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________,削弱了帝国主义势力,推动了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深入开展。
(2)概况
国家概况
中国第一次国共合作,北伐战争中,中国收回了汉口、九江的英租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
印度尼西亚①第一阶段:1926-1927年,印尼共产党发动了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民族大起义,遭镇压失败
②第二阶段:1927年苏加诺等人成立印尼民族党,民族资产阶级开始掌握独立运动领导权
越南掀起反抗法国殖民统治的斗争
伊拉克等爆发反对英法占领的斗争
印度在甘地和国大党的领导下,多次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
(1)埃及
①独立:在以________为首的华夫脱党领导下,迫使英国承认埃及为独立主权国家,但英国保留了在埃及驻军、控制苏伊士运河等特权。
②护宪运动:1922年,埃及宣布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次年颁布第一部宪法。华夫脱党进行了护宪运动,但未获完全成功。
(2)摩洛哥:里夫地区的人民在酋长________领导下于1923年建立里夫共和国;1926年,被西、法殖民军扼杀。
(3)埃塞俄比亚:1935年,意大利法西斯发动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埃塞俄比亚人民最终与反法西斯同盟国军队一起,击败意大利侵略军,________年恢复了国家独立。
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
(1)阿根廷:工人在________领导下,举行了反对外国资本的罢工。
(2)智利:左派力量团结其他社会阶层,成立民族阵线联合政府,防止法西斯势力上台。
(3)尼加拉瓜:1926年,桑地诺带领游击队,与美国扶植的反动独裁政权展开武装斗争,迫使________尼加拉瓜。次年,桑地诺遭当局刺杀。
(4)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对内推行土地改革,改组________,发展教育,限制教会,遏制军人势力,确立总统一任制度;对外捍卫国家主权和本国资源,将石油行业收归国有,引领墨西哥走上________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意义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________,成为影响国际秩序的重要因素。
以图解史:

易错提醒
正确认识非暴力斗争
(1)从斗争方式上看:甘地倡导以和平方式抵制政府、机关、法院、学校以及采取总罢业、抵制英货、抗税等非暴力手段进行斗争。
(2)从斗争实质上看:“非暴力”指的是一种斗争方式,是一种斗争的手段,并非消极斗争。
2022-09-22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26十月革命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纲要下-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2 .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列宁主义的形成
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标志着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党的指导思想是“布尔什维主义”,也就是________
十月革命的胜利
(1)背景
________胜利后,两个政权并存。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政权。
②《四月提纲》指明革命方向。1917年4月,列宁提出了将俄国革命从________
(2)进程
①占领冬宫:________年11月7日,即俄历10月25日,革命武装占领临时政府所在地________
②成立新政权
a.成立:1917年11月8日,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宣布推翻临时政府,成立________,________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
b.意义:标志着苏维埃政权在俄国正式建立,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________的诞生。
(3)意义
①是俄国与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划时代事件。
②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________领导的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纪元。
③沉重打击了________对世界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改变了20世纪的世界格局。
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________,成为世界历史的重要内容。
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背景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外的________联合起来,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目的把有限的力量集中起来保证________的胜利
内容实行________,将农民除口粮、种子粮以外的一切余粮收集到国家手中
作用保证了前线的粮食供应,缓解了城市饥荒,但严重损害了________的利益,导致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新经济政策
①概况:
时间1921年3月
内容a.重心是调整国家与农民的关系,通过________等市场机制建立工农联盟
b.允许________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以租让制等形式在一些经济部门引入外国资本
作用稳定和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②综合认识:
材料下表是苏俄(联)1921—1925年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的情况
项目1921年1923年1925年
粮食作物耕作面积(万公顷)662078608730
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22.1334.5544.24

思考:材料中反映了苏俄(联)在农业生产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政策因素是什么?对农民有什么影响?
a.变化:1921年后粮食作物耕作面积及产量增长较快。b.政策因素:________。c.影响: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有利于工农联盟和政权的巩固。
苏联模式
(1)背景
________年12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
②1924年1月,列宁逝世。
(2)措施:在斯大林领导下,先后实施“________”和“农业集体化”。
(3)结果: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到1937年,苏联宣布基本实现了“________”目标,主要工业部门的产量跃居欧洲首位、世界第二位。
(4)特点
①在经济上表现为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自上而下的________
②政治上表现为权力高度集中。
(5)评价
积极性①苏联在很短时间内从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小农国家发展为世界工业强国
②苏联模式奠定了强大国家的基础,为后来取得________的胜利创造了物质条件,为苏联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
消极性排斥________,片面发展重工业,在农业集体化中采用强制手段,导致国民经济________,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消费水平相对较低

