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世界大战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材料一   191811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停战协议在法国贡比涅森林的福煦元帅座车上签订。此车厢后来被命名为“停战车厢”,那片空地被命名为“停战空地”。时任法国国防部长马奇诺说:“要追念那些伟大的逝者,再没有比这里更好的地方了。”贡比涅森林的第二次受降仪式发生于1940621日至22日。德国凯特尔将军指出:“1918年的1111日,德意志民族的苦难时光从这节车厢中开始了。”然后向战败者宣读停战条件。

1946年,“停战空地”的建筑相继在原地重建,戴高乐等多位法国总统都曾在此留下足迹。1950年,复制的车厢重回贡比涅森林,“舒曼计划”则开启了西欧煤钢联营的序幕。2018年,改建后的停战博物馆用法、英、德三种语言向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讲述这段历史。

——摘编自江天岳《贡比涅森林“停战空地”历史文化聚落的形成及其意义》

材料二   1945926日,英国《笨拙》杂志刊载漫画《三个世界》(见下图),漫画中的鹰、狮子、熊分别代表着当时实力最强的三个国家。它们各自占据着一个地球,地球上的文字从左至右分别是gold(黄金)sterling(英镑)territorial power(领土权)。作者在漫画配文中写道:“看上去,要协商一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吴广伦主编《老漫画中的美国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停战空地”的象征意义所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漫画作者基于其所塑造的三个国家形象所表达的观点。
2023-07-17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决定社会走向,影响发展进程的,是历史的合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40年代后半期的中国,几乎每年都有重大事情发生,学者金冲及独具慧服从1947年入手,写成《转折年代》。

该著作以近乎白描的手法再现了1947年的中国社会面貌

有一份杂志刊载了一幅中美贸易的漫画,画的是长嘴鹤在一只长颈瓶里喝水,对蹲在旁边的猫说:我们是平等的,都可以自由地在这瓶里喝水。

1月至8月。天津歇业工厂竞达132家,尚未宣告歇业的厂家,也多坐待油尽灯干。上海最大的纺织厂申新各厂开工纱机,尚不足抗战前193657万锭之数。

晋西北山地农民许多穷困及破产,虽然有些地方农民已分得若干山地,但非常零碎,没有系统、普遍和彻底。目前的任务就是要有计划的去组织这样一个群众运动,并正确地把这个运动领导到底。

——摘编自《转折年代——中国的1947年》

材料二   194712月,毛泽东饱含激情地说:“人民解放军的主力已经打到国民党统治区域里去了。……这是一个历史.转折……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学者陈旭麓认为,毛泽东的话“富有历史感地把新民主主义的胜利,看成整个民主革命的胜利。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但它的事业在北伐战争中得到了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得到了最后的胜利。”

——摘自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统区经济陷入困境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说明1947年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军事上所采取的重要举措及其意义。
(3)材料二所说的“辛亥革命的事业”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取得“新民主主义的胜利”?
2023-01-12更新 | 111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2024届高三二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的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他们力求改变现状,试图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呼唤建立新的社会,从而推动了百家争鸣的产生和发展。

——据李静萧红恩《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

材料二   如图是漫画《胜出》。图中台上站着两个人,汉武帝高举儒家牌子。另一人左手做出胜利的手势,这一人显然是得到了汉武帝的大力支持。台下站着一群人,个个气势汹汹,不甘失败。


材料三   西方学者常常将中国称为“孔子的中国”。其实,在中国的历史上,思想家们对儒家思想在传承中不断的反思、改造和重塑,只是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1)据材料一,概括百家争鸣产生的历史背景。
(2)图中台上做出胜利手势的人是谁?台下站着的一群人应该是当时什么人群的代表?漫画反映了汉武帝时代的什么历史现象?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通过思想家们的反思,儒家思想在宋代发生了哪些变化?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简要分析儒家思想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意义?
5 . 经济民族主义是全球化的孪生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长期保留传统的经济藩篱。据统计,英国在1796   1845年中的大多数年份关税率是30%   35%,最高的年份达65%。英国1846年废除<谷物法》,取消许多进口货物的关税,推行自由贸易政策后,欧洲国家响应英国,有保留地开放门户时间并不长。1879年,俾斯麦发表演说呼吁加强保护主义。他指出,广开门户使德国全部产业的发展和整体的经济地位蒙受损失,采取保护主义的一些国家正在繁荣起来。他指的正在繁荣的国家显然主要是美国,美国建国后不久即推行联邦财长汉密尔顿提出的经济民族主义政策,通过一系列关税立法扶植制造业和工业的发展。这一时期的经济民族主义除了武力扩张、禁运等传统形式,还出现了外贸国家垄断制、反补贴、反倾销、最惠国待遇、促进企业联合建立卡特尔等保护手段。

