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秦朝的政治制度(     
(1)背景:秦的统一结束了长期战争的混乱局面。
(2)内容: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____:是秦朝政治制度的核心,其特点是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
____
名称职能
三公丞相百官之长,秉承____旨意,统领众官
太尉最高武官,掌____
御史大夫副丞相,协理国政,掌管图籍、文书,又是____
九卿分掌国家各种政务和皇室事务

③郡县制
A.郡: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置郡守、郡丞和郡尉,另设____掌监察
B.县或道:置县令(长)、丞、尉
C.官吏任命:郡县主要官吏都由____直接任命。
④文书行政: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行政,建立以____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以保障政令的传送。
⑤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在周秦之际的变化(阅读材料)

材料华夏国家是依靠封建制而形成的国家形态……但是,随着封建制赖以存在的宗法制日渐败坏,再依靠封建制重建国家的企图,就难以实现了……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必须再一次重新寻找制度建构的道路,重新踏上制度建构的征程,这就是从华夏国家到官僚制国家的嬗变。

——摘编自刘建军《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


思考: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秦所创制度的显著差异。这反映了怎样的政治发展趋势?
A.差异:____B.趋势:____
2022-09-22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31政治制度-选必1-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2 . 趋势:文明之间交往的总趋势是____
2022-09-21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17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纲要下-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3 . 难民救助
(1)1950年,联合国成立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公署(简称“联合国难民署”),专门协调处理难民问题。
(2)1951年,联合国通过《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规定救助难民的行动准则。
(3)1966年,联合国又通过《关于难民地位的议定书》,扩大1951年公约的适用范围。2000年12月4日联合国大会决定,从2001年起,每年的6月20日为“____”。
(4)尽管国际社会在难民的人道主义救助上作了很大努力,但仍然没有改变难民逐年增加的趋势。
2022-09-25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45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选必3-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4 . 三省六部制演变
(1)职责:____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____负责审核诏令;____负责执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政务。
(2)趋势:唐太宗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宰相议事的地方叫政事堂,后改称中书门下。三省出现了____的趋势。
2022-09-21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4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及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纲要上-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5 .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基础设施的发展
(1)19世纪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①钢铁管道用于水网建设,____与排水系统逐渐普及。
②煤气灯、____相继出现,创造了新的城市夜生活方式。
③电报、电话的普及便利了人们的通信联系。
④19世纪末,第一条地铁线在伦敦问世,柏林、纽约等城市开始将____纳入交通网络。
⑤20世纪以来,电车、汽车、自行车得到普及。城市交通呈现多样化、立体化趋势。
(2)中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①近代主要集中在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尤其是____,发展很不平衡。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____以来,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进。
2022-09-26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40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选必2-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6 . 北朝
(1)北魏统一北方:4世纪末,____建立的北魏强大起来,于____年统一北方。
(2)孝文帝改革
①内容
a.将都城从平城迁到____,改籍贯。
b.以____服饰取代鲜卑服饰。
c.朝中禁鲜卑语,统一说____
d.改鲜卑姓为____
e.鼓励鲜卑贵族与____通婚。
②意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李唐氏族之推测后记》


思考:结合材料,分析孝文帝汉化政策对后世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
a.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
b.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
c.____
(3)北魏的分裂:6世纪前期,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稍后又分别被____取代。上述五个王朝合称北朝。
(4)隋朝统一:北周灭掉____,不久隋朝取代北周,统一全国,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
2022-09-21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3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纲要上-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7 . 两次鸦片战争
(一)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
19世纪中期的世界
(1)政治: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洲大陆的确立。
(2)经济:工业革命后,________在英、法、美等国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3)对外关系:争夺殖民地,在全球范围内侵略扩张。19世纪40年代,俄国势力侵入中国________________地区。世界主要殖民主义国家都把矛头指向了________
19世纪中期的中国
(1)政治:仍停留在封建社会,________统治依旧顽固。
(2)经济:自给自足的________是主要的生产方式。
(3)军事:科技落后,作战能力低下,使用的武器主要是________,远远落后于英国的热兵器。
(4)阶级:社会________矛盾激化,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综合认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鸦片战争前中英经济的比较

思考: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期世界与中国的时代背景。
世界中国
政治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洲大陆确立仍停留在封建社会,________
经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英、法、美等国逐渐占主导地位________
军事热兵器,战斗力强以冷兵器为主,战斗力差
外交殖民扩张闭关自守,愚昧无知
综合资本主义迅速崛起封建统治,危机四伏

