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承派周恩来先生来渝洽商,至为欣慰。惟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时机迫切,仍盼先生能与恩来先生惠然偕临,则重要问题,方得迅速解定,国家前途实利赖之。

——蒋介石

材料二


请回答:
(1)上述材料中提到的“渝”是指哪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2)蒋介石定要毛泽东亲自“赴渝面商”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3)双方谈判的结果是什么?
(4)请简述毛泽东参加这次会面的目的和意义。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汉武帝即位后,进一步开拓大一统事业。在思想方面接受董仲舒“罢融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使儒学登上了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王座。西汉后期,儒学之士在中国文化舞台上逐渐成为主角。

——摘编自王永样《董仲舒评传》

材料三   (上古君王)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后世君主)以君为主,天下为客。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摘编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根据材料一,判断两位思想家所处的历史时期,并指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武帝在思想上实行大一统的措施,简述这一措施对儒学地位产生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黄宗羲的思想主张。
2020-12-10更新 | 1018次组卷 | 17卷引用:湖北地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综合测评卷(下)历史试题

4 . 材料一:麦迪逊说:“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或内在的控制了。”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你得出什么结论?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源于哪位思想家的思想?该思想的核心是?
(3)请简要指出图中三者的相互关系
5 .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而且其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三   (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四   (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檐曝杂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图示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什么制度?图示二所示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上”是指谁?他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你怎样认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影响?
(3)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三、材料四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
2019-05-24更新 | 532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1-2012学年湖北省武汉市东湖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6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鸟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七律长征》(1935年10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毛泽东点燃“星星之火”创建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由此开辟了怎样的中国民主革命道路?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工农红军为什么要“远征”?“远征”途中召开的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会议是什么?
7 . 民主与法制是人类社会自我完善的必由之路,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近现代中国人努力追求建立民主与法制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近代前期,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为实现民主政治分别有何重大实践?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为了建设法治化国家颁布了哪一重要文献?
②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法制和政党制度建设取得哪些成就?“文革时期”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践踏,给我们哪些深刻教训?
③新时期,我国加快了法制建设步伐。指出这一时期在立法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并指出其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意义。
④结合上述问题,谈谈你对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认识
2019-02-03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仙桃市汉江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
李白:“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材料二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三: 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
(1)上述材料中的“秦王”指谁?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秦王”的哪一功绩?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宰相的主要职责。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军机处的设置对皇权的加强有何作用?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
材料分析题 | 容易(0.94) |
名校
9 . 毁誉并存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赵嘏

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清】顾炎武《日知录》

一项好的制度若能长久永远好下去,便将使政治窒息。

——钱穆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现在各国的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中国学的。

——孙中山


(1)简述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
(2)结合史实,简要评价科举制。
材料分析题 | 容易(0.94) |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董仲舒建议:“臣愚以为使诸侯,郡守,二千石各择其吏民之贤者,岁贡各二人。”

——《资治通鉴》

材料二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

——《晋书》

材料三科举制包含着这样几种基本精神:一曰公开平等,二曰竞争择优,三曰量才使用,四曰内行管理。这些精神也是西方现代组织理论所强调的普遍主义与感情无涉原则。科举制为统治阶层源源不断地输送了具有很高人文素养的行政管理人才,它打破了贵族对权力的世袭垄断,限制了皇帝、宰相的权力,极大地提高了平民知识分子投身政治活动的积极性。

——2013年12月4日人才交流网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汉选拔人才的制度和选拔人才的标准分别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选官用人的制度是什么?其最大的弊端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科举制创立于何时?这一制度体现了哪些原则?具有哪些积极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