以图解史:
2022-09-22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26十月革命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纲要下-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3 .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一)袁世凯复辟及护国战争
袁世凯复辟帝制
(1)准备
①1912年3月10日,在________宣誓就任中华民国第二任临时大总统。
②1913年11月,解散________
③1914年5月,公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________
④1914年底,颁布________,规定总统任期十年,可连选连任
⑤1915年5月,签订________
(2)称帝:1915年10月,参政院召开“国民代表大会”。12月,袁世凯接受“劝进”当上皇帝,以1916年为________元年。
护国战争
(1)背景:
①面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革命党人起而反抗。
②袁世凯称帝,更激起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2)概况:1915年底,唐继尧、________、李烈钧在云南宣布独立,并组织________,发动护国战争,讨伐袁世凯。
(3)结果
①贵州、广西、广东等省相继宣告独立。
②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________,恢复中华民国纪年。
易错陷阱:
正确认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1928年)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1916年)和军阀割据时期(1916—1928年)。
(2)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主要包括直、皖、奉三大派系,彼此展开了军阀混战。1928年,奉系军阀“改旗易帜”,服从国民政府,北洋军阀统治彻底覆灭。
(二)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
军阀割据的形成
(1)原因:北洋军阀内部派系纷争,难以产生一个能统御整个北洋派的人。
(2)表现
派系代表支持国占据区域
直系冯国璋英、美直隶及长江中下游的苏、赣、鄂等省
皖系________日本皖、浙、闽、鲁、陕
奉系张作霖日本东北三省

(3)影响:各派军阀争权夺利,先后爆发直皖、直奉混战,导致北京政权实际上由不同的军阀所控制。
“府院之争”
(1)袁世凯死后,段祺瑞出任国务总理,重新召开国会。
(2)1917年5月,继任总统________免去段祺瑞的总理职务,造成所谓的“________”。
(3)张勋以调解府院之争为名,率兵入京,解散国会,拥清废帝________复辟。
护法运动
(1)原因:________后,冯国璋代行大总统职权,段祺瑞就任国务总理。但段祺瑞公然破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拒绝恢复国会。
(2)开始:1917年8月,南下的150余名国会议员在广州召开非常会议,成立“________”,推举孙中山为大元帅。
(3)结果:________排挤孙中山。1918年,孙中山愤而辞去大元帅之职,护法运动失败。
参加一战
(1)目的:为争取国际地位,抑制日本在华势力的发展。
(2)概况:1917年8月14日,中国向________两国宣战,加入协约国方面。
(3)影响
①收回德、奥在________、汉口的租界,撒销两国领事裁判权。
②中国劳工前往欧洲前线,为协约国取得胜利作出了贡献。
以图解史:
专制与共和之争
2022-09-21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12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纲要上-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4 . 思想文化
(1)孔子和老子
孔子老子
地位儒家学派创始人道家学派创始人

哲学核心观念是“仁”____”是天地万物本原、天人合一、朴素的辩证法
政治____”通过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主张恢复周礼,但也承认制度随着时代变化应当有所改良主张顺其自然、____,甚至退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
教育
文化
“有教无类”,整理文献,主要思想和言论记录在《论语》中

(2)百家争鸣
①原因: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旧的贵族等级体系开始瓦解,____崛起;各国统治者出于争霸需要,争相招揽人才。
②表现:当时出现众多学派、学说,各自提出对政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看法,彼此论战辩驳。
③派别及主张
儒家孟子:人性善,提倡“____
荀子:人性恶,隆礼重法
道家庄子:崇尚逍遥自由
阴阳家邹衍:提出“相生相胜”理论
墨家墨子:“____”“非攻”“尚贤”,提倡节俭
法家____: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体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思想

④实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⑤意义:为____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
2022-09-21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1从中华文明的起源到春秋时期的社会转型-纲要上-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5 . 商和西周
(1)商朝
①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建立,最终定都于殷。
②历史遗存:殷墟遗址出土甲骨文和许多青铜器。
③政治:商王是最高统治者,下设尹及各类事务官;在地方实行____
④疆域:东到大海,西及陇山,南跨江汉,北至燕山。
(2)西周
①西周的建立:公元前 1046年建立,定都镐京。
②政治制度:实行____,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
③分封制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西周王朝建立后,历经周公、成王、康王三世的经略,国体一改商王朝时异姓国林立而臣服于商的运作模式,逐渐建立起一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华夏国家……是中国古代国家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主要是在上层统治者的宏观政治决策下,分封同姓、异姓诸侯来巩固国土,建立起一个大小相系、上下藩屏的全国统治网络,进而演变成一种……带有“华夏”性质的地域性社会政治实体。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思考: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分封制有什么影响。
a.从积极作用看:____
b.从消极作用看:诸侯国有一定的独立性,随着血缘关系的疏远,西周后期出现诸侯割据局面。
c.西周的灭亡: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为政暴虐,引发“国人暴动”;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3)商和西周的经济
总体特点奴隶制社会经济发展并走向繁荣
表现农业①地位:主要生产部门
②生产工具:主要使用木、石、骨、蚌等材质的工具
____是土地经营的基本方式
手工业____是主要部门,青铜器种类繁多,劳动人民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