(二)两次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
(1)原因
①根本原因:英国妄图打开中国国门,把中国变为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②直接原因:________
(2)经过
________年,英国远征军总司令懿律率军舰和士兵开进广州________,发动侵略战争。清政府组织了抵抗。
②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被迫签订中英《________》。
(3)结果:中国战败,签订了《南京条约》等一批不平等条约。
①《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国被迫割让________、赔款2100万银元、接受协定________以及开放________通商等。
②1843年,清政府又与英国签订《________》。1844年,美国、法国分别迫使清政府签订《________》《________》。通过这些条约,英、美、法三国从中国获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通商口岸传教权等。
(4)影响
①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长期影响了近代中国历史的进程。
②鸦片战争成为中国________的开端。
第二次鸦片战争
(1)原因
①根本原因:列强要进一步打开中国________
②直接原因:清政府拒绝了列强的修约要求。
③借口:“________”事件。
(2)经过
①1856年,英、法两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②1858年,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美、俄四国签订《________》。
③大沽战后,为了报复中国,英法联军率军舰百余艘、陆军近三万人,于1860年8月占领天津。
④10月,英法联军抢劫、焚毁________后,进入北京城,迫使清政府签订《________》。
(3)结果
①中国战败,英、法通过不平等条约,获取了割地、赔款、开放________以及内河航行权等大量权益。
②鸦片以“________”名义纳税进口,实现了鸦片贸易合法化。
③俄国借机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并承认此前签订的《________》,抢占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100余万平方千米的中国土地,还把俄方提出的边界走向强加给中国,为此后大规模侵占中国领土制造根据。
(4)影响: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了严重侵犯,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渐沦为________社会。
(5)两次鸦片战争开放通商口岸呈现的趋势


提示:________
以图解史:
两次鸦片战争列强侵华的史实

开眼看世界思潮
(1)概况:
代表人物林则徐________徐继畬
著作________《海国图志》________
内容西洋各国消息情报和国际知识了解外国知识的“百科全书”,提出了“________”的思想系统介绍了当时世界上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经济文化、风土人情等

(2)影响: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的主张,开中国近代由爱国而研究、学习西方的先河。
2022-09-20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10两次鸦片战争及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纲要上-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8 . 拿破仑战争对欧洲文化的冲击表现
(1)俄国:1825年“____”发动武装起义,试图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起义尽管很快失败,但在俄国传播了革命的主张。
(2)波兰:1830年贵族青年军官和学生发动起义,进一步推动了波兰____
(3)德意志:北方大邦普鲁士在与拿破仑的战争中战败,失去了大量土地,不得不进行并不彻底的废除农奴制改革;1848年2月和3月,奥地利和普鲁士等地发生革命,要求建立统一的独立国家、制定宪法,统一趋势已不可阻挡。
2022-09-25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47战争与文化交锋-选必3-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9 . 世界商业贸易的变化
(1)条件:新航路开辟及欧洲人的殖民扩张。
(2)表现
①商业贸易中心的转移:欧洲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____;16—17世纪在东亚形成新的亚洲贸易中心。
②新型商业经营方式出现:1531年最早的商品交易所在____开业;16世纪威尼斯和热那亚的商人创立了银行;17世纪后____的证券交易所成为国际证券交易中心;1852年世界第一家百货公司在法国巴黎开业;1892年德国出现有限责任公司。
③英、法、荷等国建立起新型股份制贸易公司。
④商品流通的数量和品种增多。
⑤国际贸易格局变化:17世纪英国逐渐控制了海上贸易;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了“____”和世界贸易中心;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德等新兴工业国家兴起,世界贸易形成____的新格局。
2022-09-26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39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选必2-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10 . 东西方交流
(1)蒙古的三次西征,给被征服地区的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破坏,但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方的交流。
①第二次西征后,两位欧洲传教士分别受教皇和法国国王派遣,到达漠北与蒙古进行交涉,他们撰写的出使报告流传至今。
②根据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口述记录的《____》,展示了一个富庶而神奇的东方世界,对以后的欧洲航海、探险活动产生了很大影响。
③畏兀儿人列班·扫马经由耶路撒冷到欧洲访问,见到了教皇和英、法国王。
(2)蒙古的西征引发了较大规模的民族迁徙,使亚欧内陆的民族分布产生了变化,一些被征服地区的文化面貌有所改变。
①由东向西:主要是西征的蒙古军队。____后,逐渐与当地居民融合。
②自西东迁:移民进入中国中原地区,大部分后来融入汉族和蒙古族。
2022-09-25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47战争与文化交锋-选必3-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