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B.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
C.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D.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2022-01-22更新 | 301次组卷 | 34卷引用:2015-2016学年河南新郑一中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卷
10 . 下图为时人对五四运动的评述。这一评述反映出五四运动

此次中国委员既非激于意气,出于偏爱,而为代表国民全体之活动,则留意中日根本关系而欲图永久亲善者,有乌可漠然视之乎?我国或因中国问题而陷入意外之难境,未可知也。

——巴黎和会日本代表牧野伸显


A.支持中国代表拒签对日合约B.使中国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C.促使日本改变对华既定决策D.激发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
2021-12-17更新 | 212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测试(三)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