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94 道试题
1 . 魏晋时期,佛教造像中的菩提树并不以印度造像中毕钵罗树为原型,而是以被视为得道长生的灵芝为原型。这反映了当时(       
A.佛道相互融合的趋势B.佛教渐趋本土化的现象
C.佛教得到官方的支持D.雕塑技术取得重大进步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唐初,“强大的贵族集团中的既得利益者仍然几乎提供政府中的全部高级官员,所以皇帝要受到牵制,就像地方官员也被他施政的环境牵制那样”。这一现象(     
A.说明中央集权有下降趋势B.体现了君主专制逐渐被削弱
C.反映了贵族政治受到冲击D.助推统治者做出应时的调整
2024-02-05更新 | 22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预测卷(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宋朝时期,古典园林进入成熟时期,园林设计开始偏向雅致精巧,注重意境的营造。不仅善于运用奇石构筑园林景观,同时还非常注重布局,重视水景的运用,以营造清幽深远的意境。这一园林风格(     
A.受到了时代精神的影响B.迎合了市民阶层的审美
C.体现了经世致用的理念D.反映了儒学世俗化趋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魏晋南北朝,女性日常阅读的书目不仅有女教典籍与儒家经学,还包括诗歌文学、书法绘画、老庄之学等。这折射出当时(     
A.封建礼教的强化B.社会思想的活跃
C.三教合一的趋势D.门第观念的盛行
2024-04-16更新 | 36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佛山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5 . 有学者考订了关中地区部分地名的由来,其中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地名形成于南北朝时期,如南大康、北大康均是由于康居国人曾定居于此,以国命名而来;再如邱木村与鲜卑改汉姓有关。这类新地名的形成(     
A.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B.彰显了汉文化的包容力
C.推动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D.反映了民族交融的趋势
6 . 明清时期,广东佛山镇“俗善鼓铸”,铁器制造业规模宏大,铸器精良,远近闻名,仅炒铁作坊就有数十个,每一作坊有“数十砧,一砧有十余人”,从事炒铁的工人加在一起,“人有数千”,皆系雇佣而来。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       
A.江南市镇生产的专业化B.工商联合生产并形成制铁行业垄断
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达D.民营手工业劳动力商品化趋势明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63年,赫鲁晓夫宣称:“如果我们没有了和平,核弹纷纷落下,那么、我们究竟是资本家,或是中国人,或是俄国人,或是美国人,又有什么差别?谁会幸存下来告诉我们这一点呢?”这一言论产生的背景是(     
A.多极化趋势冲击两极格局B.美苏的紧张局势暂告缓和
C.两大阵营的对峙局面瓦解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2024-01-16更新 | 290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2023·全国·模拟预测
8 . 1800年,大多数欧洲人生活在农村,他们的工作模式受到季节、天气和土壤的影响,自给自足的农业模式仍然占据人们经济活动的大部分。一个世纪后,欧洲人的生活地域和条件普遍有了明显变化。在这一过程中,欧洲(       
A.经历了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的转变B.最终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C.顺应了垄断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趋势D.始终在技术革命中保持领先
2023-12-05更新 | 21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信息卷(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明清时期诸多家训不再单纯要求家族子弟读诗书、习举业,而是实事求是地选择可自立行业,农桑、商贾至于书画医卜也可,即“凡学一艺,于身有益”。这说明明清家训(     
A.起到凝聚宗族的作用B.鼓励宗族子弟分家择业
C.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D.体现工商皆本的价值观
2024-03-26更新 | 211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10 . 据传说,夏禹治水,巡行天下,曾在会稽山(浙江绍兴)大会诸侯,死后葬于会稽。夏王少康封庶子于越,以奉守禹之祀。夏朝末代国王桀被商汤打败后,奔走至南巢(安徽巢湖)之山而死。这些传说(     
A.奠定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B.反映了夏商对周边文化的吸收
C.体现了中原华夏文化的南渐趋势D.可以佐证夏朝统治区域的扩大
2024-01-10更新 | 258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琼中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全真模拟(五)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