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84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容易(0.94) |
1 . 【说一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东北被称为“共和国的长子”。


它何时成为工业基地?当时取得了哪些工业成就?
2 .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主张①"仁”与“礼”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材料二     臣恐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两宋时期,一种新的儒学体系一一程朱理学形成了

材料四   他自称为异端,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儒家经典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他认为是非标准依熙时代变化而变化,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请说明①和②分别是谁的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二,请概括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3)程朱理学吸收了哪些思想?
(4)根据材料四,请说出“他”是谁?他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什么时期的要求?
材料分析题 | 容易(0.94) |
名校
3 . 课本剧表演是同学们喜闻乐见的一种学习载体。以下是某班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历史课本剧表演的部分场景。认真欣赏,回答问题。

(1)场景一图一中的历史人物是谁?他所开创的中央和地方行政制度分别是什么?
(2)场景二中明朝政府为加强皇权采取了什么措施?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一措施的直接影响。
(3)根据课本剧,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演变趋势。
4 . 某中学高二历史兴趣小组以“西学东渐”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同学们搜集了许多图片和资料。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面的探究题。
(1)走进历史:完成表格中编号所代表的阶级派别或核心思想主张。
编号人物主要事迹代表的阶级派别核心思想主张
1创办江南制造总局中体西用
2著有《新学伪经考》
3创办《新青年》资产阶级激进派

(2)反思历史:在“西学东渐”潮流中,他们所代表的阶级派别分别进行了什么社会实践活动?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中国在成立初期所遇到的国际环境,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国家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和善意,一方面是美国为首的反对势力的敌视和侵略……新中国……作为一个新型的国家,要为抛弃旧中园的外交传统,建立新中国独立、自主、平等的对外关系而努力。

——《中国外交史》

材料二   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之所以历久弥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它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符合国际关系发展的本质要求,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五项原则的精髓,就是国家主权平等。

——《弘扬五项原则促进和平发展》

材料三   中国将积极同美国发展新型大国关系,同俄罗斯发展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同欧洲发展和平、增长、改革、文明伙伴关系,同金砖国家发展团结合作的伙伴关系。

——习近平在联合国总部的演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为“抛弃旧中国的外交传统”制定了怎样的外交方针? 具体概括为哪三个政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分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重要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时期中国外交建树的主要表现。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主要原因。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92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材料三   21世纪初,在我国已有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达99%。


(1)材料一中两幅图片反映的现象分别是在什么样的经济体制下发生的?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上述我国经济体制转型的原因。
(3)材料三的经济数据说明了什么?
2020-12-11更新 | 25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2017年1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7 . 鸦片战争以后,新的事物和思想观念冲击着中国的社会生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势力进入东南五口,外国的生活方式、衣食住行逐渐浸入中国沿海城市。经过多年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在通商口岸,形成了一批穿西装、吃西餐、信基督教的人群。

材料二   晚清社会男子服装呈现出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并行不悖的景观。特别是风云激荡的辛亥前夜,衣着打扮不仅代表着个人的服饰习惯,而且代表了个人的某些政治倾向,从而使服饰本身超越了它所具有的文化意味。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孙燕京主编的《晚清遗影》


(1)根据材料一,指出开放“东南五口”的不平等条约名称。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男子服饰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主要因素。
2020-12-11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2017年6月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汉武帝即位后,进一步开拓大一统事业。在思想方面接受董仲舒“罢融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使儒学登上了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王座。西汉后期,儒学之士在中国文化舞台上逐渐成为主角。

——摘编自王永样《董仲舒评传》

材料三   (上古君王)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后世君主)以君为主,天下为客。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摘编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根据材料一,判断两位思想家所处的历史时期,并指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武帝在思想上实行大一统的措施,简述这一措施对儒学地位产生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黄宗羲的思想主张。
2020-12-10更新 | 1026次组卷 | 17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福清西山学校高中部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思想解放运动贯穿人类社会进步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塔戈拉

材料二   他的作品(与但丁的《神曲》齐名,享有“人曲”的美称)具有更强烈的现实性和战斗性。……通过讲故事,描绘了意大利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塑造了商人、手工业者、农民、诗人、艺术家、高利贷者、国王、贵族、僧侣、后妃、闺秀和贩夫走卒等不同身份、阶级和职业的人。

——摘编自吴泽义等编著的《文艺复兴时代的巨人》

材料三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

——摘自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材料一中普罗塔戈拉关注的对象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作品”的名称及作者。
(3)根据材料三,归纳孟德斯鸠的主张。
(4)上述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西方人文精神发展过程中的哪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10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在英国和其他先进国家先后发生的产业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这些国家的统治地位。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发展需要日益扩大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供给地。

——摘自李琮主编的《世界经济百科辞典》

材料三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完成了从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的过渡。在这一阶段,垄断资本已在世界市场上占据统治地位,垄断资本为了追逐最大限度利润,大大推动了资本的输出,从而逐步形成了统一的、无所不包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摘自李琮主编的《世界经济百科辞典》


(1)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该事件使世界贸易中心发生了怎样的转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产业革命”的发源地及其开始的标志。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