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明代《折狱新语》记载一则案例,邵阳人李朝华状告侄子李正风盗窃自己的东西。地方官审判时首先批评李朝华,忘其侄所自出其兄,亲亲之义安在哉,后涉事双方和解,地方官仍判决当庭杖责李正风,为了让其知有尊卑。该案例说明明代(     
A.司法审判渗透社会教化功能B.儒家思想保证了审判公正
C.官员随意支配刑事案件判决D.乡约与法律冲突日趋明显
2023-10-23更新 | 753次组卷 | 25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黔南兴华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士山盘记载,西周共王对诸侯国立新君进行全面干预,并且对妨碍立新君的地方势力和人员实施了惩罚。这体现了当时(     
A.专制主义体制的形成B.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力加强
C.内外服制巩固了王权D.贵族分封权受血缘关系制约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据《中国人口史》记载:“西汉建立时人口约1650万,而到汉武帝元光六年时(前129年)人口达到3600万,仅黄河中下游这一全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在六十年之中就增长了25倍,出现了多年未有的繁荣富庶景象。”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休养生息促进民户繁息B.郡国并行导致地方权大
C.铁犁牛耕的发明与使用D.打击豪强查明隐匿人口
2023-06-08更新 | 171次组卷 | 17卷引用:贵州省瓮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春秋战国以来,铁犁和牛耕技术开始出现并逐渐普及。明清时期《天工开物》记载“吴郡力田者,以锄代耜,不藉牛力。……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亦便”。出现上述变化最有可能的影响因素是(     
A.牛耕成本增加B.耕作技术进步C.社会矛盾激增D.人口大量增长
5 . 《直隶同官录》是民国九年(1920年)在直隶省任职的官员名册。全书共记载当时直隶省任职1703人。其中有道升4人,在任县知事119人,存记简任职51人,荐任职82人,留学生9人,文官高等考试及格人员9人,文官普通考试及格14人,分发直隶委任职5人,分直县佐99人,其他科主任及以下1023人等。据此可认定为史实的是,当时(     
A.直隶官制改革领先全国B.官员世袭现象十分严重
C.文官考试制度已经确立D.官员选拔深受西方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据史书记载,公元前213年咸阳一位商人坐马车来到象郡,用他携带的200枚秦半两钱买了三个象牙、109斤水稻,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一记载(   )
A.与史实基本相符B.部分与史实符合
C.不能判断D.与史实不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后汉书》载:“建武年间,(任延)诏征为九真太守。……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籴交址,每致困乏。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这段记载反映了当地(     
A.推广曲辕犁后增加了耕地面积B.开始注重精耕细作提高农业产量
C.封建剥削严重导致农民生活贫困D.农民意识的落后导致生活贫困
8 . 《吕氏春秋》记载:“凡禾之患,不俱生而俱死,是以先生者美米,后生者为秕(不饱满的籽实)。是故其耨(锄草农具)也,长其兄而去其弟(秕)。”这反映出古代小农经济的重要特点是
A.因地制宜B.精耕细作C.注重农时D.生产落后
9 . 据载,19世纪初的英国,“一个得到并精通运用有关土壤、植物、动物和机械的科学知识的农民,即使在贫瘠的土地上,也能生产出丰富的食物。他能生产如此之多(的食物),以至于他的兄弟和某些邻居可以到城市谋生”。该记载可用于研究当时英国
A.城市化兴起的条件B.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C.主要农作物的变化D.实现工业化的标志
2021-04-15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瓮安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据记载.唐代韩愈首先发现《大学》(《礼记》中的一篇)的价值,并阐明其说,以“天竺为体,华夏为用”。韩愈的门徒李翱作《复性书》阐释性、情之别,认为人性本善,而受情之累不得发扬,因此修养的目标是“复性”,破除情欲,达到“清明”“至诚”之境界。韩、李二人的思想
A.力图实现儒家和佛教的兼容B.体现了追求个性解放的潮流
C.为宋代理学发展提供了启迪D.是新的经济因素发展的产物
2021-04-12更新 | 65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瓮安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