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方史料称:1788年(乾隆五十三年),缅甸使团百余人,携带大批礼物及金叶文,来到北京进贡——这是长达七年的清缅战争于1769年结束后,两国朝贡关系的首次恢复。

缅方史料称:因为1787年清朝皇帝派了一支三百余人的使团到缅甸,呈上了各种礼物,所以1788年朝贡的实质乃是一次回礼。(但在中方史料中无该使团踪影)

学者考据与推断:“这是由缅甸八莫土司和一些从云南来的商人一手策划的,因为他们特别关心全面恢复两国之间的贸易。他们先是让一些人冒充中国皇帝的使团赴缅,缅王以礼相待,旋即遣使回访北京。此时,土司和商人们便巧做安排,让使团翻译离开,换上自己的翻译。

这样,当缅甸使团到达中国皇帝那儿时,他们的翻译便解释说这个团是来进贡的。中国皇帝十分高兴,便下令全面恢复两国(朝贡)贸易。”

——摘编自高伟浓《走向近世的中国与“朝贡”国关系》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从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白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无论着眼于贸易、外交等历史史实分析,还是着眼于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学科方法分析,均要与材料有关联,言之有理)
7日内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故宫博物院革命性改造

时间概况
1949文物部宣布故宫博物院新的业务方针是“要利用文物为教育人民之工具,以启发其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思想,并协助国家建设事业为工作之目标”
1950更名为“国立北京故宫博物院”。8月,文物局召开筹备民族博物馆座谈会,称建馆的目的是“加强兄弟民族的团结”,馆址暂设故宫博物院。10月,中央军委借故宫午门、太和殿、景山大高殿等举办“战绩展览会”
1951更名为“故宫博物院”。中央自然博物馆筹备处成立,借文华殿、传心殿和清史馆办公
1953陶瓷馆开放,成为全国最大的陶瓷器以及陶瓷工艺参观学习中心。建成开放的绘画馆,作为国家规划的“中国古典美术的宝库”
1954建成国际友谊馆,以展示国际友谊为主题,陈列苏联以及其他民主主义国家送给中国的礼品
1959织绣馆建成开放,以中国织绣工艺发展史为陈列主题。展品中尤其令人关注的是1949年后的新织绣工艺品,还有少数民族日常生活中的织绣工艺品,以及农村的桃花绣品

——摘编自徐玲《1949-1961年故宫博物院革命性改造的历史考察》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故宫博物院革命性改造”这一主题,自拟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涌现出一批劳动模范。

工业劳动模范

农业劳动模范

王崇伦:鞍钢机械总厂青年刨车工,先后改进八种工具,极大提高工作效率,创下一年完成4年工作量的记录,备誉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

李顺达:1944—1946年两次被评为太行山一等劳动模范。1950年出席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大会。1952年,评为“全国劳模”,1954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

赵梦桃:西北国棉一厂细纱工,是优秀的“郝建秀工作者”,全国先进工作者。

-----------摘自教材《中国近现代史》(下册P95)

材料二   在蓬勃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一批英雄模范人物。如艰苦创业的大庆油田工人王进喜,公而忘私的解放军好战士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舍身抢救国家财产的青年女工向秀丽等。

-----------摘自教材《中国近现代史》(下册P103)

材料三   在改革开放新时代,又一批功勋卓著的时代先进人物脱颖而出

袁隆平一生与人类的“饥饿”作斗争,为解决中国和世界粮食问题作出巨大贡献
程开甲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
屠呦呦中国医学界的骄傲。2015年因青蒿素研究获“诺贝尔医学奖”
南仁东中国天眼之父
孙永才“中国速度”的骄傲
戴明盟第一个在中国“辽宁舰”起降舰载机的飞行员

-----------摘自网络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以“时代与精神”为主题,自拟论题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论证充分)
2024-05-20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三模历史试题
4 .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近代社会的实际代谢过程(社会转型过程)相对迟缓,而思想的代谢过程却来得格外神速,在西方原是差不多三百年的历史中渐次出现的各种思想学说,集中在几年,或十几年的时间里狂泻而来。中国近代思想的无比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呈现出绚丽多彩的姿态,各种思想持续不断地展开论争,这又构成中国近代思想史的一个突出特点。

