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目前是国民党反共顽国派极力反对我们在华北、华中等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而我们则必须建立这种政权,并已经可能在各主要的抗日根据地内建立这种政权的时候。
根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的原则,在人员分配上,应规定为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
必须保证共产党员在政权中占领导地位,因此,必须使占三分之一的共产党员在质量上具有优越的条件。只要有了这个条件,就可以保证党的领导权,不必有更多的人数。
对于共产党以外的人员,不问他们是否有党派关系和属于何种党派,只要是抗日的并且是愿意和共产党合作的,我们便应以合作的态度对待他们。

——据毛泽东《抗日根据地政权问题》整理

材料二   改革开放之后,城市新型社区的大量出现,社区服务和社区建设的要求日益紧迫。中国共产党和各级政府主动推动城市民主自治制度的不断完善。同时,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公共设施和公共事务无人负责的现象。由农民自己选举产生的村民委员会应运而生,解决了新时期农村基层管理和基层民主建设的组织建构问题。党和国家积极顺应形势发展,不断推进和深化基层群众自治。

——摘编自彭海红《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体现人民民主实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民主政权建设上实行的原则,并概括这一原则实行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
2023-11-16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检测(一)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社会治理是国家的基本职能之一。研究社会治理可以从以下角度予以探究。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与社会生活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1.1政治体制
1.2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1.3法律与教化
1.4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1.5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1.6货币与税收
2.1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2.2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2.3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2.4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2.5交通与社会变迁
2.6医疗与公共卫生
3.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3.2多样发展的世界文化
3.3人口迁徙与文化认同
3.4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3.5战争与文化碰撞
3.6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3.7信息革命与人类文化共享
中外通史纲要

——摘编自《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


从材料中任意选取一个角度,围绕社会治理自拟论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要有结论)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内容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公元前384—前322年)一个善良的、有德性的人在物质生活方面比较匮乏,可以在荣誉方面获 得奖赏和补偿,正如他所说:“荣誉是对德性的奖赏,我们只把它授予好 人”,“荣誉是对德性与善举的奖赏”,“对在钱财上受损的人就要给他们 以荣誉”
古罗马帝国时期塔西佗 (公元55—120年)在战场上,酋帅的勇敢不如他人,是他的耻辱;侍从们的勇敢不如酋帅, 也是他们的耻辱。假使自己的酋帅战死,而自己却从战场上生还,这就 是毕生的耻辱了。保卫首帅,甚至将自己的军功献归酋帅的名下;这才 是精忠的表现。首帅们为胜利而奋斗,侍从们则为首帅而战斗
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 (1564—1616年)荣誉和生命是一条根,失去荣誉我便不能生……我为荣誉死来为荣誉活
启蒙运动卢梭 (1712—1778年)一个人配获荣誉的标准在于是否有德行,而真德行要具有美好的灵魂, 而非仅有美丽的外在。美好灵魂的首要就在于要有人性尊严和内在价值

——摘编自周世露《西方启蒙时期荣誉观的转变研究》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释。(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释须有史实依据)
2023-07-18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诊断(二)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历法与节日,体现的是社会或文化中的“时间制度”和“时间观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民国初期的历法和法定节日改革

民国政府是以现代民族国家的姿态出现于世人面前的,国家从历法和节令、日常和节日两方面实现与世界同步。

中国自古以来以农立国,阴历与人民的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中华民国建立后,为实现自己的现代性诉求,与世界接轨,废历改元,以西历为主,兼用传统的阴历。阴历在老百姓的实际生活里一直没有被真正废除过。

北洋政府时期第一次出现由政府确立的纪念日,很多纪念日都对国家意识形态因素进行了强调,如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纪念日、国庆纪念日、国耻日等等,强调的是“国家”“独立”“现代化”,南北统一纪念日等,强调的是“统一”,黄花岗各志士殉国纪念日、国会开幕纪念日、恢复共和纪念日、云南倡议拥护共和纪念日强调的是“革命”“民主”“共和”,大元帅逝世纪念日、孙中山诞辰纪念日强调的是“革命”“领袖”等等。法定节日中还出现带有国际色彩的节日,如植树节、国际劳动节、国际妇女节等。政府法定节日与传统节日的数量相比,仍属少数。官方纪念日一般只流行于政府机关、学校,商家有时也加入庆祝活动中,但广大民间仍是继续过自己的“废历”年节。

——摘编自艾萍《继承与异动——北洋军阀时期的风俗变革

提取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民国初年“重塑时间制度:走向现代国家的探索”为题写一篇历史短文。(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层次分明,逻辑严密,表述成文。)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反思世界文明史,从文明早期到现当代,人类文明始终在两个层面上表现出多样性,一是不同文明体之间的差异性、多样性,一是同一文明体内部构成要素、构成领域的差异性、多样性。正是这双重的多样性,推动着文明的不断进步,也使人们不断遭遇新的问题和冲突。可以说,“文明”与“多样”具有共生性,多样性是文明的内在本质性特性,是文明得以发展的内在结构性动力,也是导致各类文明冲突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历史长河中,文明在总体上是以文明群、多极文明的方式存在和发展的,正如城市是以城市群的方式,人是以人群、社会的方式发展一样。