                                ——摘编自陆灵华《全球化进程中经济民族主义的嬗变》


漫画注释:特朗普一边叫嚷着:贸易战很容易赢;一边张弓搭箭发动了贸易战。哪知道报应不爽,他等来的却是反击的箭雨,特朗普当即被射倒在地,倒下不忘高呼:给我继续加税……

材料二   晚清以来民族主义在中国社会的勃兴以经济层面表现较为明显。“商战”是经济民族主义的一个直接体现,强调“外国所需于中国者,自行贩运;中国所需于外国者,自行制造”。“须减内地出口货税,以畅其源;加外来出口税,以遏其流”,使“中国之富可期”。重商主义者提倡政府设“商部”,定“商律”,轻“厘税”,给“凭单”(专利证书),以期获得政府对实业的支持。利权观念是晚清经济民族主义思想的核心理念。随着晚清利权观念的侧重点由保富争利转向维护国家主权,人们所倡导的“收回利权”的主要方式,也逐步由1 9世纪后半期的发展工商业、与外人商战,向20世纪初的对外交涉、收回路权、矿权转变。

       ——摘编自袁为鹏《从利权观念的变迁看晚清经济民族主义》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 9世纪欧美主要国家经济民族主义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时期经济民族主义思想的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经济民族主义的认识。
2020-03-12更新 | 2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湖北省黄冈市高三模拟文综测试卷(二)历史试题
6 . 历史图片往往能折射出大量的历史信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签订《南京条约》的场景                    图二沙俄侵占中国领土

          图三黄海海战                    图四清末漫画《提线玩偶》

材料二   

          图五尼克松与周恩来的握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与四幅图片相关的侵华战争,并简要指出这四次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的主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图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70年代尼克松主动与周恩来握手的原因。并分析这次握手对中国外交产生哪些重大影响。
2019-01-27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北省沙市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历史漫画往往以幽默而夸张的笔法描绘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揭示历史进程中的时代特征。阅读材料,指出图片对应的历史事件,并从国际关系的角度加以说明。

图一:《赫鲁晓夫和肯尼迪的较量》

图二:《讨论中的法国人和德国人》

2018-12-10更新 | 74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北省荆州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双周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7年苏联报纸上发表了一幅漫画,一个因战争而奄奄一息的伤者,躺在星条旗铺就的棺材上,一名外科医生正在紧张施救,但仅仅是把一张一张的美元贴到伤者身上而已。

图1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漫画家华君武1947年创作的一幅时政漫画作品。

图2

材料三漫画上的山姆大叔口叼雪茄,一手掐住法国的脖子,另一手搭在西德的肩上,身上呈一个大大的“T”字形。西德在美国的“照顾”下,双腿交叉成“O”字状,而可怜的法国则吓得一屁股跌坐在地,双手支地,成“N”字形。中间是被美国压在胳膊下的英国,一副不甘心的样子,身子如一个“A”字形。“NATO”恰好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英文缩写。

图3

材料四一幅20世纪50年代初的政治漫画,画中的法国人和德国人正在讨论,最后达成的共识是(提示:左边导弹上是星条旗,左边导弹上是镰刀斧头旗)

图4

材料五

图5

图6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漫画中的“医生”和“病人”分别指代什么?材料二的漫画和材料一的漫画之间构成了什么关系?

(2)历史上法德关系如何?请用史实说明。图4中的法国人和德国人最有可能说什么。

(3)根据材料一、二、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欧国家走向联合的原因?

(4)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联合对美国、对欧洲和对世界各自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2018-05-01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中学、宜昌一中等“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漫画是艺术化的史料,对于探究历史问题,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阅读下列两幅漫画,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说明:漫画中的人物磨刀霍霍,而砧板上的“公鸡”却并不担心。

材料二

说明:希特勒以“牙医”的身份出现,对着座位上仅剩下的一个病人(英国)喊到:下一个!墙上的帽子写着波兰、挪威、丹麦、比利时、法国……

(1)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讽刺“公鸡”所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并简述其理由。

(2)据材料一、二分析英国对外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10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漫画《思想家的话语》

材料二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若必待取给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李贽《焚书》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材料四
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商业;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力行。
——摘自《朱文公文集·答张敬夫》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中三位思想家的主张,判断人物A和人物B分别是谁?
(2)据材料二,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主张?这一主张对我国后世思想领域的影响是什么?
(3)据材料三,明朝的李贽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4)结合材料四概括指出这些人的思想主张在政治、经济和学术方面的表现。
2017-02-17更新 | 1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湖北省仙桃市汉江高级中学高二上期末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