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67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唐代中后期文人间流行诗歌唱和之风,“江南”成为唱和的重要主题。杭州、苏州、湖州、宣州(今安徽宣城)等地名常在唱和诗歌中出现。这种风尚(     
A.得益于稳定的地方秩序B.缘于坊市制度的崩溃
C.助推山水田园诗的兴起D.导致经济重心的南移
2023-06-09更新 | 8748次组卷 | 46卷引用: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1282年,英国国王决定为服役的贵族支付工资,却遭到了贵族们的强烈反对。1317年,阿伦德尔伯爵与国王签订了服役合同,带领100名骑兵戍卫北方边境,报酬是3000英镑。1322年所有为国王作战的领主都领取了王室的酬劳。这说明当时英国(     
A.贵族掌握国家权力B.国王统而不治
C.世俗王权得到加强D.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3 . 明末清初思想家唐甄指出,“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对于“贤君”“明君”及其仁政,他予以充分肯定;王夫之主张天子、宰相、谏官“环相为治”的权力“制衡”机制,天子受谏官监督并接受其批评。这反映了(     
A.近代意义的民主意识B.监察体系的不断完善
C.封建君主制受到批判D.儒学力图突破传统束缚
2023-06-02更新 | 526次组卷 | 17卷引用: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唐朝,尚书省既参与机要决策,又掌管国家政务,但尚书令多阙而不设。对此,《新唐书·职官志》解释:因为唐太宗担任过尚书令,所以臣下都不再担任这一职务。但《新唐书·太宗本纪》中记载,李世民还曾担任过中书令。由此可知,对于尚书令多阙而不设的合理解释是(     
A.皇帝不在意中书令职位B.借此削弱尚书省的权力
C.唐朝基本遵循避讳制度D.三省体制由此开始瓦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西周时期诸侯或王官第一次受命为王臣,包括诸侯及王官的后嗣如继续担任诸侯或王官,周王必须进行再一次的任命。只有经过周王册命的诸侯或王官的继承人,其身份和地位才是合法的。据此可知,这一制度(       
A.保障了贵族阶层的政治特权B.彰显了周天子的共主地位
C.维系了家国一体的统治格局D.强化了君臣间的契约关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货币B.开创皇帝制度
C.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D.建立三公九卿制度
2023-05-18更新 | 399次组卷 | 229卷引用:西藏拉萨市那曲二高2018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汉朝初年,最高执政集团多由创业功臣构成,学者称之为“功臣政治”。汉武帝时代,大体完成了由“功臣政治”向“贤臣政治”的转变。下列选项中符合这一转变理念的是(     
①“九品访人,唯问中正”②“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
③“官无常贵,民无终贱”④“兴太学,置明师,养天下之士”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朱熹在主持白鹿洞书院期间,制定了著名的“白鹿洞书院揭示”(如下图),成为全国性的学校和书院的“教规”。这表明书院教育的目的是(     
◯○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言忠信,行笃敬,惩忿室欲,迁善改过。
○◯正其谊(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A.修德成材B.弘扬经典C.传播文化D.服务政治
2023-04-30更新 | 422次组卷 | 6卷引用: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9 . 中国古代历来有“太子者,国之根本”之说,明朝皇帝明神宗为册立太子与大臣及后宫势力前后纷争十五年之久,史称国本之争。明神宗有意放弃皇长子,立宠妃郑氏的儿子为太子,但受到阁臣与皇太后的极力反对,最终立皇长子为太子。这说明(     
A.外戚势力左右政局B.中央集权制度逐步走向衰弱
C.内阁行使决策大权D.祖制和封建礼制制衡着皇权
2023-04-28更新 | 1342次组卷 | 17卷引用: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时,邮政总局发行邮票2枚:“卢沟桥抗日”“战斗在长城内外”;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时邮政总局发行邮票8枚:“七七战火”“台儿庄大捷”“百团大战”“敌后游击战”“芒友会师”“华侨捐献”“台湾光复”“伟大胜利”。两套邮票相比,后者(     
A.呈现了抗战中不同侧面的历史地位B.强调了美苏两国对中国抗战的援助
C.否定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历史作用D.突出中共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2023-04-22更新 | 250次组卷 | 34卷引用: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