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理论与实践

材料:《共产党宣言》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产,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一书中指出:一国之内,在四围白色政权的包围中间,产生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的红色政权区域,在世界上只有中国有这种事。边界的红旗子,业已打了一年,虽然一方面引起了湘鄂赣三省乃至全国豪绅阶级的痛恨,另一方面却渐渐引起了附近省份工农士兵群众的希望。……并且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的意义。

邓小平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崭新命题。他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角度,解读以上材料。(要求:提取信息准确,解释分析清晰,归纳总结完整)
2 .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以中国与西欧为例,说明近代历史上世界各地区文明的相互影响和促进。

2019-06-09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北京市海淀区2019届高三高考5月份查漏补缺历史试卷
3 . 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纪念日,举国上下都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
简述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2019-06-09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北京市海淀区2019届高三高考5月份查漏补缺历史试卷
简答题 | 较易(0.85) |
4 . 2018年12月5日,葡萄牙与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

葡萄牙简图


结合史实简述葡萄牙在开辟新航路过程中的历史功过。
2019-06-08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考前热身练习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试题
5 . 历史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独特印记。

1845-1848年,马克思在布鲁塞尔生活期间实现了向共产主义者的重变。1893年,列宁在圣彼得堡参加马克思主义小组。1920年,毛泽东在北平开始转变为共产主义者;1922年,邓小平在巴黎加入“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


以下两题任选一题作答。
①简述列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探索。
②结合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实践,概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
简答题 | 较易(0.85) |
6 . 进入现代以来,世界处于不断发展变革调整之中,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在应对挑战中,大国承担起了重要责任。

1947年,美国、中国等23个国家在日内瓦签署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简述《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签署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019-05-11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北京市昌平区2019届高三高考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简答题 | 适中(0.65) |
7 . 港珠澳大桥总设计师孟凡超说:我是恢复高考以后第一批大学生,这是个人命运的一个重大转变,高考拯救了我们这一批人和我们这一代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培养人才、提高国民素质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2019-03-25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北京市平谷区2019届高三(3月)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8 . 人类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利益高度融合,彼此相互依存。

17世纪末,印度的棉纺织品曾一度占据了全世界四分之一的相关贸易份额。至19世纪50年代,孟买的买办商人开始了印度工厂棉纺织业的历史。在这些工厂中,由印资开办或控制的占绝大多数。在英国的世界市场贸易霸权和枪炮推行的自由贸易政策的保护下,印棉得以大量出口中国。但孟买的工厂主们同时也要把价钱压到最低以抵御来自曼彻斯特的压力,才能得以保存它的一席之地。

——周娜《英国殖民统治与印度工业化的起步》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在印度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2017-06-13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17届高三第二次(5月)综合测试(二模)文综历史试卷

9 . 《管子·地图》是中国最早的地图专篇,“举错知先后,不失地利,此地图之常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东西方地图的编绘和地图学的发展,明显地反映出地理环境的差异及生产生活的需求。古希腊学者托勒密编著地理学著作八卷,其中六卷都是用经纬度标明的地点位置表。多数的地点位置,是根据对本初子午线和平纬圈之间的距离计算出的。魏晋时期,中国的制图学家裴秀编制的《禹贡地域图》和《地形方丈图》中系统地总结出“制图六体”,为分率(比例尺)、准望(方向,用以确定地貌、地物彼此间的相互方位关系)、道里(距离)、高下(地势起伏)、方邪(倾斜角度)、迂直(实地高低起伏与图上距离的换算),这为中国后世的地图绘制奠定了科学基础。16世纪后的欧洲天主教积极向海外拓展,出现了基督教历史上继唐、元之后在中国传教的第三次浪潮。随后,在法国的地形图上、在中国的《大清一统舆图》上,东西方两个体系的制图要素同时出现了。

(1)依据材料,归纳古代东西方对绘图技术的贡献。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6世纪后在中、法地图上同时出现东西方两种要素的原因。

《海国图志》初刊于1842年,它一方面延续着中国传统的图志体例,是一部附有全新的世界各国地图的、五十卷本巨大篇幅的地志书,另一方面又摒弃了九州八荒、天圆地方的旧观念,树立了“五大洲、四大洋”的新的世界史地观。1845年清朝官员叶子佩绘制的《万国大地全图》“经度以京师为第一度”。1864年湖北官书局出版的《全国直省府厅州县图》,内容以康干内府舆图为蓝本,以半官半民的形式出版,打破了纯官方编制、收藏地图的传统。1886年陈兆桐绘制《万国舆图》“原照英国舆图绘译,所有经纬,仍照原图以格林威治为中线”,书中的“五大洲各国大事表”,以民主、君民共主、君主将当时全球57个“自主”国家分为三类。近代中国第一次民间公开出版的地图是1903年武昌舆地学会出版的《中外舆地全图》。1906年由清朝学者周世棠、孙海环编辑《二十世纪中外大地图》,被称为民间刊行四大全国地图集之一。

——摘自陈潮《中国近现代地图出版概况》

(2)依据材料,归纳近代中国地图绘制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近代中国地图发展演变的因素。

伴随着分类和统计技术的进步,地图开始多角度地展现传统实力的各个要素。如人口地图、资源图、军备图等。上图是根据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跨大西洋移民潮所做的示意图。20世纪初和20世纪的30年代移民潮出现断断续续的现象。二战后出现了大规模到欧洲寻找工作的场景。到20世纪70年代,几乎所有西方国家都对外来移民关闭了大门,这种突然关门政策打断了传统的移民流动。

——【法】玛丽·弗朗索瓦·杜兰等《全球化地图》

(3)依据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19世纪末以来的移民变化做出相关分析。

2017-06-01更新 | 21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17届高三第二次(5月)综合测试(二模)文综历史试卷
10 .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盐商肆虐,俨然如专制时代之帝王,于其权力所支配下之岸区,可以自设巡兵,检查行人”。一些盐商“泥浆沙粒,米汤苦滷,任意掺杂”。各省军阀截留盐税、违法滥加附税、巧立名目的现象普遍。“海内志士,大声疾呼,提倡改革”。国民政府“财政上实无法弥补,只有整顿盐税”。1931年,国民政府颁布新《盐法》,被称为“民国史上的大事件”。
依据材料,概括国民政府颁布新《盐法》的原因。
2016-12-12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北京西城区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