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9世纪初,某法国文艺理论家将想象的作用分为激起人固有的内心情感和提供社会关系所产生的喜悦,她认为只有前者是永恒的;诗的目的之一就在于使人忘却人世的尘嚣。据此可知,她所属的文学流派应是
A.现代主义B.现实主义C.印象主义D.浪漫主义
2021-03-23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龙里县九八五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汉初受到重用的黄老经典有“兴贤”一说。在中大夫陆贾所著《新语》中,《辅政篇》专论“用贤”;素来鄙儒轻士的高祖,不仅接受了陆贾“读《诗》《书》、行仁义”的建议,还把尊贤理解为用“猛士”。可见,“兴贤”说
A.顺应汉初维护统治秩序的需要B.推动了儒学独尊地位的巩固
C.为官僚政治的兴起奠定了基础D.表明儒家重视培养经世人才
3 . 白居易《贺雨》诗中说,“(唐元和三年)不雨旱爞爞。上心念下民……遂下罪己诏……忧勤不遑宁,夙夜心忡忡…一.诏下才七日……昼夜三日雨。”材料体现的天人观念有利于
A.巩固中央集权B.教导百姓勤奋
C.打击地方割据D.限制君权滥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该诗体现了王、谢家族的衰落,其根源是
A.集权制度强化B.科举制度创立
C.封建经济发展D.中央官制演进
2020-06-20更新 | 553次组卷 | 16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都匀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印度作家泰戈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词为:“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于高超的技巧,并由于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该颁奖词折射出
A.泰戈尔利用英语来取悦大赛评委
B.印度曾经是英国统治下的殖民地
C.语言成为沟通东西方文学的桥梁
D.是否熟练掌握英语成为获奖关键
2020-03-01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苏轼以诗为词,在其笔下,怀古、咏史、说理、谈玄、感时伤事、山水田园、身世、友情均有涉及,达到“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境地。由此可知
A.苏轼的词具有浓郁的婉约风格B.苏轼的词在宋元时期流传最广
C.宋词缺乏个性化情感和通俗性D.苏轼的词内容和题材较为广泛
2020-03-01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南宋末元初,黄道婆借鉴我国传统的丝织技术并汲取黎族人织“崖州被”的经验,织成的被、褥、带、毛巾等上面有折枝、团风、棋局、字样等花纹,栩栩如生,一时“乌泥泾被”蜚声全国。有元诗写道:“崖州布被五色缫,组雾紃云粲花草。片帆鲸海得风口,千轴乌泾夺天造。”这体现了当时
A.棉纺织业的发展
B.陶瓷业的兴起
C.丝织业的繁荣
D.冶炼业的进步
2019-07-18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乾隆《吴江县志》载明末周灿诗:“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人家勤织作,机杼彻黄昏。”诗中“人家”“机杼彻黄昏”是因为(   
A.水上集市不受时空限制
B.家庭纺织工勤奋“走中原”
C.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
D.尊富崇利意识蔚然成风尚
2019-01-30更新 | 1866次组卷 | 50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三都县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9 . 唐玄宗时,令宫女为前方将士缝绵衣。一兵士于短袍中得诗:“沙场征战客,寒苦若为眠。战袍经手作,知落阿谁边。蓄意多添线,含情更着绵。今生已过也,结取后身缘。”玄宗得知后,将作诗宫女嫁给该兵士,这一故事主要反映的是当时
A.佛教因缘观念影响深入B.诗歌成为表达爱情的方式
C.官营手工业因战争衰败D.社会风气比较开放
2019-01-30更新 | 3076次组卷 | 26卷引用:贵州省贵定县城关中学2019届高三12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