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9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国家准许民营公司(例如东印度公司、西印度公司)自行动用武力,夺占海外地区,设立政府,移民垦殖。欧洲公司开辟殖民地所费不赀,但他们有办法弥补这些成本,因为只要是它们所生产出口的商品(烟草、糖之类),都绝对有国内市场可供消化。即使课征重税,利润率低,这些商品在欧洲几乎无对手与之抢食市场,因为财政窘迫的政府乐于阻挡其他国家的殖民地的商品输入。

——摘编自【美】彭慕兰史蒂夫·托皮克《贸易打造的世界》

材料二   欧洲的商船把波斯地毯运往印度,把印度的棉花运往东南亚,把东南亚的香料运往印度和中国,把中国的丝绸运往日本,把日本的银和铜运往中国和印度。到16世纪晚期,在印度洋的贸易世界中,欧洲商人已然取得了与阿拉伯商人平起平坐的地位。欧洲商人的远航不仅刺激了东半球的商业贸易发展,还促进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贸易体系的诞生。欧洲人在加勒比海和美洲建立殖民地,在大西洋海域建立四通八达的贸易网络。“到1750年,除了澳大利亚以外,世界上所有地区都被纳入全球的商业网络中,而欧洲商人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摘编自胡海梅《欧洲近代殖民扩张活动的双重历史作用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海外经济势力发展的状况及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前期欧洲人海外经济活动的影响。
2024·江西·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953年起,南昌市委、市政府确定以发展工业经济为中心,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相应发展轻工业的举措,投资1.5亿元,新建和扩建了南昌发电厂、江西拖拉机制造厂、南昌柴油机厂、江西棉纺织印染厂、江西油脂化工厂、南昌罐头厂等26个重大工业项目。这一时期,还相继从东北、上海等地内迁组建了江西电机厂、南昌橡胶厂等企业,初步奠定了南昌工业发展的基础。南昌市的机械工业担负了支援国家重点建设和支援农业的任务,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重点发展了机械制造业,创造了新中国多个“第一”:国营洪都机械厂成功研制出新中国第一架雅克-18型飞机、新中国第一架多用途民用飞机“运5”和试制生产出新中国第一辆边三轮摩托车“长江750”,南昌柴油机厂生产的2105型柴油机在菜比锡国际博览会上荣获一等奖。

——摘编自南昌市史志办公室《南昌工业史话》

材料二   虽然土地所有制落后、土地分配不公平和贫困继续困扰着印度农村,但第三个五年计划(1961—1966年)使印度一跃成为世界工业先进的国家。在比莱、杜尔伽普尔和罗尔科拉建设了国营钢铁厂,到1966年,成品钢总产量超过700万吨。由于印度经济的其余部分还很不发达,一些成品钢被出口到日本。印度生产了1100万吨水泥、50万吨化肥、250万台电扇、150万辆自行车、6万台内燃机。英国、美国、俄罗斯等国的资金和技术援助在很多关键领域帮助印度工业获得了发展的动力。

——摘编自(美)斯坦利·沃尔波特《印度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昌“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相应发展轻工业的举措”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和印度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化过程的特点。
2024-04-04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卷(一)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大萧条的到来,西方经济变得一团糟。与此同时,苏联的五年计划经济却形成鲜明对比。这种独特的经验虽然伴随着严格的压制和民众的穷困。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他们从国情出发,对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经过探索,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

——摘自关绍纪、陈庆军《世界近现代史精要》

材料三   罗斯福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构。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他才试用了试验性疗法。


(1)据材料一,概括苏联通过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取得的成就并指出存在的问题。
(2)据材料二,指出所述政策有何创新之处?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美国试用的“试验性疗法”指的是什么?据材料三指出这种“试验性疗法”的实质。
(3)综上材料及回答,以上经济政策给我们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哪些借鉴?
2023-09-19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创新部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古时代(约公元5001000年),第二波文明兴起浪潮出现,主要有日耳曼文明(即西欧文明)、斯拉夫文明(主要是俄罗斯文明)、阿拉伯一伊斯兰文明。

