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962 道试题
1 . 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工作注意细致、分别地接待外宾。如来自亚非拉的外宾,“要使他们通过参观访问,看到我国人民团结一致从事和平建设的巨大努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外宾要使他们感受到新中国比旧中国进步了。这种做法意在(     
A.为新中国创造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B.打破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封锁
C.强化我国外交工作的意识形态因素D.加强社会主义阵营的内部团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历史文献记载,夏代之前的“五帝时代”出现了“万邦”并存、战争频仍的政治格局。关于万邦时代的历史真实性问题,有学者做了如下研究。下列选项叙述正确的是(     
证据结论
《尚书·尧典》记载,帝尧时期“百姓昭明,协和万邦”气候突变导致的人口与资源的失衡,进而触发区域规模性冲突和战争。战争频仍的“五帝时代”相当于中原地区龙山时代的中晚期
考古证据显示,在黄河中下游地区,龙山中晚期最突出的特征是设防城址大量出现
湖北神农架山宝洞高分辨率的石笋氧同位素记录显示,距今4000—4100年东亚季风突然减弱,降雨减少,气温下降
A.最接近万邦时代的文献记录真实性最大
B.万邦时代属于神话传说不具有历史价值
C.多重证据的综合提升史学结论的可靠性
D.家国情怀和民族主义影响结论的可靠性
3 . 观察如图,该图可用于研究(     

A.近代金融业兴起时期的状况B.国民革命时期的军费筹措方式
C.南京国民政府经济建设情况D.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基本步骤
4 . 《淮南子》是汉武帝初期淮南王及其门客撰写的文集,该著作重新阐释了老子“公道”“正术”是“我无为,而民自化”的理念,认精神实质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权(推)自然之势”。这一思想(     
A.顺应了巩固封建专制的需要B.弥合了儒道间的价值分歧
C.强化了黄老学说的教化功能D.意在促进君民关系的和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亚里士多德指出:“起初,任何人如果发明了一种为一般人所不能理解的技艺,他将受到尊敬是很自然的,但这决不只是因为他的发明所具有的实用价值,而是因为他被认为比其他的人聪明、优秀。因此,后者比前者更富有智慧,因为科学的目的并不在于实用。”这体现了亚里士多德(     
A.否定科技发展的实用性B.主张科学与人文相互分离
C.激励人自身的不断完善D.倡导超越功利的科学精神
6 . 汉昭帝时,朝廷组织召开关于现行经济政策的辩论大会,其中心议题是“民所疾苦,教化之要”。会上,贤良文学之士指责均输、酒榷等政策“与民争利”,并导致民风败化,把官营工商业视为民众疾苦的根源,主张抑制官营工商业。这次会议的召开(     
A.反映出盐铁官营政策存在着明显缺陷B.意在宣扬统治者的学术包容胸襟
C.体现出国家对汉武帝治理政策的反思D.说明汉朝君主开始具备民本思想
2024-05-22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高三5月模拟预测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7 . 近年考古发现,在今四川彭县和新繁、江西和湖南的一些地方以及吉林的土城子、下洼子等地均发现西周时期的青铜刀、矛、斧、镞以及陶鬲、石镰、卜骨等器物,其形制和中原地区的西周遗物极为相似。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分封制度促进技术交流B.中原文明的辐射力较强
C.礼乐制度得到周边认同D.统治者加强对南方控制
2024-05-22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高三5月模拟预测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之后,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尊孔读经之风。但这不是从正面吸取孔子思想和儒家经典中的精华,而是要借此恢复封建主义伦理道德、纲常名教。袁世凯的这股歪风邪气(     
A.催生出一场思想文化的革命B.是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的补充
C.表明儒家思想已经不合时宜D.加快了民主与科学理念的传播
2024-05-22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九)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据史料记载:“自(太平)军兴以来,徽商的资本和利润在清政府“戡乱”名义下的重税及“助饷”过程中,大量流失。”“(徽商)助饷捐赀,盈千累万”“捐至数百万之多”“六邑捐输数百千万”。由此可知(     
A.太平天国运动冲击旧商群体B.战争消耗导致政府财力匮乏
C.官商互动导致饷银结构变动D.微商通过协助政府实现自保
2024-05-22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九)历史试题
10 . 秦代官府控制的官田实行授田制管理,农民从官府领取份地进行耕种,农民不允许迁徙。而汉景帝时期,政府下令鼓励官田里的农民“自硗陿(xiá)(贫瘠狭隘的土地)移往饶广”。这一变化源于(     
A.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B.汉代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
C.汉代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D.农业人口流动性有所增强
2024-05-22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九)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