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计划(说我们计划欠周地设想也许较确切)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三四年来我们稍稍学会了实行急剧的转变……学习实行“新经济政策”。

——(苏)列宁《十月革命四周年》,《列宁全集》第四十二卷

材料二: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到1937年,苏联宣布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目标,主要工业部门的产量跃居欧洲首位、世界第二位。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苏联的粮食产量长期达不到革命前最高水平……他们片面地注重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

——摘编自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苏联模式”。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示意图

材料三   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第六条   ……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

第十七条   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人权宣言》

(1)材料一反映出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什么政治制度?为该政治制度提供法律保障的文献是什么?这部文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美国确立这一政体的法律文件是什么?该文件确立了什么原则?根据该文献,美国总统拥有管理国家的哪一方面的权力?
(3)材料三的内容明确提出了什么原则?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哪一文献与该原则相一致?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李白《古风·其三》

材料二   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府。三公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互不相属,互相牵制。九卿泛指分掌具体事务的诸卿。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三   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

——《中外历史纲要》(上)

(1)材料一中“秦王扫六合”指的是什么事件?“秦王”的最大贡献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三公”分别指哪些大臣?材料二所反映的中央政治制度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秦大规模推行的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哪些?
2024-06-07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吉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4 .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村经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   新中国刚成立时,在我国约有占总数2/3的农民被束缚在封建土地制度之下。但是,到1952年底,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约三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共获得约七亿亩土地。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   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

——《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三   80年代开始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的,土地所有权仍归集体所有,而农民通过承包则取得了对土地的使用权,即经营权。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热情,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摘编自胡绳《中国共产党的70年》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建国初期的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事件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说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所反映的相关事件。与材料二相比,其有何“变”与“不变”?
2024-06-07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吉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5 . 我国疆域辽阔,历代中央政府都重视对地方的管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宋建立后,相继灭掉南方的几个割据政权和北方的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统治者鉴于唐后期以来军阀割据、政局动荡的历史教训,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系列强化中央集权、维护政权稳定的措施。

——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元朝结束了多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为巩固统治,元朝进行了相关制度建设。

——自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加强对地方控制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加强地方管理所实行的制度,并分析这一制度的影响。
2024-06-06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2023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卷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很有影响的思想解放运动。运动中民主与科学旗帜的树立,使中国社会许多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还造成了新思想、新理论广泛传播的大好机遇。马克思主义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乘着俄国革命胜利之风,在中国广泛传播。五四运动后,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由此开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论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传播之间的关系》

材料二: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力量高举起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行动激发了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伟大觉醒。……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搏击培育了永久奋斗的伟大传统。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9年4月30日)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主要阵地,并分析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2024-06-06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2023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卷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

——【德】马克思、【德】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

材料二   这个时期(19世纪后半期)逐步出现了技术进步的制度化。更多的先进工业企业不再满足于接受技术创新并利用它们,而是通过精心的有计划的试验来追寻这种技术创断……科学盈利的真正神秘性在工业中的成长孕育已经达到了这样一种程度,以至于企业都开始资助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英】哈巴库克、【英】波斯坦主编,王春法等译《剑桥欧洲经济史》第6

材料三   19世纪中期,英国已经是一个工业化国家,往昔那种田原诗般的风情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一个忙忙碌碌的世界。乡村建立起了灰暗的厂房,城镇竖起高耸的烟囱,工厂里回荡着机器的轰响,高炉前喷发出铁水的光亮。工业已成为国家的命脉,人们靠工业、而不是农业生存。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业革命首先发生的国家和部门,简述工业革命的扩展情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不同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业革命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艺复兴并非是对古典文化的“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而是在很大程度上的一种创新,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文艺复兴对于整个中世纪神权……的精神统治,都是一次强力反动。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 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德】康德著,何兆武译《历史理性批判文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文艺复兴的原因及实质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运动的精神内核及其代表人物,概述启蒙运动对欧美的深远影响。
9 .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9年10月1日,首都30万人齐聚天安门广场,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 必修一 )

材料二旧中国的经济中心上海解放后,投机资本疯狂操纵黄金、银元,在私营百货公司的带动下,几乎所有私营商店的产品都以银元标价。同时投机资本势力还掀起一股物价飞涨的浪潮,天津、上海带头,华中、西北跟进,波及全国,经济形势十分严峻。

——据程中原、夏杏珍《党史国史上的要人大事》

材料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彭德怀《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1953年9月12日 )

(1)材料一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新中国采取的措施,并分析其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英雄模范和功臣,并分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
10 .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汉初年的各种制度基本沿袭秦朝 ,史称“汉承秦制”,但地方行政制度采取郡县与分封并行制。……汉高祖“惩亡秦孤立之败”,陆续分封了一批同姓诸侯王。……给汉王朝的统治和稳定埋下了隐患。

——摘编自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初的地方行政制度 ,简述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董仲舒的思想主张被哪位君主采纳,对儒学发展产生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