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5 道试题
1 . 1841年,德国科隆的行会要求政府普遍实行免费教育并建立工业图书馆,以便被个别人掌握的新技术能够通过适当方式传播到全社会。法兰克福和柏林的手工业者行会也努力促成免费成人教育的推广。这样的诉求(     
A.迎合了工业革命的需要B.推动了教育公平的实现
C.密切科学与生产的联系D.促进德国完成政治统一
2 . 中国外交服饰经历了不断变化的过程。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在公务性和社交性的外交场合都穿中山装。改革开放后,中国领导人开始着西装,近年来习近平主席在公务场合遵循国际惯例穿西服,国宴则穿着新款中式礼服。这一变化(     
A.体现了时代性和民族性的统一B.反映了国家外交方针适时调整
C.说明我国的国家实力不断增强D.根源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3 . 下表是20世纪初几位作家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学作品内容节选。据此可以看出(     
作者国籍作品故事情节(节选)
伍尔芙英国《达洛维夫人》史密斯因参加一战患上了弹震性精神病。死去的好友亡灵不断地折磨着他,最终他以跳楼自杀来寻求解脱。
海明威美国《永别了,武器》亨利伤愈后重返前线,随部队撤退时目睹了战争的种种残酷景象,毅然脱离部队,和恋人凯瑟琳会和后逃往瑞士。
雷马克德国《西线无战事》保罗在持续四年的战争里,目睹了可怕的伤亡以及战争对人类肉体和心灵的摧残,见证了战争的非人道性。
A.文学创作准确还原了历史真实B.一战士兵在战后仍受战争折磨
C.知识分子主导了世界舆论风向D.战争反思有助于世界和平进程
2023-12-22更新 | 165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四)历史试题
4 . 1874年8月,明治政府建立了东京女子师范学校,该校在建校时拟招100名学生,后参加入学考试的有193名,74名经考试合格,但坚持到最后毕业的只有15名。地方上的情况更为糟糕,1875年石川县女子师范学校建校时,计划招收80名学生,但参加考试的只有7名,坚持到毕业的只有2人。据此推断(     
A.女性政治地位有所提升B.社会观念转变艰难
C.近代教育体系已经完备D.文明开化成果显著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778年,根据大陆会议的建议,美国北部的一些州宣布废除奴隶制,并允许黑人参军。同时,由于英国不准殖民地人民跨过阿巴拉契亚山的禁令已实际废弛,大批农民到西部开发,得到了土地。由此可知(     
A.美国民族独立运动的形势进一步改善
B.北美殖民地宣告脱离英国独立
C.被解放的黑奴成为美国西部开发主力
D.废奴运动维护了美国联邦制度
2023-12-22更新 | 185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翦伯赞在《中国史纲要》写道:“康熙曾利用传教士南怀仁(比利时人)、白晋(法兰西人)等人替清朝政府编修历书、制造火炮、绘制地图,都取得了一些成绩……康熙亲笔删改的传教士德理格、马国贤上教化王(即教皇)书中,即指出为了报答皇帝的恩宠,希望教化王能派更多精通天文、律吕、算法、画工、内科、外科的传教士来中国效力。”材料主要表明(       
A.西方传教士对中国文化渗透较深B.明清“西学东渐”主流是传播科技
C.清朝统治推行者开放的对外政策D.康熙帝对西方的科学技术非常重视
7 . 如图是选自1543年外科医生维萨里出版的《人体的构造》一书中的插图,插图的注释为“只有勤于思考才能拯救人类,否则一切事物都将面临死亡”,这一插图和言论反映了当时(     

   

A.天主教对人们的思想控制束缚B.追求个性自由解放的时代要求
C.倡导理性积极探索新知的观念D.黑死病流行威胁人类生命健康
8 . 1931年,闽浙赣革命根据地苏维埃政府在江西德兴苏区设立了四大对外贸易处,履行“管理并监督苏区与非苏区的贸易,流通苏区与非苏区的经济”的职能,落实“保护贸易自由,准许外商经商”的政策。该做法旨在(     
A.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B.贯彻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
C.探索统一战线新路径D.改变农村的小农经济结构
2023-11-03更新 | 506次组卷 | 7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明清两代对大运河漕船的规格、数量以及维护都有具体的要求。如要求漕船要用材质良好的楠木、杉木制作,标准长度为16米左右。明代设立总督河道衙门,长官为总督河道,清代改称“河道总督”,是管理漕运河道的最高军政长官。以上史实表明了(     
A.清朝对南方的统治不断加强B.政府维持漕运成本巨大
C.明清国家运输体系趋于完备D.国家对东南财赋的重视
10 . 光绪十三年(1887年),张之洞在致总理衙门的信中写道:“粤省民间素用花生油,……而花生之利为最。山农贫苦,以此为生,花生既收,必须榨制工作万千藉以糊口,即榨油所余之花生枯如北方之豆饼,用以粪田种蔗,取资甚多,为利甚厚……自火油(石油分馏出的煤油)盛行,相形见绌,销路愈滞,价值日昂。种植少则害在农,榨制稀则害在工,贩卖微则害在商。”这反映出(       
A.外资经济导致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火油逐渐成为我国主要燃料
C.机器制成品排挤传统手工业产品D.花生减产动摇国民经济基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