文明简介
日耳曼文明公元5世纪,日耳曼族各部落从北方逐步迁徙至罗马帝国境内,并在西罗马帝国废墟上建立诸多王国。在其文明构成中,日耳曼元素是其本体,基督教元素是其灵魂,罗马元素是促其生长和完善的土壤。日耳曼文明长期维持在原始的农业生产水平,且畜牧在农业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
俄罗斯文明俄罗斯文明始于公元9世纪基辅罗斯国家建立,并将拜占庭的东正教作为精神旗帜来统一斯拉夫人思想。早期大公们颇似游牧族首领一样,以“索贡巡行”方式实施松散统治。16世纪文明定型后,逐渐建立了东达太平洋岸,南至外高加索和内亚腹地的庞大国家
阿拉伯一伊斯兰文明公元7世纪,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古兰经和剑”成为阿拉伯人利器,建立了地跨欧亚非的帝国。疆域内游牧群体与半定居型农业部族相互依存。阿拉伯人在坚持伊斯兰教基本教义不受浸染的同时,对所有先进文化通通接受不拒,并默许当地人士对伊斯兰文化予以一定改造

——摘编自刘景华《中古世界兴起的主要文明及特征

材料二   中东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两河流域和埃及发展出众多各具特色的地方文明,并围绕着地中海发展扩散。阿拉伯帝国建立后,恪守“求学是每个男女穆斯林的天职”“学者的墨汁,贵于殉道者的鲜血”等圣训,在各主要城市建设了大量学校和清真寺(宗教和教育场所)。对于阿拉伯文明,有学者指出它“是与西方分享希腊—罗马文化传统的人民,是在整个中世纪时期高举开明火炬的人物”,亦有学者认为阿拉伯文明“超出了单一种族,或是单一地区,或是单一文化的界限”“是国际化的、种族多元的、民族多样的,甚至可以洲际联结的”。

——摘编自黄民兴《阿拉伯一伊斯兰文明形成的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古世界兴起的主要文明的共性。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阿拉伯文明形成的原因,并简述其世界意义。
2024-05-17更新 | 41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九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初,官民文化具有相对较强的封闭性,官民不同文化之间具有比较鲜明的文化分野。但是明朝中晚期下层文化从备受漠视中发展崛起,文化的层间互动也随之而加剧。在当时文化中,最上层的文化是宫廷和官僚阶层文化,以官员为主体的官方文化在文学领域采用的文体是“台阁体”。“台阁体”的书法和诗文,文辞和格式华丽,但是模式化明显,内容空泛。其他文化领域如礼仪、建筑画、服饰等也是相对刻板和模式化,空洞乏味枯燥僵化、没有生气。明中叶以后,江南手工业和商品经济发展,与之相关的多样化有趣味的民间市井文化逐渐繁荣,这个时候的官僚文人士大夫们被丰富多彩、有生活趣味的市井文化吸引,对民间文化进行再创造,文化消费达至雅俗共赏。官民文化和雅俗文化基于文化创作主体、文化消费内容乃至场所混同交错发生相当水准的融合。明朝中后期社会价值观转型明显,重利轻义价值观得以很多人共同认同,以文化的商品化和利益化为媒介,士商文化融合推进。

——摘编自陈艺婷《明朝中后期文化发展特性探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中后期文化发展的趋势及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官方文化和市井文化的主要不同及其主要艺术形式。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凤凰网一篇名为《牵制管理“进化论”》文章指出:“唐代的中央政治制度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了严密的体系,将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从而大大强化了皇权。”


(1)材料表明了唐代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其作用是什么?
(2)联系所学知识,列举从秦、汉、宋、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及演变趋势变化。
2024·江西·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社会学家费孝通基本肯定古代中国实行的是“专制政治”,又认为不宜作简单化解释。他说:“中央集权的行政制度在中国已有极长的历史。自从秦始皇废封建、置郡县以后,地方官吏在原则上都是由中央遣放的。”他进一步指出,中国以往的专制政治中有着两道防线,使可能成为暴君的皇帝不致成为暴君。第一道防线是政治哲学里的无为主义。第二道防线是把集权的中央悬空起来,不使它进入人民日常有关的地方公益范围之中。

把中国传统政治概括为“中央集权和地方自治两层”,中央所做的事是极有限的,地方上的公益不受中央的干涉,由自治团体管理。而地方自治团体大体由“宗法”组织承担,乡绅在其中起主导作用。这正是秦汉以下皇权政治限定性的又一表现。时至近古以至近代的保甲制,则将“第二道防线”即“在专制和集权名义所容忍着的高度地方自治”予以“冲溃”。故在近古(明、清)以至近代,中国的集权政治有增无减,以致将基层社会纳入集权政治的掌握之中,使皇权登峰造极。

