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53 道试题
1 . 1498年2月,达·伽马到达非洲东海岸莫桑比克港。据船队记载,该港有许多阿拉伯人在此经商,并对船队很友好,但获知其来历后,表现出明显的敌视,并拒绝再供应淡水和食物。达·伽马用炮轰击阿拉伯人,并抢夺其船只离去。这场冲突反映了(     
A.新航路对旧航路的挑战B.殖民地人民反殖民抗争
C.对世界中心地位的争夺D.阿拉伯文化具有包容性
7日内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明代和清前期,泉州族谱里对东南亚的称呼都是“番邦”,对出洋之人的去世时间和埋葬地点也不清楚。清中叶后,族谱中对出洋之人的生卒年月和埋葬地点记载都较为详细,对外也较少采用“番邦”或“夷邦”的称呼,并对在国外经营致富、荣归故里的人评价很高。明清时期的这种变化从侧面反映出(     
A.商品经济发展影响了社会观念的转变B.朝贡贸易体系已趋于瓦解
C.海外贸易促使欧洲大量白银流入中国D.海外移民传播了中华文化
2024-05-28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密卷(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如图是商代绳纹灰陶颇(yǎn)。颜是古代蒸煮用的炊具,内分上下两层,中间有算(bi)子,用以控制火候。《周礼》中记载算孔之数常设为七,称为“七穿”。阴阳五行观念中火为阳,七为奇数与之相合,亦为正,故取“用火极限”之意。这体现了(     

A.商代礼器象征着统治者的权威B.先秦礼制渗透到社会生活各方面
C.古器物承载着一定的文化意义D.生产力水平决定了食物烹饪方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据记载,阿拉伯帝国第二任哈里发曼苏尔重视医学,爱好天文学,他命人将希腊学者的天文学、数学、医学著作翻译成阿拉伯文。第五任哈里发哈伦·拉希德在执政期间,曾派人外出搜集希腊典籍,鼓励人们将其翻译成阿拉伯文。这些举措(     
A.为近代欧洲文化复兴奠定一定基础B.巩固了阿拉伯帝国的文化桥梁地位
C.深受近代民族国家王权强化的影响D.反映了中古时期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5 . 2O世纪初年,瑞典人斯文赫定首次发现楼兰,而后,美、英、日本及我国学者接踵而来。楼兰遗址的发现印证了《史记》《汉书》有关楼兰的记载。张骞出使西域路经楼兰,在汉、唐和魏晋南北朝时期,楼兰成为中西贸易的中转站、交易市场和交通枢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丝绸之路是外国学者先发现的B.研究历史必须要做到二重论据
C.西域古楼兰的存在不再被怀疑D.楼兰遗址能够印证文字的记载
2024-05-22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清前期云南改土归流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逐渐成为少数民族区域主流婚恋观念,甚至出现了少数民族妇女以死守节的记载。由材料可知,改土归流(     
A.拓宽了清政府的统辖范围B.减少了边疆少数民族间矛盾
C.推动边疆内地一体化管辖D.推动了云南少数民族的汉化
2024-05-16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 辽宁省部分高中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7 . 宋代《梦粱录》卷十六“面食店”条记载:“向者汴京开南食面店、川饭分茶,以备江南往来士夫,谓其不便北食故耳。南渡以来,几二百余年,则水土既惯,饮食混淆,无南北之分矣。”这反映出宋代(     
A.各民族习俗差别缩小B.官府引导百姓生活方式
C.南北区域文化的融合D.南北经济发展趋于平衡
2024-05-13更新 | 33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辽阳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据《史记》记载,秦统一中国后所颁布的大政方针,把“车同轨”和“一法度衡石丈尺”、“书同文字”并列。秦朝此举意在(     
A.巩固国家统一B.树立君主权威C.方便交通发展D.彰显皇恩浩荡
2024-05-22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南宋《农书》记载,一是将“地势之宜”列在“天时之宜”之前;二是将天时、地利统一起来合称为“天地时宜”;三是更重视人的因素。“人定胜天”一词在南宋中期开始出现。据此可知,此书(     
A.全面总结了传统农业生产技术B.标志传统农学完成根本性转变
C.强调积极主动地改造利用自然D.深受理学格物致知观念的影响
2024-05-06更新 | 20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东北三省三校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历史文献记载,夏代之前的“五帝时代”出现了“万邦”并存、战争频仍的政治格局。关于万邦时代的历史真实性问题,有学者做了如下研究。下列选项叙述正确的是(     
证据结论
《尚书·尧典》记载,帝尧时期“百姓昭明,协和万邦”气候突变导致的人口与资源的失衡,进而触发区域规模性冲突和战争。战争频仍的“五帝时代”相当于中原地区龙山时代的中晚期
考古证据显示,在黄河中下游地区,龙山中晚期最突出的特征是设防城址大量出现
湖北神农架山宝洞高分辨率的石笋氧同位素记录显示,距今4000—4100年东亚季风突然减弱,降雨减少,气温下降
A.最接近万邦时代的文献记录真实性最大
B.万邦时代属于神话传说不具有历史价值
C.多重证据的综合提升史学结论的可靠性
D.家国情怀和民族主义影响结论的可靠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