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1913年有698家工厂,拥有创业资本330824000元,工人270717名。1920年有1759家工厂,拥有创业资本500620000元,工人557622名。

史料二   袁世凯接掌政权并不是简单的旧政权的复辟。他在担任总统的时期内表现出一种新的进一步发展经济的决心,完成了商业的立法,稳定了财政与货币制度,鼓励私有企业。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


【探究】
(1)史料一中的具体数据表明了什么历史事实?它将产生什么影响?
(2)史料二说明袁世凯政权在统治措施上有何特点?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   尽管与中原、北方和东方新石器文化有直接继承关系的华夏文明成为以后中华文明的主体,但中华文明仍当视为多起源而并非单一起源的文明。……据学者统计,到20世纪90年代末,已发现的新石器遗址达8000余处……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探究】据史料,我国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发祥地呈现怎样的特征?
2023-09-07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纲要上新课同步-第1课学习讲义
3 . 图1、图2、图3是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唐代、两宋、元代)的科举状元籍贯部分统计柱状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图1、图2、图3对应的历史时期,并说明理由。
2023-07-13更新 | 111次组卷 | 5卷引用: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导学案)-【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4 . 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货币的发展与演变体现了商业贸易的发展和社会状况。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两宋时期,在城市和交通枢纽地段,不论是通都大邑,还是集市小镇,多是商贩云集。如北宋开封城内不仅有繁华的商业街区,而且有专业交易场所,“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经营。据史料统计,北宋时,东南亚、南亚等地区与我国发生贸易的国家已有50多个。南宋时,我国与这些国家的商业交往更频繁。陈正祥在《中国文化地理》一书中指出,从宋朝的城市分布图看,南方的城市数量和城市规模都很明显地超过了北方。

——摘编自章开沅主编《中国经济史》

材料三19世纪以来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演变

时期演变
1870—1914年间古典金本位时期19世纪下半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的国际支付以英镑进行
1915—1945年间前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各国纷纷停止了本国货币与黄金的直接兑换,各国货币之间没有一个圈定的汇率形成体制,处于各行其是的状态
1945—1973年间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新的稳定的汇率制度,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具有主导地位的货币
1973年以后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后,各国采用了不同的汇率制度。美元仍然充当着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的角色
二十世纪80年代中后期货币区域化和荧元化时期一种新型单一货币联盟出现,具有透明性、节省信怠和交易成本的优势。欧洲货币联盟即属此类

——据钟伟《国际货币体系的百年变迁和远瞻》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货币演变的趋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宋时期商业领域出现的新变化。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货币体系的发展演变历程。并简要评价布雷顿森林体系。
2022-07-21更新 | 187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5课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新授课导学案(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5 .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既取得了重大成就,也有过失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们党深信,只要鼓足六亿多人民的干劲,动员六亿多人民力争上游,我们一定能够①高速度地进行建设,一定能够在一个②比较短的时间内赶上一切资本主义国家,成为世界上最先进、最富强的国家之一。

——1958年5月29日《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二   下表为1957~1965年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单位:万吨)。

时间1957年1960年1962年1965年
钢产量53518666671223
粮食产量3900287032003891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1)根据材料一,指出该社论体现的心态。结合1956~1957年的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因素。
(2)计量化的方法是史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观察材料二中表格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读史指导】


材料主旨

材料一:体现了盲目激进的心态。
材料二:1957—1965年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
信息解读
材料一:1958年5月29日《人民日报》社论。①说明乐观自信;②说明急于求成。
历史结论“左”倾错误导致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了巨大的挫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的统计,2014年人民币取代加拿大元、澳元,成为全球第五大支付货币,市场份额升至2.17%,2015年底人民币又被纳入SDR(特别提款权)新的货币篮子,于2016101日正式生效,人民币权重为10.92%,超过日元和英镑的份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单独列出人民币资产,以反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人民币计价储备的持有情况。

——摘自王永生《三千年来谁铸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三种货币出现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述货币变化的特点,并简述其变化的政治意义。
2021-12-27更新 | 2259次组卷 | 14卷引用:第15课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新授课导学案(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