2022-09-21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1从中华文明的起源到春秋时期的社会转型-纲要上-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6 .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导火线: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________被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枪杀。
(2)全面爆发:1914年7月28日,________对塞尔维亚宣战。此后,德、俄、法、英相继参战。
(3)性质:________
三条战线:
(1)西线:________对阵。
(2)东线:德奥联军与俄军相互厮杀。
(3)南线:奥军与俄军及塞尔维亚军队在争斗。
大战进程(将正确序号填入对应区域)
①凡尔登战役②马恩河战役③日德兰海战④索姆河战役
进程概况
第一阶段(1914年)________:德军“速决战”破产
第二阶段(1915-1916年)________:伤亡惨重、“凡尔登绞肉机”
________:伤亡惨重,“索姆河地狱”
________:德国未能突破英国的海上封锁;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
第三阶段(1917-1918年)a.美国、中国参战(以工代战)
b.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退出战争
c.1918年11月,同盟国失败,大战结束

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涉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大约900万人战死,2000多万人受伤,350万人终身残疾。

表: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参战国阵亡士兵人数统计

国家或地区参战时间士兵死亡人数(约)
奥匈帝国1914.7.281200000
德国1914.8.11770000
俄国1914.8.11700000
法国1914.8.31240000
英国1914.8.4908000
意大利1915.5.23615000
美国1917.4.650600

思考:材料揭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呈现怎样的特点?由此得出怎样的结论?
(1)总括:①特点:________
②结论:________
(2)具体来看:①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②美国的参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始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③改变了人们的观念,________战争、要求和平的运动日益高涨。
易错提醒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1)协约国与同盟国在殖民地掠夺上的矛盾只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促成因素,不是根本原因。
(2)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2022-09-21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25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纲要下-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7 . 苏联的改革
(1)原因:苏联优先发展____的政策没有变化,____的局面没有改观。
(2)过程
表现内容结果
赫鲁晓夫改革(1956-1964年)①平反冤假错案
②加大农业投入、改农产品义务交售制为____
③改革工业管理体制
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
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年)在工业领域推行“新经济体制”,____只是对传统体制的修修补补,效果有限
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1991年)①承认____的作用
②取消苏共领导地位,放弃社会主义制度,抛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行“____
造成思想混乱,民族分离主义随之兴起

2022-09-21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29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和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纲要下-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8 . 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地区概况
亚洲——民族解放运动掀起新高潮(1)1947年____被迫同意印度独立
(2)20世纪50年代,印度和____都成为共和国
(3)印度尼西亚等也纷纷独立
(4)帝国主义在____的殖民体系瓦解
非洲——掀起民族独立风暴(1)1953年,埃及成立共和国,1956年收回____主权,英军撤离运河区
(2)1962年,在民族解放阵线领导的武装斗争下____独立;(3)1960年,有17个非洲国家独立,被称为“____”;(4)到20世纪60年代末,英、法、比、葡等在非洲的殖民帝国彻底崩溃
拉丁美洲——捍卫国家主权的斗争迅速发展(1)1959年,以____为首的古巴革命力量推翻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1961年成立社会主义国家;(2)1999年,巴拿马人民从____手中收回了巴拿马运河区的全部主权

2022-09-21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29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和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纲要下-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9 .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一)太平天国运动
准备
(1)洪秀全提出了“________”的主张,创立拜上帝会。
(2)冯云山号召民众加入拜上帝会,团结了许多穷苦农民。
过程
(1)金田起义: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杨秀清等在广西桂平________发动了起义,建号太平天国,洪秀全称天王。
(2)定都天京:________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都于此。
(3)军事全盛:太平军北伐、西征,占领湖北、江西、安徽许多地方,军事上达到鼎盛。
(4)天京变乱:1856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发生内讧,杨秀清、韦昌辉被杀,________出走,太平天国在政治、军事上开始衰落。
(5)后期防御战:洪仁玕、________、李秀成进入最高领导层,先后取得浦口、三河大捷,但在安庆战役中败于曾国藩统率的湘军。
(6)失败:1864年,在湘军、淮军和外国人带领的________进攻下,天京被攻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纲领
(1)《天朝田亩制度》
①主张:“________,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②结果:在战争环境下,未能实施。
③影响: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反映农民追求社会________的理想。
(2)《资政新篇》:提出新的________政策,试图回答农民革命应当向何处去的问题。在战争环境下,未能实施。
(3)比较《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盖天下皆是天父上主皇上帝一大家,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均,人人饱暖矣。