——摘编自陈患《文明多样性:历史趋势与伦理自觉》

从材料中提炼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相关知识加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层次清楚)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为界分为两大阶段。在第二阶段中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逐步成为它的很有影响的新内容,它与“民主”“科学”的精神并不背离,而是其新发展。由于中国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中特别是“六三”以后显示的力量以及先进知识分子的桥梁作用,特别是在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马克思主义逐步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1921年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20年代初诞生。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和被誉为“五四运动总司令”的陈独秀,理所当然地成为这个党的创始人。“南陈北李,相约建党”,构成中国共产党建党史上的一段佳话。

——摘编自彭明《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主题,自拟论题,并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孙中山曾说:“交通为实业之母。”以下是某一知名学者就有关交通问题所写的著作目录。

目录

第一章船、汽车、火车:近代交通新格局
第二章新式交通与现代经济:以乡村社会为中心
第三章新式交通与近代城市化:一个起步的动力
第四章近代战争与新式交通的发展:以抗日战争为中心
第五章新式交通与社会观念;以时间观念为中心

—摘编自丁贤勇《新式交通与社会变迁——以民国浙江为中心》


围绕“历史上的交通”,请选择目录中的一章或多章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04-06更新 | 273次组卷 | 4卷引用:海南省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B卷)
论述题 | 适中(0.65) |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下表摘选自史书所载唐代重要历史人物的事迹。

人物事迹
唐太宗上又尝谓侍臣曰:“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故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
魏征贞观十三年,阿史那结社率作乱,云阳石然,自冬至五月不雨,征上疏极言曰:“臣奉侍帷幄十余年,陛下许臣以仁义之道,守而不失……今旱之灾,远被郡国,凶丑之孽,起于毂下,此上天示戒,乃陛下恐惧忧勤之日也。……”疏奏,帝曰:“朕今闻过矣,愿改之,以终善道。有违此言,当何施颜面与公相见哉!”
李元轨李元轨,武德六年始王蜀,后徙吴。太宗尝问群臣曰:“朕子弟孰贤?”魏征曰:“臣愚不尽知其能,唯吴王数与臣言,未尝不自失。”帝曰:“朕亦器之,然卿以为前代孰比?”对曰:“经学文雅,汉河间、东平也。”帝由是遇益厚。
徐坚徐坚,西台舍人齐聃子也。少好学,遍览经史,性宽厚长者。圣历中(武则天时年号),车驾在三阳宫,御史大夫杨再思、太子左庶子王方庆为东都留守,引坚为判官,表奏专以委之。

——摘编自《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唐会要》等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01-14更新 | 156次组卷 | 3卷引用:海南省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是中国古代主要的国家形态,它以农耕经济为基础,以中央集权政治制度为保障,逐步形成华夏认同观念,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推动了中华文明绵延发展。利用以下图文材料中的信息,并结合课本所学知识,以“元朝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有重要贡献”为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要求:全文分论题、论证、总结三部分。论证部分从政治、经济等至少三个不同角度展开,史实和论述相结合,勿照抄材料原文。全文逻辑清晰,表述规范成文。

【材料】元朝形势图


元朝先后在泉州、庆元(今浙江宁波)上海、渴州、广州、杭州等地设立了七个市舶司。泉州港在元代最为繁荣,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港口,成为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摘编自廖婕《元代对外贸易研究》

中统元年(1260),(忽必烈)设劝农官。次年设劝农司,以姚枢为大司农,派劝农使到各地考察农业情况。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至(元)中叶以后,杂剧家悉为杭州人。……盖自唐宋以来,士之竞于科目者,已非一朝一夕之事,一旦废之,彼其才力无所用,而一于词曲发之。

——王国雏《宋元戏曲考》

蒙古人受汉文化的影响,表现在诸多方面,比如取名的时候,采用汉人的字、号习惯,或者像汉人一样取俗名、小名。同时,汉人也受到蒙古文化的影响,表现在学习和掌握蒙古语言文字、使用蒙古名字、受蒙古婚姻、服饰等习俗的影响。

——摘编自李治安《元史十八讲》

2022-11-23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古代部分书籍中的教化思想

《论语宪问》“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
《论语・子路》“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 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孟子滕文公上》“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着信”
《汉书》十二年三月诏,“孝悌,天下之大顺也;力田,为生之本也;三老,众民之师也;廉吏,民之表也”
《后汉书》在乡以下,又五里正、伍长、父老等,其职能也主要是"劝导乡里,助成风化"
《吕氏乡约》
(北宋)
“谓居家则争父兄,教子弟,待鎏妾,在外则事长上'接朋友'教后生'御使仆0至 于读书治田,营家济物,畏法令,谨租赋,如礼乐射御书数之类'皆可为之。非此 之类,皆为无益”

——摘编自韩星《中国古代我化传统与乡村文明重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出一个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