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30 道试题
1 .

知识角度

具体内容

古代时期

区域

表现

评价

中国
官学与私学
春秋
战国
_____产生,改变了_____的情形,其中___的代表孔子影响最大,其他诸子的思想也各有特色。无论官学还是私学,在古代文化的___上,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__依托于此得以传承。科举考试的推行,也有赖于________的支撑。
汉朝设立的__________
西晋开始设立的____,是古代中国的___
唐朝唐朝以后,_____得到进一步发展,私人设立的___构成基层社会教育的重要形式。
宋代___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位于江西庐山的____最为著名。
希腊古希腊产生了____,奠定了_____的基础。

近代时期

中国京师大学堂创建于____中,既是近代中国第一所由中央政府建立的____,又是国家____,主导新式教育的推进,采取_______的方式。京师大学常的建立,是中国____的标志。1912年,京师大学堂改名为___。1916年___接任北京大学校长后,将大学定位为“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很快使北京大学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重镇。
1911年创办的___,次年更名为___,1928年组建为国立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延聘国内外著名学者执教迅速发展成为__________

西

法国拿破仑建立的______制度,确立了保留至今的_____

评价

德国洪堡秉持___的精神创办的___,促成大学职能的转变将教学与研究结合在一起。近代以后,大学逐渐发展成为_______人类文化的重要场所。
美国大学则逐渐倾向于____,使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____

现代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收回了____,接管了各级各类学校。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决定教育要___,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____
后来,国家还提出了受教育者要在_____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中国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____
1983年,邓小平提出____的指导方针,教育改革的步伐加快。
20世纪90年代,国家开始实行____发展战略,大量增加教育投入。
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教育迈入____,高校年毕业生人数从16.5万增长到820万,教育事业取得举世目的成就。
2024-02-16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预习自测
2 .

历史时期

具体表现

15世纪以前主要局限于_____之间。
新航路开辟时期国际流通中的_________大大增加。贸易的扩大促进了___________的出现和发展。西欧列强在______等地的殖民扩张,客观上推动了洲与洲之间的贸易,以_______初步形成。
工业革命时期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使欧美国家需要寻求________,形成了西欧、北美国家_____,其余国家生产和出口______的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类型丰富的_______,通过更快速的_______输送到世界各地。
20C上半期以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因冷战的发生,________的贸易受到极大影响。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签署的________以及各国围绕贸易、关税的谈判,仍推动着世界贸易的发展。_______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一些产品往往由_______合作完成。
2024-02-13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预习自测
3 .

中华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吸收
佛教的传入及其影响




两汉之际___________传入中国。
魏晋时期逐渐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互融合。
隋唐时期主张顿悟成佛的_________成为主流,佛教完成_________
宋明时期_________形成,佛教融合为____________
深远影响精神文化__________、哲学观念、逻辑思维、____________________、礼仪习俗产生影响。中国传统__________________也体现了佛教内容。
建筑艺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是中国佛教艺术的结晶。
宗教伦理宣扬__________________,产生消极影响。
西学
东渐
明清之际意大利人利玛窦来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译介到中国。
清政府任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持钦天监。
近代时期19世纪中叶,魏源提出____________
1862年,________在北京设立。1868年,__________创办。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资产阶级_______在中国传播。
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吸收________________思想;1917年后,____________广泛传播。
2024-01-25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预习自测
4 .
领域时代表现
思想文
化方面
公元前4世纪—公元3世纪汉字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
公元3世纪—公元5世纪儒学在_________________地区流行。
公元4世纪以后佛教经中国传入__________________等国。
14世纪末思想文化逐渐在_________传播。
公元16世纪至公元18世纪中国文化在_________得到传播。
政治制
度方面
公元7世纪时期日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自于唐。
越南____________移植于中国。
科学
技术
公元8世纪以后_________传入中亚、西亚及欧洲。
13世纪__________________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生产技术14世纪末____________在琉球传播。
2024-01-25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预习自测
5 .

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

农业出现的意义

采集和渔猎时期

使用____________ 和石等材料制作的工具。在一 定的地域范围内过着 __________ 的生活 。 用火取暖 、烧烤食物。

(1)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次革命 , 人类开始从食物采 集者转变为食物_________
(2)促进了 ____________的变化。
(3)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_____________ 、数学和其他相关 学科获得发展 。
原始农耕和畜牧的出现

西亚: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东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美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1-23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课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预习自测
6 .

区域

物种

传播情况

在欧洲

玉米

_________起,在南欧地区广泛种植,成为当地主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之一。到________,传遍欧洲各国。

马铃薯

16世纪末,作为________开始在欧洲推广。

甘薯

引入欧洲后,传播比较_______       

番茄

_______开始作食用栽培。经过欧洲农艺家的改良培育,番茄逐渐变得红润多汁、鲜美可口。
18世纪末,欧洲培育的番茄新品种又传回______

辣椒

15世纪末传入西班牙。_______,辣椒传到英国等欧洲国家

在中国

玉米

传入途径:_______,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
种植区域:由丘陵山地扩展到_______
推广历程:逐步推广,_______遍布全国。
马铃薯和甘薯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与玉米相似

番茄

________万历年间,番茄被引入中国,长期被当作__________植物。清朝光绪年间,开始作为________在菜园种植

辣椒

________时,传入中国,被称为“番椒”
2024-01-23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课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预习自测
7 . 德里苏丹国
(1)建立:13C初,突厥人建立。       
(2)概况:政治:苏丹拥有最高权力;地方实行______制;思想:以______为国教。
2024-01-16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预习自测
8 . 背景
(1)17—18世纪,欧洲的大多数国家仍处于_________之下。
(2)拿破仑通过战争,在欧洲建立了庞大帝国,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向这些地区传播。
2023-05-29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选必3第五单元知识串讲
9 . 西方列强瓜分非洲:
(1)从__________________,欧洲殖民者就侵入非洲。19世纪中叶以前,他们在非洲的殖民活动大多局限在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欧洲探险者纷纷深入非洲腹地探险,为进一步侵略准备地理和人文资料。
(3)__________________之后,列强瓜分非洲的速度大大加快。19世纪70年代以前,欧洲殖民国家只侵占了10%左右的非洲土地; 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们_____________
2023-05-29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12·纲要下册第12课·学科网-【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
10 . 出现国家:________
2023-05-08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纲要下第五单元知识串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