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6 道试题
1 . 唐朝的民族关系
(1)概况
方位概况
西北
(突厥)
①东突厥
贞观初年,唐军击败并俘获东突厥可汗,东突厥汗国灭亡
②唐高宗联合回纥灭西突厥
唐朝中央政权加强对西域的管理,先后设置____,统辖天山南北
北方
(回纥/鹘)
①归附:东突厥灭亡后,回纥南移,归附唐朝
②册封:唐玄宗册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后来,回纥改名为回鹘
③瓦解:9世纪回鹘政权瓦解
西南
(吐蕃)
①和亲:7世纪前期,____入藏,唐蕃和亲
②会盟:9世纪中期,唐蕃会盟
东北
(靺鞨)
册封:唐玄宗册封靺鞨族粟末部首领大祚荣为____

(2)特点与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唐朝在总结秦汉边地设置郡县得失的基础上,首创羁縻府州制度。唐太宗平定突厥后,在其原地设置羁縻府州,任命其首领为都督或刺史,让其继续统辖,但必须由中央任命。羁縻府州赋税不上交中央财政,户口一般也不上报户部。该制度在突厥实施成功后,又推广到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唐政府在上述羁縻府州基础上设立都护府,代表中央行使管理权,如安西、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各羁縻府州。都护由汉人担任,中央任命,不能世袭。

——摘编自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


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对边疆民族地区管理的特点及影响。
①特点:a.____;b.先试点后推广;
c.少数民族地区享有较大自主权;d.管理体系逐步完善。
②影响:a.促进了民族交融;b.推动了边疆开发;c.巩固了国家统一;d.____
2022-09-21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4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及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纲要上-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2 . 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明曙光
(1)社会出现明显的贫富差异和等级分化。
(2)掌握政权、军权及宗教权的王出现。
(3)专供统治者居住的,具有政治、文化、宗教中心职能的城邑已出现。
(4)对中华文明起源的认识

材料 六大区系并不是简单的地理划分,主要着眼于其间各有自己的文化渊源、特征和发展道路。中原地区是六大区系之一,中原影响各地,各地也影响中原,这同以往在中华大一统观念指导下形成的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国民族文化先是从这里发展起来,其他地区的文化比较落后,只是在中原地区影响下才得以发展的观点有所不同,从而对于在历史界、考古界根深蒂固的中原中心、汉族中心、王朝中心的传统观念提出了挑战。

——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


思考:根据材料,概括有关中华文明起源的传统观点,并指出这一观点面临怎样的挑战。
①传统观点:位于黄河流域中下游的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和核心区域。
②挑战:____
2022-09-21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1从中华文明的起源到春秋时期的社会转型-纲要上-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较易(0.85) |
3 . 中华文化的突出特点:(补充)
中华文化吸收了不少来源于_________的文化,在与外来文化交流中不断___________,一个词概括就是_______________
2022-08-22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选必3·文化交流与传播》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较易(0.85) |
4 .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
(1)背景:________社会的剧烈动荡,促进了思想界的________
(2)代表
①黄宗羲:a.严厉抨击________制度,称专制帝王为“天下之大害”;b.反对________观念,提出________
②顾炎武、王夫之:对________的政治制度进行了批判。顾炎武认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后人概括为________
2022-08-19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纲要上册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知识手册】高中历史全册必背知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下册)
22-23高一下·全国·课前预习
填空题 | 适中(0.65) |
5 . 7世纪初,__________创立伊斯兰教,622年建立政权,__________中期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最高统治者__________掌握政治、军事和__________大权。首都__________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阿拉伯最有代表性和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是《__________》。
概括阿拉伯人对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作用:(1)沟通了__________(几个大洲)的海陆贸易;(2)广泛翻译古代波斯、__________、希腊和__________的文献,融合了东西方文化。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成为___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中国的__________、印度的__________先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
2023-03-09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高一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导学案
6 . 民族政策:“四等人制”,即对不同民族采取_____措施。
后人概括,非当时政治制度
等级名称民族
第一等蒙古人蒙古族
第二等色目人指蒙古以外的西北、西域各族,包括_____、畏兀儿、回回等
第三等汉人北方的_____,已经入居中原的契丹、女真人
第四等南人_____统治区的居民

