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7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征伐四夷,国用空竭,兴利之官自此始也。……元封元年,弘羊为治粟都尉,领大农,尽管天下盐铁。以诸官各自市,相与争物,以故腾跃,而天下赋输或不偿其僦费……。如此,富商大贾无所牟大利。

——《通典·食货典》

材料二   今天下财用,窘急无余;典领之官,拘于弊法。……远方有倍蓰之输,中都有半价之鬻。……宜假以钱货,继其用之不给,使(转运使)周知六路财赋之有余而移用之。凡籴买、税敛、上供之物,皆得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稍收轻重敛散之权,归之公上,而制其有亡,以便转输,省劳费,去重敛,宽农民,庶几国可足用,民财不匮矣。

——《宋会要辑稿·职官》

(1)根据材料一、二,从背景角度比较西汉与北宋实行均输法的相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分析王安石均输法实施的作用。
2024-02-26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河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这是20世纪世界的一件大事。英国查尔斯王子在当天的日记中慨叹这是“帝国的末日”。这是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东方的一次完结性的事件。但对于中国而言,这为整个民族恢复自信和共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于香港而言,这一时刻标志着香港历史新纪元的开始,是新的政治身份与宪制秩序的奠基。

——摘编自田飞龙《“一国两制”的渊源、制度与文明内涵—以香港实践为例》

材料二   在“一国两制”实践中、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接口”日益增多、与内地在贸易链接、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等方面不断深化,人、财、物全产业要素跨境流动变得更加通畅、便捷,让港澳地区在国际金融、贸易、航运航空、创新科研、文化旅游等领域的核心优势得以持续保持,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为国家构建海内外经济合作高质量发展发挥着桥头堡作用。

——摘编自常柏《“一国两制”伟大实践迈向新起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国两制”的内涵并概述香港回归的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政府在港澳实践“一国两制”的措施及其价值。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6年不同经营面积的农户纯收入数据表(以四地177家农户为调查数据来源)

经营面积户均纯收入/元亩均纯收入/元每劳动单位纯收入/元
5亩未满122.65930.91250.051
510174.24323.55166.691
1015251.57321.06577.407
1520372.93422.26987.680
2025397.19317.596103.880
2530563.78021.240129.562
3035535.23516.264125.446
3540517.68013.91697.089
40亩以上736.17513.007120.290

材料二   1978年以后,中国逐渐形成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土地制度,农户的生产积极性空前提高。当时,大、中、小型机械已经进入农户家,农户主要经营第一产业,第二、第三产业也开始进入农户的经营领域。从1979年以后,中国的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农村人均占有土地状况大大改善;农户拥有先进机械的比例大大提高,传统生产工具占比不断降低。2009年至今,家庭经营性收入异军突起,进城务工收入有所减少,农户生产或经营方式都高度市场化。——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余勇亮《农户经营方式转型研究三大历史时点的比较与不同区域的实证分析》


(1)根据材料一信息,概括1936年农户经营面积与收入之间的关系,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农户采用的主要耕作模式。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78年后中国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战期间,西方国家忙于应付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借机蓬勃发展。一战之前,中国的民族工业企业(包括官办)为698家,资本3.3亿元,到1920年,民族工业企业增加到1759家,资本达到5亿元,6年间的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57.7%和54.5%.其中以纺织业和面粉业为代表的轻工业发展尤为迅速。 中国在这个时期出现了设厂高潮。

——摘编自王宝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繁荣“春天”原因分析》

材料二   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扫除了封建主义的束缚,使得“实业救国论”更加深入人心,许多华侨企业家纷纷回国投资,国内经济形势一片大好。一些经济团体也随之成立,如中华实业团、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等,它们主张通过振兴实业来“建设我新社会”,为民族工业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摘编自王姗《1895—1927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问题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2024-01-23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两汉时期,中央政府在匈奴人集中分布的区域建立了不同于内地的属国和道。唐代统治者在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区设羁縻府州,实行羁縻统治。由于边疆地处多民族交汇地带,塞外游牧民族侵扰中原和内部边民叛乱的情况时有发生。汉唐两朝对边疆少数民族均采取“顺者以德服,逆者以兵临”之恩威并施手段,对边疆的少数民族叛乱势力予以坚决的军事打击。汉唐两朝通过移民实边、大兴屯田等措施,以发展经济为纽带,以开展贸易为手段,实现了中原与边疆地区经济上的往来互洽,为了实现大一统的政治诉求,汉唐两朝统治者一直重视对边疆的文教治理.“宣文教以章其化”.积极推行文化治理方略,以增强边疆各民族对儒家文化的认同,实现边疆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发展以及边疆与内地的一体化。

