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17 道试题
1 . 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的三星堆遗址再爆重大发现,现已出土了黄金面具残片、巨青铜面具、青铜神树、象牙等重要文物,见下图。四川三星堆遗址的青铜工艺可媲美中原青铜器最鼎盛的
A.夏商时期B.商周时期C.周秦时期D.秦汉时期
2 . 经考古发现,辽宁省朝阳市发现的唐朝坟墓中出土了数十件唐代铁农具,主要有锄、镐、锸、铲等,还有粮食加工工具及马、牛、羊、猪等动物陶瓷,与中原唐墓里文物相比,造型风格基本一致。这反映出朝阳地区(     
A.中原农耕技术广泛传播B.农耕文明起源相对较早
C.政府重视农业技术推广D.受中原文化的影响较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2008年,在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两处石器时代遗址进行抢救性保护发掘,两发掘点出土了磨制石器、陶片、铜片、铜粒、矿渣以及网坠(渔猎用)、纺轮、动物骨骼等文物和灰坑一些生活遗迹。据此可知,该遗址(     
A.证明云南已进入文明时代B.体现当时农业生产和采集渔猎并存
C.反映母系社会的社会风貌D.显示了金沙江流域的文化起源较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20世纪80年代,江西省文物部门分别在永丰、樟树、九江、湖口等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烧土块中发现有稻草和谷壳的痕迹,还出土了石斧(砍伐工具)、石锄(翻土工具)、石刀和石镰(收割工具)等器物。这些考古发现可以佐证,当时江西(     
A.先民开始用火烧烤食物B.原始农业已经兴起
C.稻作从北方传播到江南D.具备初始国家形态
5 . 据考古发现,四川广汉三星堆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具有鲜明的古蜀特征,其中铜尊、玉璋等众多文物,具有中原特征。这反映了(     
A.中国早期国家已经出现B.中华文明呈现多元一体格局
C.蜀地文明源于中原文明D.古蜀地区青铜冶炼技术高超
2023-01-11更新 | 188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2023年9月,中国考古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多件出土自洛阳的文物惊艳亮相。其中,有“超级国宝”之誉的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绿松石龙形器首次面对公众开放,引来众多游客驻足欣赏。二里头文化遗址“绿松石龙”(     

A.很有可能是商文化的历史遗存B.反映了戎狄蛮夷华夏认同观念
C.体现当时人们对龙的图腾崇拜D.实证了统一封建制国家的存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二里头遗址作为大型都邑遗址,遗存丰富,为了解夏朝的都城面貌以及经济文化生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对此,记者刘周岩在《寻找夏朝》中说: “二里头遗址现在还不能确证是夏都,因为缺少如甲骨文那样的内证性的文字证据出土。二里头有可能是夏,乃至极有可能是夏,但这仍是假说。”由此可见(     

A.考古发掘对历史研究价值比较有限B.文字出土有助于历史研究发展
C.考古必须与文献史料结合才有意义D.出土文字比其它文物意义更大
2024-01-29更新 | 51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B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近年考古发掘出土了春秋晚期的一些文物,如湖南长沙出土了小铁香,河南洛阳出土了空首铁镈。这些考古发现可以用来佐证当时
A.北方耕作技术落后于南方B.农业生产的范围拓展
C.铁制农具已用于农业生产D.精耕细作已走向成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2020年5月,河南巩义“河洛古田”重大考古成果发布。在这处距今5300年前后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巨型聚落遗址中,许多出土器物中包含其他古文化的因子:如折腹鼎、陶背壶等文物具备山东大汶口文化的特征,陶器组合中出现的大量双腹器拥有长江流域屈家岭文化的要素。这体现了(       
A.最早的国家正式形成B.贫富分化开始出现
C.中原已进入青铜时代D.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2023-02-27更新 | 350次组卷 | 56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考古发现,江浙良渚文化、广东石峡文化、山西陶寺文化在挖掘出大量极具地方特色文物的同时,均有作为祭祀礼器的玉琮出土。这可用于说明中华文明的特点是(     
A.兼容并蓄B.多元一体C.和谐共存D.天人合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