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1913年有698家工厂,拥有创业资本330824000元,工人270717名。1920年有1759家工厂,拥有创业资本500620000元,工人557622名。

史料二   袁世凯接掌政权并不是简单的旧政权的复辟。他在担任总统的时期内表现出一种新的进一步发展经济的决心,完成了商业的立法,稳定了财政与货币制度,鼓励私有企业。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


【探究】
(1)史料一中的具体数据表明了什么历史事实?它将产生什么影响?
(2)史料二说明袁世凯政权在统治措施上有何特点?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   尽管与中原、北方和东方新石器文化有直接继承关系的华夏文明成为以后中华文明的主体,但中华文明仍当视为多起源而并非单一起源的文明。……据学者统计,到20世纪90年代末,已发现的新石器遗址达8000余处……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探究】据史料,我国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发祥地呈现怎样的特征?
2023-09-07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纲要上新课同步-第1课学习讲义
3 .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既取得了重大成就,也有过失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们党深信,只要鼓足六亿多人民的干劲,动员六亿多人民力争上游,我们一定能够①高速度地进行建设,一定能够在一个②比较短的时间内赶上一切资本主义国家,成为世界上最先进、最富强的国家之一。

——1958年5月29日《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二   下表为1957~1965年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单位:万吨)。

时间1957年1960年1962年1965年
钢产量53518666671223
粮食产量3900287032003891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1)根据材料一,指出该社论体现的心态。结合1956~1957年的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因素。
(2)计量化的方法是史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观察材料二中表格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读史指导】


材料主旨

材料一:体现了盲目激进的心态。
材料二:1957—1965年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
信息解读
材料一:1958年5月29日《人民日报》社论。①说明乐观自信;②说明急于求成。
历史结论“左”倾错误导致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了巨大的挫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