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下表是关于郡县制的三次争论高潮的基本概况
唐朝朱敬则:“高下在心,天下制在一人”
柳宗元:“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失也”
明末一清中叶顾炎武:“方今郡县之弊已极……中国之所以日弱而益趋于乱也”
王夫之:“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
戊戌变法以来章太炎:“民国成立,首在规定政权,必中央之权略重,地方之权略轻”
梁启超:“效瑞士之制,自分为数小邦,据联邦之制,以实行民主之政”
对此分析合理的是(  )
A.同一时期评价基本趋同B.随社会环境和思维角度发生变化
C.时间愈后评价愈加准确D.都只关注利弊但未提出处理方案
2 . 《资治通鉴》卷140概括记述了北魏孝文帝改姓氏的诸多措施。宋末元初人胡三省在注释此处时感慨道:“呜呼,自隋以后,名称扬于时者,代北之子孙十居六七矣。氏族之辨,果何益哉!”这一感慨可以佐证,孝文帝时的北方民族交融
A.冲击了传统华夷观念B.巩固了士族的政治地位
C.实现了经济重心南移D.直接促成了隋朝统一
2020-02-02更新 | 411次组卷 | 20卷引用:课时3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纲要上-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3 . 鸦片战争后,时人指出,“时至今日,海外诸夷,侵凌中国甚矣”;“彼日夕探习者已数十年,无不知之,而吾中国曾无一人焉,留心海外事者,不待兵革之交,而胜负之数,已皎然者矣”。上述言论(     
A.体现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B.揭露了列强侵华的本质目的
C.表达了对民贫国弱的担忧D.落实了经世致用的治学原则
4 . 《汉书·武帝纪》记载:“春正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比侯矣。”书中所载的事件(     
A.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B.解决了匈奴对汉朝的威胁
C.削弱了地方诸侯王势力D.推动了自然经济迅速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梁启超在著作《戊戌政变记》中,对戊戌维新进行评论,“变法而不变人,则与不变同耳。故先生(指康有为)所条陈章奏众多……皆主齐力并举,不能枝枝节节而为之……无如下有老耄守旧之大臣,屡经严责而不恤,上有揽权猜忌之西后,一切请命而不行。故皇上康先生之所欲改革者,百分未得其一焉!使不然者,则此三月之中,旧弊当已尽革,新政当已尽行……而天下肃然向风矣。”对梁启超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①变法的众多措施同时实行       ②变法受到了保守势力的阻碍
③变法亡于改革家的急功近利   ④梁启超正确认识到了变法失败的根源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6 . 明代士人顾宪成认为:“官辇毂,志不在君父,官封疆,志不在民生,居水边林下,志不在世道,君子无取焉。”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也说道:“耻之于人大矣!不耻恶衣恶食,而耻匹夫匹妇之不被其泽。”这反映出当时
A.心学成为社会思想主流B.八股取士阻碍社会进步
C.士大夫的济世安民情怀D.传统等级秩序受到冲击
7 . 儒家思想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重要作用,据下表内容可知,两者都
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横渠四句》
顾炎武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日知录》)

A.注重道统权威B.提倡个性自由C.强调社会责任D.主张知行合一
2022-06-06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王韬在《弢园文录》中曰:“机器固有局矣,方言固有馆矣,遣发子弟固往美洲攻西学矣,行阵用兵固熟练洋枪矣,而何以萎靡不振者仍如故也。……是非西法之不善,效之者未至也,所谓变之之道未得焉。”这一认识
A.阐明了开放国门的紧迫性B.反思了洋务运动的不足
C.强调了中西融合的重要性D.拉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北宋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明末清初顾炎武说:“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两者共同反映了
A.维护封建统治的使命感B.继承传统儒学的教育观
C.弘扬为国为民的责任感D.追求个人名誉的荣辱观
2021-01-29更新 | 475次组卷 | 25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顾炎武说“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
A.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社会责任感
B.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
C.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2016-10-19更新 | 121次组卷 | 96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远恒佳景炎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