——《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   兴银行。倘有百万家财者,先将家资契式禀报入库,然后准颁150万银纸,刻以精细花草,盖以国印图章,或银货相易,或纸银相易,皆准每两取息三厘。……此举大利于商贾士民,出入便于携带。

——《资政新篇》


思考:有人认为《资政新篇》是对《天朝田亩制度》的继承和发展,请说明理由。
①《天朝田亩制度》:________
②《资政新篇》:________
(4)失败原因
________的历史局限性。
②缺乏科学思想理论的指导。
③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
④未冲破________的制度和思想。
(5)意义
①沉重打击了________的统治。
②引起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随着________官僚集团形成,中央权力下移,对此后历史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二)洋务运动
背景:
(1)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统治阶级中的一些当权人物看到了欧美国家的船坚炮利。
(2)清朝统治阶级内部形成了洋务派。
目的:挽救国家的颓势,洋务派推行了一系列以________为目标的洋务新政。
代表:奕、曾国藩、________、左宗棠、张之洞等人。
主张:认为开办洋务新政,购置船炮器械,“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
内容
创办近
代工业
①军事工业:________、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
②民用企业:上海轮船招商局、________、开平煤矿
筹划海防建成了以________为代表的新式海军
创办近代教育开办了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的学校

评价
积极性洋务新政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是中国________的尝试
局限性①未能达到保障国家安全,抵抗外敌侵略的目的
②不改变________,只引进资本主义国家新的军事和生产技术,是在封建制度的基础上修修补补,失败是必然的

易错陷阱:
“中国近代工业”与“近代化”
(1)“中国近代工业”中的“近代”不是指其产生和发展于近代历史时期,而是指采用机器生产,是相对于手工劳动的手工工场或作坊而言的,包括外资企业、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2)近代化不等同于工业化。近代化不单指经济的工业化,还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全方位的变革。其核心是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
(三)列强侵略加剧
边疆危机
(1)西北边疆——1878年2月,________收复新疆。
(2)西南、东南边疆——中法战争(1883—1885年),签订中法《________》,承认法国占领越南;________年,台湾建省,清政府强化了对台湾的管辖。
甲午中日战争
(1)背景
①既定政策:日本早就想占领中国的台湾和藩属国朝鲜、琉球,然后进攻中国大陆。
②根本原因:日本通过________壮大了国力,急需发展资本主义。
③导火线:朝鲜发生________,请求清政府出兵。
(2)过程________(按照顺序填写序号)
a丰岛战役b黄海战役c平壤战役d威海卫战役
(3)结果:________年签订《________》。
(4)内容
内容
割地承认朝鲜独立,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款赔偿2亿两白银
设厂允许日本在中国________开设工厂
通商增开沙市、重庆、________、杭州为通商口岸

(5)影响
《马关条约》进-步把中国社会推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证明了________的破产激发台湾民众反抗侵略的斗争
瓜分中国的狂潮
(1)三国干涉还辽事件
三国沙俄、法国、德国
结果日本被迫归还辽东半岛,但向清政府索取3000万两白银“赎辽费”

(2)甲午战后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瓜分活动
①扩大资本输出,强迫清政府借款。
②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强租租借地。
③在中国大量掠夺铁路和工矿利权。
以图解史: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

2022-09-21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10两次鸦片战争及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纲要上-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10 . 东晋的建立与统治(317-420年)
(1)建立:317年,西晋宗室司马睿在____重建晋朝,史称东晋。
(2)东晋政治的特点及形成的原因(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元)帝初镇江东,威名未著,(王)敦与从弟导等同心翼戴,以隆中兴,时人为之语曰:“王与马,共天下。”

——《晋书·王敦传》


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晋政治的特点,并分析这一特点出现的原因。
①特点:____
②原因:a.历史根源:东汉以来的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
b.政治原因:____
c.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的政治保障。
d.经济原因:土地兼并严重,经营庄园,渐成割据。
2022-09-21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3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纲要上-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