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7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至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中国周代封建)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这说明分封制(  )
A.确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意识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C.强化了王室对土地人口的控制D.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
2023-04-02更新 | 1428次组卷 | 122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都匀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抗战家书是一个民族泣血的记忆。有学者收藏到一封80多年前的家书,其中写道:“沪战两月,敌军死亡依情报所载,其数达五万以上。现在沪作战敌军海陆空军总数在廿万以上,现尚源源增援中,以现势观察,沪战纵有些微变化,决无碍整个计划”。经“沪战”一役(     )。
A.日军被迫三易主帅B.抗战自此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C.打破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D.中国军队取得正面战场最大胜利-
2020-07-11更新 | 4326次组卷 | 56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龙里县九八五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明清时期,科举制发展为四级考试,即院试一乡试一会试—殿试。参试者需逐级参考,考过低级别才有资格参加更高级别的考试。考试内容固定为四书五经程朱理学,形式主要为八股文。据此可知,明清时期(     
A.官员考核制度严格B.科举制度具有随意性
C.政权统治基础扩大D.选官机制的活力衰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它反映了国民政府(       
A.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B.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
C.全力“围剿”红军的企图D.试图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
2019-01-30更新 | 6265次组卷 | 84卷引用:2019年贵州省罗甸县高平实验中学上学期高三月考试题
5 . 明代《折狱新语》记载一则案例,邵阳人李朝华状告侄子李正风盗窃自己的东西。地方官审判时首先批评李朝华,忘其侄所自出其兄,亲亲之义安在哉,后涉事双方和解,地方官仍判决当庭杖责李正风,为了让其知有尊卑。该案例说明明代(     
A.司法审判渗透社会教化功能B.儒家思想保证了审判公正
C.官员随意支配刑事案件判决D.乡约与法律冲突日趋明显
2023-10-23更新 | 754次组卷 | 25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黔南兴华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一)历史试题
6 . 1811年英国年通过的《工作日程法》规定,每周星期一和星期五只讨论政府政策和内阁提出的“公议案”。1835年又把此类工作日增至每周3日。为使议会的工作依照内阁日程表进行,执政党又提议建立议会委员会,淘汰那些被认为无关紧要的“私议案”。每逢议会讨论政府事务的日子,执政党领袖便要求本党议员尽量到会,参加辩论和投票,以助政府议案顺利通过。材料说明(     
A.责任内阁颠覆了英国政党政治的成果
B.议会制君主制维护了国王为主的政治传统
C.内阁成了维系英国最高行政权力的核心
D.民众热情拥护着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情
2023-10-25更新 | 708次组卷 | 17卷引用:贵州省瓮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这体现了(   
A.地方无选举权B.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
C.察举制的弊端D.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
2019-01-30更新 | 4660次组卷 | 127卷引用:2015-2016学年贵州都匀市一中高二下开学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商至秦汉,现有文献记录到的大瘟疫如下:商代仅记录到河南2次;周代记录到陕西5次,山东、河北各1次;秦汉记录到浙江、河南、湖北各3次,安徽2 次,山东、江苏、江西、山西、湖南、贵州、广东、内蒙古各1次。对大瘟疫的记录情况表明,商至秦汉(     
A.统一多民族国家逐渐形成B.大瘟疫从中原向南方扩散
C.大瘟疫发生频率逐渐加快D.中原人口不断向周边迁移
2023-01-14更新 | 767次组卷 | 73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龙里县九八五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古印度《摩奴法典》规定:“对于再生人之男,首先须与同种姓之女结婚。”佛教文献在形容某一婆罗门血统的纯正时,常常使用“七世以来,父母真正”这一句惯用语。这就是说,七代不发生混血被认为是“美德”。这些规定及宣传旨在(     
A.树立法律在社会治理中的权威B.维护高级种姓的特权地位
C.以宗教手段逐步推进社会教化D.遏制不同种姓通婚的现象
10 . 有学者认为,早期中国从“猴山结构”的松散联邦,逐渐发展到西周的分封制,再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最终发展为秦汉中央集权大帝国。这反映出早期中国
A.政权由松散趋向严密B.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完善
C.思想由多元趋向统一D.宗法血缘制度土崩瓦解
2023-03-23更新 | 758次组卷 | 39卷引用:贵州省瓮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