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5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生活在这一尚未现代化区域中的人们,体会现实,探索问题,免不了联系到那次灾难性的战争。屈辱、仇恨、自卑,希望种种情绪交织,民族感情油然而生。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材料二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结果是“华夷杭礼静海寺,伊然白犬丹鸡盟”,随后,“夷人中流鼓掌去,三月长江断行旅”。鸦片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图1、图2、图3分别在1858年4月、1860年12月、1900年7月登载于英国著名漫画杂志Punch。根据下列三幅图片回答问题:

材料四从1840年到1949年,中国的现代化(近代化)是屡遭挫折的、扭曲的、失败的、屡次失去发展机遇的。……中国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如何避免或减轻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或者反抗外敌入侵,是改革国家政治,使国家民主化……

——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1)材料一和材料二对鸦片战争的共同认识是什么?用材料二中的哪一结论可以说明材料一中

“鸦片战争……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英国媒体对中国的看法及其成因,并指出爆发辛亥革命的外部原因。

(3)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屡遭挫折”,难以获得发展机遇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如何理解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现代化(近代化)进程中的里程碑?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的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段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公元前5世纪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精彩演说

材料二   

          图一“通途”                                           图二雅典居民比例

材料三   (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统治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术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

——苏格拉底


(1)依据材料一归纳伯利克里所阐述的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2)写出材料二漫画“通途”交通禁行标志的具体含义,结合材料二两图以及材料一,如何理解这句话:“雅典民主政治是世界上最狭隘,也是最充实的民主政治”
(3)据材料三,苏格拉底评论的是雅典怎么样的民主形式?他的态度如何?理由是什么?
3 . 古人说:“置图于右,置书于左,索象于图,索理于书。”教科书中的图示、图片,往往是学习历史、加深对文字内容理解的最好工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观察图一,在通往雅典公民大会的道路上,有四种群体被排除在民主殿堂之外,请在漫画“通途”示例中,写出其余的三种社会群体。
(2)图二漫画“国王仍然是国家的主人,但是已经不理国家大事了”所反映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用的何种政体形式?该政治形式最早是通过哪一个重要文献加以确立的?
(3)图三中的联邦政府结构是依据哪一部法律文献构建的?中央政府的力构建体现了什么原则?又是如何体现的?
4 . 法律文献是人类政治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3表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第8表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材料二   


材料三   本宪法及依本宪法所制定之合众国法律:以及根据合众国权力所缔结或将缔结的一切条约,均为全国的最高法律:每个州的法官都应受其约束,任何一州宪法或法律中的任何内容与之抵触时,均不得有违这一规……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由各州各自保留,或由人民保留。美国1787年宪法

材料四   以选举和议会立法为主要特征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度,使欧洲启蒙运动的民主思潮由理论付诸实践,从政治体制上对君主专制政治予以否定和替代,成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支柱,从法律.上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成果,维护和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的政治利益。尽管维护的是资产阶级内部的民主,政党间也容易产生摩擦和扯皮现象,且在欧美部分国家仍尚未成熟,但在19世纪70年代后,欧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不断扩大政治民主,日益健全代议制度,以调节、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稳定的统治秩序,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伴随着“西学东渐”,资产阶级代议制度还扩展到了亚洲及世界其他地区,产生了广泛影响。


(1)材料一所述内容出自哪一法律文献?它在当时有何进步作用?
(2)材料二的漫画所反映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用的何种政体形式?该形式是通过哪一个重要文献加以确立的?
(3)根据材料三,美国1787年宪法是如何解决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问题的?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归纳资产阶级代议制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2021-01-16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第十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天主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

——耶林《罗马法的精神》

材料二   公元前399年的春天,雅典著名思想家苏格拉底被控渎神和蛊惑青年,被501名雅典公民组成的民主陪审法庭表决有罪。苏格拉底在随后的申辩中只勉强提出“三十命那”(命那是货币单位)的处罚,终以360票对140票被判死刑。雅典这只惊世骇俗的“牛虻”终于永远停止了飞舞和对雅典民主制的不断“骚扰”。

——刘翀《雅典民主与苏格拉底之死》

材料三   漫画《通途》


材料四   某班同学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一则题为“雅典民主政治的进程”的历史短文,为此,他们选用了以下四个关键词:“梭伦改革”“民主确立”“黄金时代”“直接民主”。


请完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罗马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分析雅典民主制度存在的问题。
(3)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漫画《通途》中,交通禁行标志禁止了哪些人的通行?
(4)请你依据材料四的关键词,把这则历史短文写完整,字数不超过120字。
2019-12-22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日清帝退位,中华民国成立,民族、民权两主义俱达到,唯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今后吾人所当致力的即在此事。

——《孙中山全集》

材料二   

漫画:《猿家天下》(图中灯上为“共和”两字)

