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21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经济学家眼中的凡尔赛和约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是20世纪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他在《(凡尔赛和约)的经济后果》中阐述了修正凡尔赛和约的设想

◆我们通过提议设立自由贸易同盟,可以挽回在组织和经济效率方面的部分损失,这些损失是大战之后出现的无数新的政治划界以及成立的许多民族主义政权所造成的,他们的特征无不是贪婪而猜忌、缺乏经验而又在经济上存在诸多的缺陷。

◆协约国内部债务问题与欧洲各协约国在赔款问题上热烈的大众情绪是紧紧结合在一起的。此种情绪的基础,并不是建立在对德国实际上能够支付多少赔款的合理计算之上,而是建立在如果德国不能这样支付赔款,对自身所处的不堪忍受的财务困境深切的认知之上。

◆要想在没有外力的帮助之下,欧洲重整山河,其势难如登天。因此,我衷心拥护在法、德、英及美国等很多地区所倡议的某种形式或方式下进行国际贷款。在这样的计划之下,无论怎样分配偿还贷款的最后责任,美国都势必要担负起贷款主要来源这一重担。

◆如果还是不能重新启动与俄国的贸易,那么,1920-1921年间的小麦必将非常缺,价格会变得极为高昂(除非这两年所有季节都取得大丰收)。所以说,最近协约国宣布的对俄国进行封锁的行动是非常愚蠢和短视的;我们与其说是在封锁俄国,倒不如说是在封锁我们自己。

——据[]凯恩斯《〈凡尔赛和约〉的经济后果》(191912月)

(1)根据凯恩斯“修正凡尔赛和约”的设想,分析一战后欧洲社会发展存在哪些隐患。
(2)凯恩斯“修正凡尔赛和约”的设想在当时能否实现,请说明理由。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欧亚大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区,其货物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但是到18世纪后期,新世界的种植场生产的大量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却大部分运往欧洲销售。西班牙人也向新世界引进了欧洲的各种水果,如橄榄以及葡萄,美洲的特产也因此流向了世界各地,如马铃薯、西红柿、番茄、花生、各种豆类及南瓜、可可等。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欧洲人和亚洲人获得了新的食物(包括玉米、土豆等)。……16世纪中叶,美洲开采出的白银通过西班牙的大型帆船贸易横跨太平洋直接运往中国。以白银为财源,欧洲得以在亚洲沿海地区的经济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摘编自【美】埃德蒙·柏克三世等《世界史:大时代》

(1)根据材料一指出18世纪后期世界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对中国的影响。
3 . 【动荡与剧变】

金冲及先生指出:在人类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世纪在变化的规模和深度上能同二十世纪相比。二十世纪,是一个充满动荡和剧变的不平凡的世纪。在这一百年里,人类遭受深重的苦难,也取得了难以想象的进步。对中国来说,这是决定我们民族生死存亡的一百年,经过种种困难和曲折,当二十一世纪到来时,中国的面貌已发生使世界惊讶的变化。

请以“动荡与剧变”为主题,任选角度,自拟标题,运用20世纪以来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60年代之后出现多次美元危机,许多国家要求将其持有的美元储备兑换为黄金。肯尼迪当选美国总统后实施“凯恩斯主义扩张政策”,进一步加剧美国的通货膨胀状况,并造成美元实际购买力的继续下降。1968年,尼克松当选美国总统,美国政策越发呈现出单边主义倾向。1969年,尼克松拒绝出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年会。与此同时,生产力不断下降、通货膨胀以及与西欧和日本的贸易摩擦使美国的国际收支情况不断恶化。1971年8月13日,英格兰银行要求美联储对其持有的部分美元做出保证。8月15日晚,尼克松宣布美国单方面关闭“黄金窗口”,终止以美元兑换黄金的义务。1978年4月1日,黄金正式退出国际货币体系,世界从此进入以美元为主导的后布雷顿森林体系阶段。美元摆脱了黄金束缚,美国的“国际货币权力”得到极大的扩张。

