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北魏孝文帝改革
背景①社会矛盾:北魏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激化,社会动荡不安。
②有利条件: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为北方创造了一个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为民族交融创造了有利条件。
③个人作用:冯太后和孝文帝深受汉文化的影响
改革措施迁都洛阳,改籍贯
移风
易俗
①服饰: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
②语言:朝中禁鲜卑语,统一说____
③姓氏:改鲜卑姓为____
④通婚: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
意义改革措施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2022-09-21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三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到五代十国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2023届山东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
2 . 官员的监察
(1)隋唐_____为最高监察机构,其长官为_____
(2)宋朝承唐制设御史台,地方划分路作为监察区。宋朝监察制度的重要变化是_____
2023-08-18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智书·高中历史(选必1)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学习讲义)
3 . 历代基层组织
(1)从秦汉到明清,________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下设直接管理民众的基层组织。
(2)秦汉时期,县下设乡和里。乡设________,里设里正。后代沿袭这种乡里制度,稍有变化。
(3)唐朝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城内设坊,郊外设村,设里正、坊正、村正。
(4)明朝实行________,十户为一甲,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设甲首、里长。
2023-08-19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智书·高中历史(选必1)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学习讲义)
4 . 秦朝的政治制度:背景
(1)春秋时期,西周贵族等级____开始解体。
(2)战国时期,为适应社会变化的需要,各国在政治上都进行了重大变革,君主权力加强。
(3)秦的统一结束了长期战争的混乱局面。
2023-08-17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智书·高中历史(选必1)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学习讲义)
5 . 孔子和老子、百家争鸣
(1)春秋:孔子和老子(礼崩乐坏,社会动荡)

派别

代表

主张

儒家

孔子

政治:仁者爱人,为政以德;秩序:__________
教育:创办_____,有教无类;文化:整理五经;
言论:《论语》

道家

老子

唯物论:道为本原,天人合一;
辩证法:事物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矛盾;
政治主张:__________,小国寡民

(2)战国:百家争鸣(诸侯争霸,社会变革)

派别

代表

主张

性质

影响

儒家

孟子

人性本善,提倡“_____

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深远

荀子

人性本恶,隆__________

道家

庄子

崇尚逍遥自由

阴阳家

邹衍

五行之间相生相胜,是对自然界朴素的科学认识

墨家

墨子

代表平民,提倡__________、非攻,用人尚贤

法家

韩非子

主张法治,控制臣民,中央集权

2022-09-21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2023届山东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
6 .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性质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
结果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________制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共和政体,传播了________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
影响促使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新的变化,冲破了封建主义的藩篱,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局限辛亥革命并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没有完成________、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败因缺乏一个能够提出科学的________、能够发动广大民众,以及组织严密的革命政党的领导

2022-09-21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十一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2023届山东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
22-23高二上·全国·课前预习
填空题 | 容易(0.94) |
7 . 地方行政制度
(1)汉
①沿袭秦的郡、县二级制,还包括王国和侯国。
②到东汉晚期,原来的监察区“_____”变为一级行政机构,形成州、郡、县三级制。
(2)魏晋南北朝主要是州、郡、县三级制。
(3)隋唐
①隋朝实行州、县二级制,唐朝沿用。
②唐把全国划分为10道,后增至15道,后来道变成州、县以上的一级行政实体。唐中期以后设________统兵征战,后形成藩镇割据势力。
(4)宋:初期为州(府、军、监)和县二级,后来又形成___、州(府)、县三级制。
(5)元:实行“____”制度,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化,形成省、路、府、州、县多级地方制度。
(6)明清
①明初废除行中书省,其权力由________、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割。后来,朝廷向各省安派巡抚、巡按,总揽一省之权。
②清朝时,_______成为一省长官。
③明清时期形成省、府、县三级行政制度。
2022-08-21更新 | 64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智书·高中历史(选必1)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学习讲义)
8 . 太平天国运动
运动进程
起义准备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提出了“________”的主张
冯云山号召民众加入拜上帝会,团结了许多穷苦农民
金田起义1851年,洪秀全等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定都天京1853年,占领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都于此
军事全盛太平军北伐、西征,军事上达到鼎盛
________1856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发生内讧,杨秀清、韦昌辉被杀,石达开出走,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后期防御洪仁玕、陈玉成、李秀成进入最高领导层,先后取得浦口、三河大捷,在安庆战役中败于曾国藩统率的湘军
最终失败1864年,在湘军、淮军和外国人带领的洋枪队进攻下,天京被攻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革命纲领
天朝田亩制度主张提出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的主张
结果由于其________、落后性,未能真正实施
影响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反映了农民追求社会________的理想
资政
新篇
主张提出了新的社会经济政策,试图回答农民革命应当向何处去的问题
结果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虽未能实施,但代表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

失败原因及影响
失败
原因
主观农民阶级的历史局限性,缺乏________的指导
客观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影响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引起政治和权力结构变化,中央权力下移,汉族官僚地位提高

2022-09-22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十单元国家出路的探索与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2023届山东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