——摘编自杨丽、叶珍珍《汉、唐北部边疆治理比较研究》

材料二   唐初国家安全的主要威胁来自北面和西面两个方向,尤其是雄踞漠北的东突厥。唐初集中精力整合内部,而对突厥则采取隐忍防御之策。经过十几年的励精图治,至贞观三年(629年),唐王朝国力渐盛,于是战略目标开始从对内转向对外,战略方针也从单纯防御转为积极防御,进而发展为攻守兼备。对外的重点是解除正面的威胁,经过贞观四年(630年)和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两次大规模对东突厥的反击作战,唐军先后平灭了东突厥颉利可汗及其余部,灭薛廷驼,平定铁勒诸部,北面的威胁基本得以解除。 于是唐王朝转而向西,经略西域。唐军首先击败吐谷浑,在河西陇右建立起牢固的前进基地.进而征讨高昌、龟兹等国,设西、伊、庭三州,设置安西四镇。到唐高宗时,进一步平定西突厥,唐朝不仅恢复并巩固了在西域的主导地位,而且影响波及中亚地区。至此,唐代治理边疆的战略基本达成了预期效果。

——摘编自周德钧《略论唐代治理西域的大战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汉唐时期边疆治理政策的共同之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边疆战略成功的原因及其意义。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二战后国际法主体的增加使国际法不再仅仅调整国家之间的关系,还调整国家和国际组织或争取独立的民族之间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同时,国际关系不再限于政治领域,而是扩大到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科学等各个领域。国际法的发展,使得国际法的新的分支随之产生,出现了国际经济法、国际环境法、国际刑法等。国际法新的分支形成和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在国际法上的反映,它丰富了国际法的内容,也为国际秩序中各国的交流、合作提供了规范性文件,也表明当代国际法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对国际法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此,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在国际法的编纂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国际法法典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摘编自吴锦标《国际法与国际秩序》

材料二   19993月,美国打着“制止人道主义灾难”的旗号,把“人权高于主权”作为“法律”工具,对南联盟实施了78天的军事打击,制造了自二战以来欧洲最大的人道主义灾难。北约首脑会议于同年425日在华盛顿发表了《联盟战略概念》,明确宣告,北约以“危机干预”为其“主导功能”,执行不限地域的使命,而且“拥有行动自由”,这严重挑战和破坏了国际法中关于战争法制定的人道原则和区分原则,而且显示出他们想通过这一场战争,确立一套不同于现行战争法规而有利于他们的高技术战争法律规范的企图。

材料三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认为在涉及他们安全利益的问题上,可以甩开联合国自行其是。这样一来,北约就成为一个独立于联合国集体安全体系之外的进攻性的军事政治集团,一个美国可抛开联合国实现其世界霸权的军事政治工具。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的战争,就是一场妄图改变联合国集体安全体制,代之以美国强权支配的以北约为宪兵的国际政治秩序的战争。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这场战争中,并非为了扩张其战略疆域而一时粗暴践踏国际法,而是为了确立21世纪美国在全世界的霸权地位,蓄意从根本上改变国际法。这使得国际法处在二战以来最严峻的危机之中。