——摘编自李晓耕《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与演变分析》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布雷顿森林体系。
2024-05-31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清律例》明确规定:一切官员及军民人等,如有私自出海经商,或移住外洋海岛者,斩立决。清政府也颁布过诸多禁令限制华侨归国。鸦片战争后,列强以通商口岸为基地,拐掠华工,苦力贸易日益猖獗,清政府基本上采取默许态度。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国贩卖中国苦力公开化、合法化。1868年《中美续增条约》规定,两国人民随时来往,不得禁阻。清政府通过与外国议订华工出国具体章程,以求对外国有所约束,对华工有所保护,如规定华工“年不及20岁者,必须取具本身父母准往凭单,盖用地方官印信,方准承招”“合同所定承工年限,不准逾于五年”“七日之内,必得休息一日”等。

材料二   民国年间,特别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主要交战国把招用廉价华工作为解决战时劳工问题的重要途径。法国主要由惠民公司承招及招工局直接招运,英国由劳工局管理、和记洋行参与招工,两国招雇华工达25万人。法商惠民公司的招工条款中载明:中国工人决不用于任何战事职务,专为从事各种实业及农业之用;华工佣工之期为5年;每天工作时间不超过10小时等。相当多的华工被分配到直接与军事有关的铁路、公路、兵工厂、军火库等部门服役,一上班就得连续不停地工作。华工们实行军事化管制,有些华工营,特别是英国远征军的华工营,完全由军官率领,他们被安置在常遭敌方飞机空袭的危险地带,生命安全毫无保障。

——以上材料摘编自董丛林《华工史话》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政府华工出国政策的变化之处,并简析其背景。
(2)据材料二,归纳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华工出国的特征。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近代“华工出国”。
2024-05-31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朝把茶法、马政视为军国要政,形成了完整的茶法和庞大的榷茶官僚机构。政府除制定茶课、引岸制以控制产销外,设巡茶御史以惩办私茶;设茶课司、茶马司以办征课易马;设茶仓以利储备等。明朝政府对西北、西南边境地区走私茶叶防范极严,定期派遣官员巡查关隘,捕捉私茶。对私茶出境与关隘失察,都处罚极重。康熙初,官营茶马互市日渐萧条,雍正十三年(1748)停止易马,茶马司变为管理民族贸易的机构。之后,汉藏民族之间的商业贸易更为发展和繁荣,大批的茶叶和内地出产的生产生活资料源源不断地运往藏区,藏区的各种土特畜产品,特别是药材和黄金都大批销往内地,双方交换的数额远远超过历史上茶马贸易的规模和水平。十九世纪末叶,英帝国主义者千方百计将印茶打入西藏市场,妄图以经济渗透为领土占领开拓道路,遭到藏族人民的坚决抵制。

——摘编自贾大泉《汉藏茶马贸易》

(1)据材料,概括明代汉藏茶马贸易的特点。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清茶马贸易的积极影响。
2024-05-31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51年,博览会的核心是一场现代性的狂欢,到10月闭幕时已有600万人购票进场,历史上从未有如此多的平民被运往同一集会。得益于俱乐部、工人协会、技术工人学会等帮忙安排行程和住宿,大量工人阶级(在城镇而不是农场里工作)才能够前往伦敦。铁路公司为他们提供整套服务。一个外国人——朱利叶斯·路透在1851年来到伦敦,他在皇家交易所大楼设立了海底电报办公室,为伦敦和远至俄罗斯的欧洲地区的客户提供欧洲金融和商品市场的最新信息,电报传来的美国的价格信息也会被及时发给他们。资本从伦敦金融城源源不断地流出,伦敦金融城是全球经济的中心。同时,来自美洲、非洲和亚洲的商品如潮水般涌入利物浦,英国把廉价的纺织品和制造品倾销到各个国家的港口,却要把外国工业扼杀在摇篮之中,它还抬高商品价格,用经济力量来强迫其他国家放弃发展本国工业,只生产粮食和原材料,然后出口到英国。然而,博览会上划时代的柯尔特六发左轮手枪、麦考密克的收割机和其他发明一起,证明了一件令博览会东道主感到不安的事情——美国正在崛起为重要的工业强国。