材料三   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改组之能成功与否,全凭各同志之能否负责联络与努力奋斗而定之。若能如此,则中国事业大有可为,我国人民身受十三年的痛苦,吾党此次应在最短时期内解放之,将国家障碍完全消灭。

——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年)


请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主张致力于民生主义的原因。“民族、民权两主义俱达到”是否表明中国革命的任务已经完成,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2)据材料二,分析资产阶级民主政治遭遇了怎样的挫折。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族资产阶级为捍卫民主共和发起的思想运动。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解决“我国人民身受十三年的痛苦”,孙中山在思想和政策方面进行了怎样的调整。这些调整对中国革命有何作用。

7 . 决定社会走向、影响发展进程的,是历史的合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40年代后半期的中国,几乎每年都有重大事情发生。学者金冲及独具慧眼从1947年入手,写成《转折年代》。

该著作以近乎白描的手法再现了1947年的中国社会面貌:

有一份杂志刊载了一幅中美贸易的漫画,画的是长嘴鹳在一只长颈瓶里喝水,对蹲在旁边的猫说:我们是平等的,都可以自由地在这瓶里喝水;

1月至8月。天津歇业工厂竟达132家,尚未宣告歇业的厂家,也多坐待油尽灯干。上海最大的纺织厂申新各厂开工纱机,尚不足抗战前193657万锭之数;

——摘编自《转折年代——中国的1947年》

材料二   194712月,毛泽东饱含激情地说:“人民解放军的主力已经打到国民党统治区域里去了。……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学者陈晓麓认为,毛泽东的话“富有历史感地把新民主主义的胜利,看成整个民主革命的胜利。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但它的事业在北伐战争中得到了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得到最后的胜利。”

——摘自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陈晓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据材料一,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说明1947年中国共产党在军事上所采取的重要举措及意义。
(3)材料二所说的“在北伐战争中得到了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得到了最后的胜利”的“辛亥革命事业”指的是什么?充分利用材料提供的信息并结合所学,概括说明中国共产党人是以何种方式实现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并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4)联系材料与所学,请您用一句话来概括近代以来中国革命的经验。
2018-11-06更新 | 52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阶段(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斯威齐在《论经济全球化与经济》中指出:“全球化不是一种条件或一种现象。而是一种已持续了很长时间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做全球化的开始,那么大致可以看出全球化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然后是大英帝国、法国、比利时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这一阶段大致是以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第三阶段是美国和前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全面崛起,取代英国成为主导全球化大趋势的两大核心;第四阶段是从海湾战争开始,前苏联解体,美国开始独自引领全球化潮流,即开始努力构建一个美国模式的全球社会。

材料二《漫画——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不平等的赌局》

材料三在全球化潮流的冲击下,中国曾两次与世界接轨,一次给我们带来了屈辱和苦难,一次给我们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经济全球化第二阶段最突出的体现是什么?20世纪有哪些重大历史事件阻碍了全球化进程?

(2)有人说,当今全球化中发达国家是最大的赢家,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说明理由?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近代中国是如何开始与世界接轨的?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又是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

2018-08-29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学段(期末)考试历史(文)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末,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令人瞩目。请你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5~1989年,世界政局深受东西方冲突的影响。美国和苏联这两股新兴势力都试图主导战后国际新秩序,又因双方政府政治、经济制度的不同,分歧更加突显,很快“冷战”局面形成了。越来越多的国家与两大势力结盟,卷入相互对峙的局面。美苏两大阵营间不断升级的军备竞赛,使全球笼罩在核威胁的阴影下。为了不被强行纳入大国集团体系,那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赢得民族独立的前殖民地国家纷纷投身不结盟运动中。

——(德)克劳斯·伯思德尔等《图说世界史·现代卷》


材料二
“冷战”支配了战后的重建活动。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是“冷战”,以意识形态的斗争和宣传为特征,但在某些地区,“冷战”也会变热,如1950~1953年间的朝鲜战争,“冷战”也有升级为比第二次世界大战更具破坏力的战争的危险。

——(美)杰里·本特利等《简明新全球史》


材料三

漫画反映了2003年3月美国开始宣布对伊拉克作战时期欧洲盟国所持的态度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冷战”局面形成的根本原因及影响。
(2)根据材料三的漫画,结合所学知识,谈谈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格局有什么变化?具体表现有哪些?
2017-02-17更新 | 18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甘肃省天水市一中高一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10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漫画《思想家的话语》

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朱子语类》

材料四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人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呜呼!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中三位思想家的主张,人物A、人物B和人物C分别是谁?

(2)材料一集中反映了董仲舒哪些思想主张?对于西汉王朝统治有何意义?

(3)理学又被称为“新儒学”,据材料二说明其“新”在何处?

(4)据材料四提出了哪些新的观点?指出这些主张产生的时代背景。

(5)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历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