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教案是指近代中国民众采取暴力行动反对外国教会传教的事件。

材料一   近代外国传教士纷纷涌入中国,遍及各省。他们中的大部分具有侵略性和掠夺性,志在援取中国的财富,就必然会和中国民众乃至清政府产生矛盾,从而爆发教案。1891-1900年,这个阶属于晚清江西教案的高发期,数量和频率都较前一个阶段大幅增长,这十年共发生了73起教案。晚清江西教案爆发之后,虽然中外双方出于各自利益的考店,会就教案进行相关交涉。但从清政府来看,由于自身的实力比不上西方列强,所以在交涉过程中几子处于被动的位置;交涉程序,也大都是由外方向中方提出交涉,往往“每议赔款,累万盈千,上亏国帑”……办理教案交涉的江西地方官也大都深切地认识到了“教民受祸之惨,平民受扰之毒,国家赔款抚款之钜”的悲惨状况。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他们往往在交涉中据理力争,竭力斡旋……到了清代后期,江西开始设立洋务局,负责办理涉外交涉事项。

——摘编自陈丽《晚清江西教案交涉研究》

材料二   1891-1900年江西省教案时间、地区、类型分布统计表

时间

1891

1893

1894

1895

1896

1897

1898

1899

1900

数量

11

1

4

7

3

10

8

17

12

地区

赣州

南昌

吉安

九江

建昌

广信

抚州

南安

饶州

袁州

瑞州

数量

4

16

10

10

9

12

2

1

5

3

1

类型

教堂被毁类

传教士被殴类

私卖地基类

民教挟私类

其他

数量

22

10

17

16

8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江西教案爆发的原因并归纳其特点。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江西教案带来的影响。
2024-02-19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萍乡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涵,是以中国近代以来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为历史积淀的。中国近代对此进行探索的历史逻辑,是从洋务运动经过维新派再到革命派,表现了探寻现代化道路和文明新形态的起步与转折,即在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现代化及其文明的同时,把目光开始转向社会主义,试图以此使得中国后来居上。五四运动以后,经过长期摸索,中国现代化道路从“走俄国人的路”到走中国人用自己的脚踩成的路。

摘编自陈卫平《寻求中国现代化道路和思考人类文明新形态》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就提出了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构想。毛泽东指出,把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是我们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方向和基本点。与国家工业化相适应,毛泽东提出了政治民主化和建设“现代文化”。这些构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建设现代化国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精神财富。邓小平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面对世界形势的变化,意识到“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摘编自郭艳梅《对中国现代化历程的回顾与反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探索现代化的“起步与转折”的内涵,并分析中国现代化道路在五四运动后发生转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些构想”在改革开放前的实践及其成果。
(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7世纪中期起,英殖民主义者开始向东南亚地区渗透,他们除以贸易为先导,以武力为后盾,以发动战争为制胜法宝外,还通过充当保护人,夺取对缅甸和马来亚的殖民统治权。1647年,英国与缅甸签订了《英缅条约》,准予英国人在恒枝岛有永久居留权,可以自由贸易等。1824年,英国迫使荷兰在伦敦签署了《英荷条约》,荷兰彻底放弃了占有新加坡的愿望。从17世纪末开始,英国还在非洲从事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罪恶的奴隶贸易,利物浦、曼彻斯特和伦敦等工业城市都是直接或间接地靠奴隶贸易繁荣起来的。1885年,柏林会议结束后,随着欧洲帝国主义争夺和瓜分非洲的加剧,英国的政策也转向以力图夺取尽可能多的殖民地为目标。

——摘编自何跃《试析英国在东南亚的早期殖民扩张》

材料二19世纪,“英国商人在印度发现了最大的市场,在这个开放的市场中,英国的商业资本可以轻易地取得支配地位”。而美国处于欧洲利益的边远地带,对于英国的核心利益即欧洲霸权和世界霸权毫无染指之意,其在美洲大陆和亚太地区的殖民扩张政策并没有直接损害到英国的利益。19 世纪末20世纪初,大英帝国在与其他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殖民竞争中巳处于不利地位,英国的经济实力优势逐渐丧失,海上优势地位不断被动摇。同时,美国民族主义精神中的“盎格鲁一撒克森”种族优越性也是英、美能够携手的文化意识形态因素,“双方之间的矛盾是家庭纠纷,但总会站在一起主宰世界”。