——摘编自冯天瑜《百代皆行汉政法》

(1)根据材料,指出中国古代基层治理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古时期基层治理出现变化的历史原因。
2024-04-17更新 | 27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卷(六)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   1915 年8 月,杨度等人发起"筹安会",鼓动立宪。但梁启超写成《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表示反对,并与其学生蔡锷密谋反袁。二次革命后,许多革命党人士多次在滇秘密集会,酝酿反袁斗争。社会各界也因为"二十一条"与袁倒行逆施的行为给政府施加强大压力。12月25 日蔡锷、唐继尧、李烈钧(国民党)在昆明通电全国宣布云南独立,组织护国军。袁不仅未争取到列强的支持,而且北京政府高层亦出现离心。护国军坚持要袁下台,已独立的滇、黔、桂、湘、粤、浙、陕、川等省在广东肇庆成立对抗北京政府的军务院,遥尊黎元洪为大总统。袁益陷窘境,在众叛亲离中郁郁去世,继任大总统黎元洪宣布恢复法统。唐继尧等遂通电撤销军务院,护国战争宣告结束,各省陆续取消独立。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护国战争的历史背景。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护国战争的历史意义。
2024·江西·模拟预测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监察与行政的关系是由混淆到分离,并逐步独立。历史演进中,监察机构的体系越来越严密,独立性也越来越大。汉代,监察机构的监察范围主要限于中央官员和地方州郡长吏,且只能上奏或呈报丞相、州部长吏查处,无权自行处置。但是,到了明代,监察机关权力高度膨胀,无所不察、无人不纠。……历代政府重视监察法规建设,汉惠帝制定《御史巡察诸郡九条》,是我国第一部正式颁行的专门监察法规。清代更加重视监察立法,光绪删定的《钦定台规》,是我国古代监察法中最系统的一部监察法规。……监察御史作为风纪之官,品秩虽低,权势却十分显赫,甚至享有“便宜从事”和“风闻奏事”的特权。为防止地方分离,整肃吏治,历代统治者都重视中央对地方的监察。以常驻为主要形式,并辅以不定期或定期的巡按制。

——摘编自林志强、张旭日《中国古代行政监察制度特征研究》

材料二   西方国家行政监督体制最初是伴随着资产阶级为限制皇权而建立的新宪政体制——议会制开始的。利益集团的广泛存在本身就是对政府政策或行为的一种监督和制约。这些利益集团往往又和社会中存在的反对党或在野党紧密联系。各党派之间的相互攻讦也是近年来西方国家重要的监督方式。美国有一句家喻户晓的话:“总统是靠不住的。”这句话在某种意义上表明,立法、司法、行政三大权力相互监督、制衡的权力架构,首先就是针对总统而设的、防止总统成为皇帝的机制,这种分权机制对总统权力的制约能力,在20世纪70年代的水门事件中得到了充分展现。西方各国历来都注重有关行政监督的法制建设,如美国的《涉外贿赂法》,德国的《联邦官员法》《纪律惩戒法》,英国的《防止贪污法》《文官守则》等。在西方,舆论监督作为监督的方式之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被称为“政府第四部门”的新闻媒体。许多西方国家在建立了有形的监督网络后,又在行政人员的内心设置了一道无形的道德防线,加强公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公务人员的廉政意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行政监察制度的基本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现代西方行政监督体制的特点。
2024-04-04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卷(二)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王洽昌主要事迹
1954他在云南落雪山海拔3185米处建成中国第一个高山宇宙线实验室,使我国在宇宙线方面的研究进入当时国际先进行列
1959他在苏联社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的研究中,4万对底片中找到了一个产生反西格马负超子的事例,发现超子的反粒子,引起国际学术界轰动
1961他受命秘密参加到原子弹的研制工作中,负责物理实验方面的工作。指导设计实验元件和指挥安装,1962,基本上掌握原子弹内爆的手段和实验技术
1964他独立提出激光驱动核聚变的建议,中国激光核聚变研究开始起步
1978他先后开展强流电子束惯性约束核聚燮和氟化氢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的基础性研究工作,为后来的惯性约来聚变获取核能做出了开创性工作
1982他因发现反西格马负超子和研制、试验核武器方面的工作,荣获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1984他在联邦德国驻华使馆接受柏林自由大学授予的荣誉证书,以纪念他在柏林大学获得博士学位50周年
1986他与王大珩,陈芳允,杨嘉墀联合向中央提出《美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由此催生了举世瞩目的战略性高科技发展计划―—“863"计划
1992在他与于敏等人的推动下,激光惯性约卓聚变作为一个独立主题列入了国家“863”计划,获得了国家长期稳定的支持
1998他被授予中国科学院首批资深院士"称号

——根据郭兆甄《王淦昌传》编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淦昌在科技上取得的突出成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淦昌取得杰出成就的主要原因。
2022-02-19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三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