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当鸦片未盛行之时,吸食者不过害及其身,故杖徙已足蔽辜;迨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林则徐集》奏稿中(节录)爱新觉罗·旻宁


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2)以上材料是向皇帝所上奏折的一部分,这个皇帝是谁?   
(3)这个皇帝后来采取了什么态度和做法?
(4)列举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节,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

——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人统治的机制”是什么?概括周人统治机制在当时的积极作用。

3 . 阅读下列材料:

19世纪末,有人题楹联于京师(北京)“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请回答:

(1)楹联中所讲的“三军败绩”是指哪场战争中中国战败?

(2)“割地求和”割了哪些领土?

(3)从楹联内容判断,这场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2018-11-02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西藏拉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一个国家必须要有自己的国魂,一个民族必须要有自己的精神。中华民族几千年延续下来的仁爱和谐、敬长知礼、奋发图强等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国的国魂和中华民族的精神。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思想在传承中不断地改造和重塑,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结合以下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9年9月26日,在中国古代“至圣先师”孔子诞辰2555周年之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宣布设立“孔子奖”。这项由济宁市申请设立的“孔子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最高级别国际奖项。这一首次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国际最高级别的奖项,主要奖励世界上在教育、文化、哲学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总统、部长和专家。

材料二:中国古代一些居室堂屋、家族祠堂或私塾学堂的墙壁正中都挂着孔子像反映了儒家思想已占统治地位,成为主导思想。

          


请回答:
(1)概述孔子的主要思想观点(从教育、文化、哲学)。这些观点在当时为什么不受统治者的重视?
(2)材料二的这种确立儒家思想成正统的情况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这一时期儒家思想出现了哪些变化?
(3)近代以来直至19世纪末,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逐步动摇。简要分析其原因。

5 .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人物

理论

孙中山

①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就是开展民族革命,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王朝的封建统治。②民权主义,即“创立民国”,就是开展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③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就是开展社会革命,

毛泽东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新民主主义理论”、《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邓小平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国两制”;和平与发展。思想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新的科学概括。


以上三位人物对中国的历史发展都作出了非常重要的历史贡献,请选择一个理论阐述它的历史作用。
2018-09-02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林芝二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四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6 . 民主与法制是人类几千年文明积淀的精华,是优秀的政治文化遗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罗马元老院成立立法委员会,于公元前449年颁布了《十二铜表法》,内容涉及法律诉讼的程序、债务、家庭关系、财产继承、宗教以及犯罪和刑罚诸方面。

材料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摘自《权利法案》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摘自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指出《十二铜表法》在古罗马的历史地位。

(2)材料二的内容体现了何种政治体制?

(3)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两个民族区域自治区的名称。

(4)概括上述三部法律文献的主要共性。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9年9月,美国股票价值下降了40%,且这种下降一直持续了三年。到1933年,工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暴跌将近一半,商品贸易下降了三分之二以上,失业人数保守估计1400万。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1933年罗斯福上台,为了应对严重的经济问题,他相继颁布了《紧急银行法》《农业调整法》《全国工业复兴法》《联邦紧急救济法》等。1933年夏国民经济开始小幅度回升,1939年形势得到完全扭转。

——摘编自人民版《历史》必修第二册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事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应对材料一所述事件采取的主要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影响?

材料分析题 | 容易(0.94) |
名校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6世纪,他担任雅典第一执政官,创立了陪审法庭,规定司法案件须由一定数目的陪审员陪审,其能杜绝徇私舞弊,使法治趋于清平。他还在贵族会议之外设四百人组成的议事会向公民大会准备提案,限制贵族的权利。打一个不是十分恰当的比喻,这四百人类似于现代资本主义国家议会的议员。

材料二   观察下列图片(刻有希腊人名的陶片实物照片)

材料三   《古代罗马人正在观看和议论十二铜表法》图片

(1)材料一中的“他”是指谁?他的改革有何重要影响?

(2)制定“陶片放逐法”的古代雅典改革家叫什么?他的改革有何重要作用?

(3)《十二铜表法》颁布于何时?它的颁布有何积极意义?

9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面是某老师制作的近代中国历史变迁的图示

(1)运用近代化史观对材料一中的信息加以解读。其中19世纪末和1900-1915年两个阶段中国出现的主流的先进思想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
美国学者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写道:“毛泽东是二十世纪魅力超群的政治家,他使中国有了一个新的开端……一场没有毛泽东的共产主义运动肯定会逊色不少,它将失去其应有的、区别于其他国家共产主义运动的特色。”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使中国有了一个新的开端”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毛泽东领导的“区别于其他国家共产主义运动”的“特色”是什么?
材料三
现在,“四人帮”及其资产阶级帮派体系已被摧毁.但是,“四人帮”加在人们身上的精神枷锁,还远没有完全粉碎。……社会主义对于我们来说,有许多地方还是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这里的“精神枷锁”指的是什么?为解决那些“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共产党人做出了哪些理论创新?
2017-02-06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西藏区拉萨中学高二上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10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政治妥协是人类社会中一种常见的政治现象,是冲突双方通过政治谈判、协商等方式互相作出让步,以缓解矛盾并达成共识的一种行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临时约法》的最大不足是缺乏“妥协精神”。参议院又无实际力量来确保临时大总统(袁世凯)服从约法,而袁世凯又决非是中国的华盛顿,这不免成为后来约法屡被践踏的一大因素。民主宪政应在各方力量的支持下稳步推进,与其制定不切实际的完美规则,不如先制定各方都可接受的条文。否则,对权力的划分和制约都难免成为一纸空文。
——孙夏冰《<临时约法>与美国宪法的比较阅读》
材料二 (辛亥革命前,孙中山)对推翻清朝后的制宪进程作过合理的安排,准备循序渐进,分三期完成。—见让位于袁,便另订《临时约法》,集权于责任内阁,限制总统权力,且要袁立行宪政;这种罔顾国情、视人立法、以国家大法为政治斗争武器的行为,有违客观、公正的立法精神。综观民初政情,《临时约法》成了总统与内阁、政府与议会、中央与地方、军事与民政诸多冲突的根源,最终导致孙袁决裂、二次革命和护法战争。其后,南北混战,武夫称雄,《临时约法》,终成废纸。
——范福潮《<临时约法>为什么会成为废纸》
材料三 杰弗逊曾经说过:“自由政府是建立在猜疑之上,而不是建立在信任之上的。”制宪者们精明地设置障碍,使权力不能集中在任何一个人或一个部门之手,以避免胡作非为或盲动。控制的办法主要是使每个部门都在别的部门中发挥一定作用,有能力延缓甚至阻止其他部门的行动……
——钱满素《美国掀翻:分权·制衡·民主化进程》
(1)据材料一、二归纳《临时约法》缺乏“妥协精神”的表现和“终成废纸”的原因。
(2)材料三中“猜疑”的实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制宪者们是如何“精明地设置障碍”,以避免总统“胡作非为或盲动”,而实现利益相互妥协的?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政治妥协的积极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