——摘编自王利《英国应对美德扩张的策略及原因探析-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英国在东南亚和非洲的殖民政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对美国殖民扩张行为不断妥协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17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英国殖民扩张政策的认识。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西藏地方行政体制是中央在藏权威的制度保障。晚清以降,以驻藏大臣为首的驻藏系统官员贪腐无能,特别是英国第二次侵藏中驻藏大臣有泰的"颛预误国",导致以十三世达赖喇嘛为首的西藏地方与驻藏大臣关系恶化,进而对清政府强烈不满的严重后果。加之政教合一制使西藏地方政教上层对清朝在藏施政形成了越来越大的抗阻力。张荫棠结合清末新政时期的行政制度改革,逐步提出了西藏地方行政体制的改革方案。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是裁撤驻藏大臣与驻藏帮办大臣,改设西藏行部大臣;行部大臣署内完全围绕经济改革对政府职能的需求新设了诸多职能部门,其他地方各级职能机构也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赋予了新的职能。行部大臣制度的相关新设职官向西藏地方政府的延伸,实际是对西藏地方政府的逐步改革,在当时中央在藏权威不足以直接改革西藏地方政府的情势下,不得不说这是改革的一种策略。然而,张荫棠的行政体制改革方案在实施上困难重重,随着他的离藏.其改革也不了了之。

——摘编自陈鹏辉《清末张荫棠藏事改革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荫棠西藏地方行政体制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张荫棠西藏地方行政体制改革方案。
2022-05-31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萍乡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5 . 【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

材料   中世纪欧洲城市的黑夜,城门关闭,街上行人清空,室内停止劳作,只有巡夜人在城市中看守。

17世纪时,宗教的少数派在夜里举行各种仪式,白天受师傅控制的学徒们则在晚上逃出去跳舞、狂饮。大量酒馆在夜间经营,娱乐、赌博、演戏、跳舞等活动样样都有。17世纪中叶开始,市民们流行在夜里喝咖啡,相互交谈,各种资讯经咖啡馆这一社交场所传向更广的社会。

煤气灯以及后来的电灯使19世纪城市的商场在夜幕降临以后依旧开放,排列着高雅华丽商店的拱廊被称为“工业化的奢侈品”。在英国,剧院和音乐厅,越来越成为夜间娱乐的主要场所,新式咖啡馆开始向顾客提供报纸、杂志,顾客在店里一边喝咖啡,一边看新闻很受劳动大众欢迎。1816年的调查显示,女工的日劳动时间长达14小时以上。在劳动者的反抗中劳动时间逐渐缩短,三班工作制推广开来,夜以继日的劳作终于成为现实。

——摘编自俞金尧《资本扩张与近代欧洲的黑夜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不同时期欧洲社会夜间生活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不同时期欧洲社会夜间生活变化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25年,世界第一条铁路诞生。1876年,中国第一条营业性质的铁路——吴淞铁路由外国人投资建成。1876—1949年,中国修建了2万多千米铁路,但其中没有电气化铁路。由南京国民政府控制的占52.5%,其余为日、英、法等列强资本所控制。东北地区的铁路占当时全国铁路营业总里程的40%,而西南和西北地区的铁路仅占当时全国铁路营业总里程的5%。光机车就有百种之多,钢轨类型极其杂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勉强维持通车的铁路仅有1万多千米。1928年11月,南京国民政府铁道部正式成立,开始系统规划全国铁路,全国关内铁路总里程达到11 700余千米(不包括日本在东北修筑的约1 600 千米铁路)。

——据宓汝成《中华民国铁路史资料(1912-1949)》整理

材料二   1949年至1981年,我国修建了31 917千米的铁路。成渝铁路、宝成铁路、成昆铁路等相,继通车。2006年,青藏铁路、上海磁悬浮列车正式投入营运。2008年,时速超过300千米的京津城际高速铁路通车。今天,中国高铁里程已经达到2.9万千米,铁路里程更是高达13万千米,两者均位居世界第一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铁路发展的特点并分析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铁路发展的主要原因。
2021-05-20更新 | 139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萍乡市芦溪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