2022-10-25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高分必背】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期中期末复习记诵笔记(中外历史纲要上)
7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
(1)确定目标: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____________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2)发展与完善:2019年10月28日至31日,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大会全面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历史性成就,集中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深刻阐述了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等制度体系,突出强调了____________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3)特点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__________、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______层面民主制度同_______民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
②坚持了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借鉴了古今中外制度建设的有益成果,符合我国国情,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
(4)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强大_________和巨大优势性,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_________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确保实现“_________”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
2022-05-31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选必一)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课前案)
8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发展表现:新兴民族国家形成了当地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的新文化。
(1)印度:现代文化呈现 。统治精英接受来自西方的 思想中的一些基本价值取向;同时注重发展传统文化。
(2)新加坡、韩国:既发扬 的精华,又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创造出一种现代的东方文化。
(3)埃及:进一步消除殖民主义的影响,复兴民族文化;具有非洲特点的阿拉伯文化,并带有 等地的文化元素。
(4)综合认识

材料 新加坡开始自治时,英国殖民者留下了初步具备一定制度文化水平的政治遗产,如林德宪法、议会民主制度、精英政治、法治等。由于文化和制度的惯性,这些具有现代性和民主性的因素被新加坡政府保留在自治后的政治体制内,并在实用理性主义的主导下与东亚儒家文化进行了有机融合。新加坡有复杂的种族关系,有众多的宗教门派,有多种文化传统,有多种语言和教育,在这种错综复杂的社会体系中,要进行有效的社会整合和社会管理,一个超越国内任何一个阶级、种族和文化的“强政府”成为必然要求。

——摘编自孙建红《新加坡软权威主义政府的“善政”之道》


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新加坡政府“善政”之道形成的主要原因。
2022-09-25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47战争与文化交锋-选必3-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9 . 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经济发展
(1)农业
①明朝后期,高产粮食作物________的推广种植,大幅度提高了粮食总产量。
②江南等地区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经济作物品种繁多,种植广泛。
(2)手工业:明朝后期,南方一些地区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即开设工场,使用________进行较大规模的生产。
(3)商业(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明清之际,松江府一带“所出布匹,日以万计”。松江一带棉布生产随着市场的需求而变化,而且远销湖广、江西、两广、陕西、山西、北京及北方边疆地区。北方省份所产棉花,除缴纳租税之外,几乎全部运至南方销售。……当白银成为合法通货之后,对于这种远距离的商货贸易也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摘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思考:据材料,概括明清商品经济发展的原因。
________
________
③商人群体形成:以安徽南部的徽商和山西的晋商为代表。
④工商业市镇:兴起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成为地区贸易网络核心。
社会局限
(1)经济: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传统________还占据压倒优势。
(2)政治: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压制和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和转型。
以图解史: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局限
中国西方
小农经济占主导VS工业革命
专制统治强化VS代议制民主
↓↓
固守农耕文明迈入工业文明
小农经济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是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主要原因,也是近代以来阻碍社会进步的主要因素。
2022-09-21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9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纲要上-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22-23高三下·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适中(0.65) |
10 . 改革开放后
(1)背景: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2)精神文明建设
①中共中央颁布有关加强社会主义_____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
②“_____”是20世纪80年代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最响亮的口号。
③20世纪90年代,开展以创建文明城市、__________为主要内容的三大系列创建活动,对促进社会风气好转起了积极作用。
④1994年,先后颁布了《_____教育实施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加以推进。
⑤2001年,颁布了《_____实施纲要》,从以德治国的高度进一步规划思想道德建设。
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a.提出: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提出建设_____体系的战略任务。
b.形成:中共十八大作了进一步提炼、概括,形成简明扼要、便于传播和弘扬的_____
c.意义: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涌现出__________等一大批全国道德模范。
2023-01-27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知识清单】高中历史知识记忆清单(选择性必修3本)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