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23-24高二上·全国·课前预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史料一 各地农村住户,不论主户或客户,每十家(后改为五家)组成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凡家有两丁以上的,出一人为保丁。农闲时集合保丁,进行军训;夜间轮差巡查,维持治安。

——北宋王安石变法

思考: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王安石保甲制度的作用。

史料二 明初里甲制还具有独特的社会教化和管理职能。《教民榜文》记载:“民间子弟七八岁或十二三岁者,此时欲心未动,良心未丧,早令讲读三遍《大诰》,诚先入之言为主,使知避凶趋吉,日后皆成贤人君子,为良善之民。”清初,乡里制与保甲制合一,并与乡约相结合,成为稳定社会的重要方式。

思考: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社会基层治理的特点。
2023-11-05更新 | 40次组卷 | 3卷引用: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导学案)-【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23-24高二上·全国·课前预习
2 .

材料   汉初,听任郡国自由铸钱,据《汉书·食货志》记载,文帝时“除盗铸钱令,使民放铸”,于是“盗铸如云而起”。这既造成了货币的混乱,又使富商大贾操纵铸币权,富比天子。公元前113年,汉武帝收回了郡国铸币权,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五铢钱成为当时唯一合法货币。

——宏皓:《中国最早的货币专家》


【思考】汉武帝实行币制改革的原因和影响?
2023-10-17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5课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教学设计)-【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23-24高二上·全国·课前预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史料一 为了保障救灾措施的有效实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成立了一些官办救灾机构,并在救灾工作中发挥了最为重要的作用。民办与官办救灾机构不同的是,民办救灾机构的钱粮等救助元素或房屋、土地等不动产主要来源于民间,或来源于国民的义务输纳,或来源于乡绅、商贾的捐助。在救灾过程中,(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实施国家减灾工程,兴修水利以防御水灾旱灾造成的损失;二是增加国家或民间村社的粮食储备,以应不时之需。

——《中国传统救灾体系刍议》

思考: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古代中国政府救济与民间救助的不同。

史料二 明初仿宋制,设养济院收孤苦无靠者,按月发口粮。《明律·户律·户役》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废之人,贫穷无亲属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这是正律中首次纳入社会救济保障条款。后来又有“建官舍以处流民,给粮以收弃婴”之举。“养济院穷民各注籍”,无籍者收养于佛寺。又设漏泽园葬贫民,天下府州县亦设义冢。其具体实施办法,明志无记载,估计与宋元之制大致相同。明代各帝亦常下诏普遍施济天下鳏寡孤独老病残疾之人,亦有惯例。

思考: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初设立养济院的目的及其原因。
2023-11-04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导学案)-【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23-24高二上·全国·课前预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材料一:(唐太宗认为)人主(君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恰,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资治通鉴•唐纪十三》
材料二: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丰盛的嫁妆,据《吐蕃王朝世袭明鉴》记载,释迎佛像、珍宝、金玉书橱、360卷经典、各种金玉饰物”,又有很多烹技食物,各类饮料,各种花纹图案的锦缎垫被,卜筮经典300种,营造与工技著作60种,治404种病的医方100种,医学论著4种,诊断法5种,医疗器械6种。还带了芜菁种子等入藏。——摘自《中国通史》
概括唐朝与边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主要方式。分析唐朝边疆管理的特点及影响。
2023-10-17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教学设计)-【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23-24高三上·全国·课前预习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5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题问题:

材料1:为了报复地中海东岸中部城市提尔的坚决抵抗,马其顿人屠杀八千提尔人,被俘当奴隶的共约三万人!公元前336年亚历山大将底比斯夷为平地,并将所有幸存的底比斯人沦为奴隶,底比斯从此灭亡。

材料2:所有的货物,所有现存的和曾经存在的东西,贸易、航海、农业、金属加工,任何曾经创造出来或者生长出来的东西,都在这里汇合。这里看不到的东西,肯定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摘译自阿利斯提德的演说《致罗马》英文版

材料3:亚历山大的东侵也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在他的军队中,有不少随军的学者。他们有的搜集标本,有的记载地方形势风习。这些活动丰富了古代科学研究的资料,扩大了人们知识的范围。东西交通和商业发达的结果,又使东西方的艺术、思想、智慧合炉而冶,孕育了公元前4至前2世纪东部地中海各地文化和科学技术的昌盛。在西亚和北非有长久传统的天文学和数学知识,无疑地培育了希腊人在这一方面的发展。

——吴于廑《古代的希腊和罗马》


据材料1、2、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帝国扩张有哪些重要影响?
2023-09-28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6讲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课件帮)-超燃历史一轮课件帮好题帮(新教材)
23-24高三上·全国·课前预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学术情境——时人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

义和团运动发生时,时人的记载大不相同。信奉义和团的刘以桐写道:(团民)“均自备口粮,毫无滋扰。”晚清大臣刚毅记载:“拳民出死力为国宣难,入京以来,秋毫无犯。”主剿义和团的劳乃宣写道:“其党焚杀劫掠,无所不至。”教民樊国果记载:(义和团)“劫掠焚杀,逾土匪。”


如何理解上述史料的解释?
2023-09-28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0讲晚清民初中国人民的抗争与国家出路的探索(课件帮)-超燃历史一轮课件帮好题帮(新教材)
23-24高三上·全国·课前预习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7 . 学习情境——工业革命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英国通史》中记载:“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秒为单位……车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

根据材料,工业革命是怎样改变人们的生活节奏的?
2023-09-28更新 | 58次组卷 | 4卷引用:第20讲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课件帮)-超燃历史一轮课件帮好题帮(新教材)
8 . [情境思考] 朱元璋废丞相

据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 160件。这些奏章有讲一件事的,也有讲两三件事的,共计3 291件事,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件事。


思考:大量奏章送达皇宫,是因为朱元璋对内外诸司作了哪些改革?
2022-10-30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2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学生学习清单)-【高效教与学】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精品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上)
22-23高二下·全国·课前预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汉书·张骞传》记载,张骞从西域返回后,向汉武帝汇报说:“臣在大夏(今阿富汗)时,见邛(今四川成都)竹杖、蜀布,问安得此,大夏国人日:吾贾人往市之身毒(即古印度)国。身毒国在大夏东南可数千里。其俗土著,与大夏同,而卑湿暑热。其民乘象以战。其国临大水焉。以骞度之,大夏去汉万二千里,居西南。今身毒又居大夏东南数千里,有蜀物,此其去蜀不远矣。今使大夏,从羌中,险,羌人恶之;少北,则为匈奴所得;从蜀,宜径,又无寇。”--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阅读材料,想一想:张骞提出了怎样的探险计划?他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计划?
2023-04-20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9课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高二历史同步必备知识清单(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记载。《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


关于启的继位,为什么会出现上述不同说法?
2021-10-08更新 | 134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上好课】高一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纲要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