——摘编自耿云志《中国近代思想简论——中国近代思想文库总序》

根据材料,选择中国近代两个阶级或思想流派,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选择的思想流派须与史实相吻合,论题正确,表述清晰。)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工业革命前,英国对棉纺织业领域大力改良,这是英国基于其与东方国家长期存在的贸易逆差而对自身经济结构采取的一种主动调整。因为当时包括英国在内的西方国家在与东方国家的贸易中,仅靠贵金属来平衡旷日持久的贸易逆差已经难以为继,西欧国家必须从进口转向生产,方能逆转此种态势。因而,与东方长期存在的贸易逆差对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产生了重大影响。

——摘编自张琼《试论东方贸易对工业革命的促生作用——以东西方贸易逆差为视角》

材料二   从大航海到1800年的近300年的时间里,在东西方贸易中大量的贵金属,特别是白银,流入东方国家,尤其是中国和印度。西欧国家在去往东方的航线上发现了“美洲”这块新大陆,新大陆为欧洲提供了与东方贸易交往过程中所需的大量白银。工业革命之前的东西方贸易基本上是欧洲白银对东方商品的贸易,然而这种贸易违背了西欧重商主义国家企图通过贸易获得贵金属的初衷。英国率先从关注商品的流通领域转到关注商品的生产领域,进而引发了工业革命。

——摘编自张琼《东西方贸易关系的演变与工业革命的缘起》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近代史知识,围绕“东西方贸易与工业革命”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须史论结合,逻辑有序,表达清晰)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工业化制度体系经历了“线、面、体”的演变过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围绕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建设目标,中国自主探索了“三大改造”“以钢为纲”“八字方针”等制度政策,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线的工业化制度体系。改革开放时期,围绕轻工业生产效率、技术引进效率、企业创办效率与技术创新效率等工业化效率的建设目标,中国形成了产业结构层面技术层面、市场层面与企业层面的工业化制度架构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发展质量的目标推动下,中国工业化制度聚焦在国内与国际两个维度上构建更为完备的工业化政策体系,实现了以提升工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的转型升级与深化改革。

——摘自胡海波《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工业化制度演进逻辑与基本规律》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你对中国工业化制度演变相关观点的认识。(要求,史实准确。符合逻辑,表述清晰)
2024-05-11更新 | 3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高考考前仿真联考二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湖南境内苗、侗、瑶等民族广泛分布于各府县。随着江南不断开发,汉族不断扩张,少数民族逐渐被挤压至边远山区。由于缺少足够的生存资源,加上对汉族的仇视,少数民族不时下山劫掠,单靠军队防苗很不现实的,苗患府县必须学会自卫。因而尚武之风生焉,强悍、好勇健斗逐渐成为居民社会心理的组成部分。

清代湖南原本每一宗族都有一定的分布区域,随着外来移民的不断迁入,加上已有居民的不断繁衍,人口越来越密集,这些分布区域不断发生重叠,于是争夺资源,保护既得利益对每一宗族的生存有特殊的意义。当时宗族之间争夺土地等生存资源的主要方式是以坟地或其他宗族公地为借口,而这种方式必须动员起全宗族的力量共同参与,否则就是师出无名,名不正而言不顺。清代宗族矛盾不时引发械斗等流血事件,为了在争夺中获胜,宗族内部必须团结一致,同时还要有自己的战斗力量,方能有自存的机会。因此,宗族间资源争夺培养了湖南土客居民的危机意识,有助于好勇健斗之民风的形成。

湖南地处亚热带,气候湿热,沿河、湖一带土壤肥沃,被誉为“鱼稻之乡”,有“湖广熟,天下足”之称。经历明末清初战乱,湖南人口锐减,存在大量的无主荒地,人民生活尚称富足。摊丁入亩之后,湖南人口急剧增加,到道光年间,人口与土地的矛盾迅速尖锐化,各种社会矛盾随之而生。为了获取生活资源,农民不得不向山求地,与水争地。故拥有土地者为卫土而敢斗,未得者为求地而多争。