——均摘编自俞正山《国际法的危机与前景——从北约空袭南联盟引出的思考》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二战以来国际法的发展趋势。
(2)根据材料二、三、说明“国际法处在二战以来最严峻的危机之中”的表现及其原因。
2024-01-18更新 | 36次组卷 | 3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摘编自薛凤旋《中国城市文明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图1和图2中城市布局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城市在承载中国古代的价值观、制度和器物三个层面文明的表现。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56年,沙皇俄国在持续三年多的克里米亚战争中遭遇惨败之后,希望把普鲁士作为盟友以联合打击奥地利。作为普鲁士在德意志范围内最大的竞争对手,奥地利在1859年与意大利的战争中实力被削弱。英国始终推行欧洲大陆均势政策,希望各国相互制约,不希望欧洲列强中的任何一方过于强大,因此英国想利用普鲁士牢牢牵制住法国。法国则希望德意志境内两大邦,普鲁士和奥地利内部相争,自己不费力气获取渔翁之利。普鲁士首相俾斯麦充分利用各国之间的矛盾和利害冲突,运用灵活的外交手段,最后通过发动三次对外战争完成了德国的统一。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已无力继续进行激烈对抗,冷战局势明显缓和。苏、美、英、法由长期以来反对两德重新统一,转变为默许和支持,德国统一被重新提上日程。联邦德国总理赫尔穆特·科尔在1986年12月31日的新年文告中特别强调德国要重新统一,他反复强调,联邦德国在统一问题上坚定不移,并制定和实施了强有力的统一政策。在经过一系列的谈判和磋商后,1990年联邦德国合并民主德国,德国最终完成统一。1990年再度统一的德国不仅在政治上是欧洲的大国,而且在经济上是任何一个欧洲国家无法相比的,成为欧洲经济上的“超级大国”。统一为德国的继续发展和进一步崛起提供了机遇,扩大了德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两个德国合并标志着“冷战”的结束,动摇了二战后以美、苏对峙为标志的雅尔塔格局,宣告欧洲新时代、世界新格局的到来。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邢斯文《德国历史上两次统一的政治经济原因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国1871年和1990年实现统一的异同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90年德国统一的影响。
2023-07-22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的阿拉伯翻译运动发轫于倭马亚王朝(公元661—750年)时期,勃兴于阿拔斯王朝(公元750—1258年),结束于13世纪蒙古人西征的铁蹄之下。由倭马亚王朝时期的个人的零星翻译,到阿拔斯王朝时期达到鼎盛,发展为国家的主要事业,由国家投入巨资,建立机构,组织人力进行翻译。史书记载:“上自哈里发,下至平民……为求学而游历欧、亚、非三溯,然后犹如蜜蜂一般,载蜜而归,把他们所储蓄的宝藏,分给发奋的学生们,并且孜孜不倦地编辑许多典籍,其卷轶之浩大与内容之丰富,不亚于现代的百科全书,而其对于现代科学约贡献,远非一般人的想象所能及的。”

材料二     阿拉伯帝国各民族以翻译的方式继承了东西方古代文明(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地中海东岸及希腊罗马、恒河印度河流域、黄河流域)丰厚的文化遗产,翻译的学科范围涉及当时东西方文明古国全部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并开拓了新的领域。这一运动又直接推动了阿拉伯帝国教育的发展,教育的发展又反过来推动了翻译运动的高涨和新文化的创造。这场规模宏大、成绩卓著的翻译运动奠定了伊斯兰文化创造高起点的基石。有学者指出:“没有他们约努力,这古老的文明就会泯灭,科学的发展就会断线,中世纪就可能出现一片愚昧黑暗。”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杨文炯、张嵘《伊斯兰教与中世纪阿拉伯翻译运动的兴起》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阿拉伯帝国翻译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阿拉伯帝国翻译运动的意义。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殖民主义制度的出现到殖民主义体系的最终形成,其间存在着一个较长的过程……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欧洲列强为了自身的利益更加热衷于进行海外殖民扩张。为了协调欧洲列强在非洲的利益之争,1884年11月15日—1885年2月26日,英、法、德、比、俄等15国在柏林召开会议,就列强在非洲的殖民活动,通过了一个颇为有名的“有效占领”原则。柏林会议的召开和有效占领原则的制定“标志着欧洲在非洲的扩张从此有了国际法”。在此基础之上,各个彼此分割的殖民地最终成为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体系,并且也促使了以中心与外缘这一构架为基本内容的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摘编自高岱《论殖民主义体系的形成与构成》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纷纷获得了独立和解放,殖民体系逐渐瓦解。在这一进程中,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政策发生了变化,老殖民主义政策演变为新殖民主义政策。“新殖民主义不进行直接统治,而是承认政治独立,采取各种方式尤其是隐蔽的方式进行间接支配,达到控制、干涉与掠夺落后国家和地区的目的”。“新殖民主义在一定情况下也会采取赤裸裸的武装入侵的手段。”随着殖民体系的瓦解,垄断资本主义宗主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转变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即南北矛盾。

——摘编自刘青建《试析发展中国家与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兼论殖民体系瓦解的三个经济根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殖民主义体系最终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殖民体系瓦解的表现和新殖民主义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