——摘编自〔英〕本·威尔逊《黄金时代:英国与现代世界的诞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时英国的社会面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与工业革命前相比世界所发生的变化。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7世纪,英国商人雇用荷兰船只承运海外贸易的现象司空见惯,数量众多的荷兰商船游弋在英国的贸易区域,对英国的贸易和军事而言绝非益事。随着殖民地贸易兴起,英国允许外国船只参与英国贸易,但授予英国商船优先权。17世纪50年代,英国殖民地经济渐成规模,这为1651年《航海条例》的出台奠定了基础。《航海条例》数次强调进出口贸易必须使用英国或其殖民地的船及船员,禁止外国商人在英国及其殖民地合法经营渔业,如若违反则没收其货物及商船。此后,一系列用以规范和阐明英国船只特权及财产转让权的法令都被冠以航海法令的名称,“这些法规起源于国家政策,其目的是增加英国航运业的收入,并为国家海军提供海员,同时成为岛屿帝国的天然堡垒。”

——摘编自柴彬、齐玉凤《17世纪英法海事法令与海上贸易秩序建构》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海事法令出台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海事法令实施的影响。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北宋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绩溪人胡忠在徽州创建了安徽省最早的桂枝书院。此后,这种我国封建社会所特有的教育组织就扎根于徽州大地,至1906年各书院均改办学堂为止,前后延续了九百年。徽州书院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型:地方官员牵头,民间助资兴建;世家望族为方便族中子弟就读、培养士子业儒入仕举办的各种家族式书院;徽州理学家因讲学和传播理学需要,由讲学者本人或其弟子所创办的书院。其中以歙县紫阳书院最为著名,自1246年创建以来,一直是新安理学的中心。徽州书院以儒家经义为教学的核心内容。讲授重点为四书、六经。书院大多宗法朱熹白鹿洞书院学规,采取自主钻研、相互问答、集中讲解的教学方法。这些凝聚着先人智慧的精华,在古徽州大地上历经几百年的传递与强化,形成了一些独具特色的优良教育传统。

——摘编自姚辉《徽州书院教育研究》

材料二:1898年,清政府颁布《京师大学堂章程》,京师大学堂正式创立。但它真正实施科学教育是在1902年之后。京师大学堂在课程的设置上有算学,格致学、政治学(含法律学)、地理学、农学等共10门课程,另设英、法、俄、德、日五种外语,增加了许多西学课程,缩减了经学课的比重。京师大学堂中科学课程的教学比较注重实验和观察等科学教育方法,为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于实际以及动手操作能力,学堂于1907年成立了“博物品实习科”,教学使用的模型、标本和图画都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京师大学堂的科学教育体制日臻完备,从知识结构、思维习惯、价值观念直至行为方式等方面,为近代中国的社会改革培养了早期的科学人才,他们在不同的社会岗位上、在传递和运用科学知识上发挥了先导作用。

——摘编自吴云鹏《京师大学堂科学教育变革中的文化碰撞》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徽州地区书院教育发展的原因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宋代书院教育相比,京师大学堂科学教育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实施的背景。
2024-05-07更新 | 127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石榴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5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中世纪城市的不断兴起和发展,城市内定居的人数不断增加……城市通常极其拥挤,街道两旁铺满了房屋和店铺,街上有清洁工人每天清除垃圾,城里还有公共的供水和污水处理系统,12世纪早期的英国,甚至还出现了公共厕所。

——朱新超《11世纪复兴后的西欧城市概况》

材料二   “国王是整个封建等级制度的最上级,是附庸不能撇开不要的最高首脑,而同时他们又不断地反叛这个最高首脑。”这些革命因素中,能给王权最大支持的,就是城市。城市为王权所借重,首先是由于它的经济力量,还在于城市能直接与封建领主对抗和以武装力量为王室服务。作为回报,城市获得特权证书而成为自由城市——享有土地自由、财政独立等权利,是城市进一步发展的至关重要的条件。

——据黄健荣《中古西欧城市与王权的盟友关系》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世纪欧洲城市兴起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指出城市兴起与王权的关系,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历史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