这种强悍之风,正是组织强大军队所需要的,只要有恰当的时机,就可以在安邦定国大业中和强大的威力。如果没有这个强悍、好勇健斗的民风,无湘不成军的奇迹是创造不出的。咸同间中国社会的动荡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当时政府军无能已极,地方不得不依靠自我防卫才能免于战火。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的湖南知识分子对此加以引导,实现了知识分子与下层人民的结合,在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下,实现了湖南的崛起。

                                                                             ——摘编自毛继华《人口与近代湖南崛起》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人口与近代湖南崛起”自拟一个论题,加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符合逻辑,表述清晰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晚清时期各政治派别的知识分子在向清王朝皇帝纪年“正朔”挑战的过程中提出了黄帝纪年、孔子纪年以及帝尧纪年、大禹纪年、秦纪年等多种纪年方式,从而产生了“纪年”论争。1898年年底,梁启超作《纪年公理》,认为各国相通后,应有统一的纪年。1902年,梁启超在发表的《新史学》中强调了采用“孔子纪年”的重要性,主张用孔子生日作为纪年。认为“孔子为我国至圣,纪之使人起尊崇教主之念,爱国思想,亦汕然而生”。1905年,宋教仁根据典籍推定是年为黄帝即位4603年,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创刊时即以此署年,《民报》第一期刊首印有黄帝像,图下说明“世界第一之民族主义大伟人黄帝”,以后革命党一直沿用宋说。1919年,钱玄同提出,“我们主张中国当用基督纪年,也是因为他在应用上很便利”,也更符合中国当时正融入世界的形势,“可是从现在以后的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在以后的中国人,是世界上人类的一部分,所以无论讲时事,讲古事,都和世界各国相关联”。

——摘编自焦润明、王建伟《晚清“纪年”论争之文化解读》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对晚清至民国初期“纪年”方式所引发的争议进行评析。(要求:史实准确,符合逻辑,表述清晰。)
2024-04-19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朝关税税率的变化

时期关税税率
鸦片战争前实行单口贸易,进口税16%,出口税率4%,海关行政效率低下,贪污腐败盛行
鸦片战争后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协定关税,中英税则列举26 大类进出口商品税率,其余商品进出口税率约为5%。完善船钞制度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明确“值百抽五”原则,扩大免税商品范围,放松对外国商品管理,为降低外国商品在中国的流通成本,进口商品仅缴纳2.5%子口税即可在内地流通。船钞进一步降低,鸦片贸易合法化
甲午中日战争后日本在中国投资建厂,输入的设备同普通商品一样只缴纳很低的进口关税,产品销售于内地,缴纳5%的关税及2.5%的子口税就能遍运全国
八国联军侵华后为保证清政府的还款能力,列强做出让步,对关税切实以5%征收,并大幅降低免税商品范围

材料二 西方列强从鸦片战争开始,参与清政府海关税则的制定。继而以维护对外贸易秩序为借口,借助上海小刀会起义(1853年)导致江海关瘫痪的契机,强行成立英、法、美三国关税管理委员会,取得江海关关税的征收权,逐步形成了外籍税务司制度。外籍税务司制度的建立,在扩大海关税收收入规模的同时,国外势力渗透到中国政治、经济、外交和社会等领域,国家和商业秘密一览无余,在对外经济和政治交往中更加被动。

—以上材料均改编自胡公启《晚清中国关税制度变迁及影响》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晚清关税制度的变迁。(要求:史实准确,符合逻辑,表述清晰)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和罗马帝国处于丝绸之路的东西两端,它们使丝绸之路东西贯通成为可能。然而,限于古代的交通条件和人们对彼此认知的匮乏,鲜见双方的直接交往。但这并不能否定双方直接或间接进行商品交换的可能,双方的商人或使节也都曾有直接到达对方国家的尝试,即使这些尝试都没有使双方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从陆路上看,中国的丝绸等商品通过贵霜和帕提亚等国家的中介,传送至罗马帝国境内;从海路上看,罗马帝国与印度的海上直航、中国与印度的海上交往,奠定了以印度为中转地,中国与罗马为东西两端的海上丝绸之路正式形成的基础。

——摘编自杨巨平《古国文明与丝绸之路》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对丝路贸易在罗马帝国早期的发展情况进行评析。(要求:史实准确,符合逻辑,表述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