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有制工业企业总产值比重变化情况表



年份
全国工业
企业总产值
(亿元)
其中:公有制经济公有制企业占比(%)
国有企业
(亿元)
集体企业
(亿元)


国有企业


集体企业
19534501931742.93.8
1955534273414
51.1
7.7
195770437813453.619.0

——根据《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数据整理

材料二   21世纪之后,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进入真正意义上的共同发展的常态。2004年和2008年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的资本结构分别为65:35和52:48;非公有制经济GDP产出占比则分别为63%和70%,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步强化。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变化有利于不同所有制经济各展所长,共同促进生产力发展。

——摘编自杨春学,杨新铭《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一种综合性的解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发展趋势并简述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变化”的含义。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所有制结构调整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认识。
2024-01-16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特许公司是指享有政府授予特权的商业组织。在16- -19世纪间,欧洲的大部分特许公司都是商人创建的,在英格兰、苏格兰、荷兰共和国、西班牙、葡萄牙、法国及其他地方的都一样。他们谋求充分利用某个特定的贸易范围的各种商业机会,这种贸易范围通常是这个世界的某个特定的部分。该现象反映了16世纪以来欧洲与非洲、美洲和亚洲的贸易的增长,有许多特许公司在世界上的这些地区专门从事商业和其他经济活动。总的来说,特许状都授予公司垄断特定范围的商业的权利(诸如英国东印度公司垄断与印度和亚洲的贸易),所以特许公司变成了帝国扩张和控制的机构。

——摘编自王加丰《西方历 史上的特许公司》

材料二     1993 年,联合国对跨国企业的划分标准为:在本国设有母公司,并在海外广泛设有子公司,年营业额在十亿关元以上者。跨国公司最早出现在19世纪下半叶,但那时的国际影响力很小。二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尤其是交通、通讯技术的革命,推动了传统国际企业向现代跨国公司的飞跃性转变。《中国产经新闻》分析数据显示,2006年世界500强企业的营业收入总值相当于联合国统计暑所汇总的全球211个国家和地区的GDP总量的63.9%。企业分布从1995年的26个国家和地区扩展到现在的33个国家和地区。巨型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如在汽车行业中,10家最大汽车公司的产量占全球汽车产量的近80%。类似的情况同样出现在其他传统或新兴行业中。

——摘编自刘旭东《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的权力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特许公司诞生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特许公司与当代跨国公司的异同。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次对农民的调查

1989年,无锡县委宣传部采用调查问卷等方法对该县35个乡镇的万户农民进行了调查。如图是本次调查问卷问题的整理,表6是其中当时四个备受关注问题的调查数据统计情况。

调查问卷问题

一、近三年的家庭收入情况              六、你进一步富裕需要的条件

二、近三年的家庭收入来源              七、你认为现在农村中最富的人是谁

三、你富起来主要靠什么                    八、你对先富起来的人持什么态度

四、你富裕之后的追求                    九、你对现在的生活状况是否满意

五、对子女读书要求                           十、你意见最大的问题

下表

问题三致富原因党的政策勤奋劳动有技术运气好亲朋帮助
累计率57.24%48.89%30.45%11.94%8.42%
问题四你富裕之
后的追求
改善物质
生活条件
丰富精神生活提高自
身素养
渴望别
人理解
需要
安全感
累计率56.5%36.64%20.14%7.96%4.9%
问题五对子女读书要求高中或中专大学小学或初中不读书也行
比例50.97%24.37%16.16%8.4%
问题八对先富起来的
人持什么态度
应给予支持要一起富应有所限制其他
比例36.6%33.5%29.6%0.3%

——据朱文华《改革大潮中的农民心态一瞥——对无锡县万户农民的调查》


(1)本次调查为何如此设计问卷问题?
(2)表中数据反映了农民怎样的主流心态?
22-23高三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历朝科举考试数量表

朝代录取数据状元人数(据载)
唐朝开科268次,据不完全统计进士在10000人左右,明经诸科统计修正应为20619有姓氏可考状元155人;有籍贯可考70人,南方19人,北方51
宋朝北宋开科81次,录取进士51660人,经考证,还有漏榜有姓氏可考状元71人;有籍贯可考状元64人,南方29人,北方35
南宋开科49次,录取进士45640人,经考证,还有漏榜有姓氏可考状元49人;有籍贯可考状元37人,南方37人,北方0

材料二   西方职业文官都要经过竞争考试,如1870年英国枢密院规定:凡未经考试并没有文官事务委员会及格证书者一律不得从事任何文官职务。许多西方国家的法律规定,职业文官不得参加政党或工会;不得兼任议员;不得公开发表政见,对政府任意批评。政府不能轻易地解除文官的职务,文官一直服务到退休为止。西方将文官分为若干门类和等级,编制出各类职位的名称标准和级别,并以此为准绳,来处理文官的任用、工资、升职、转调范围、培训以及退休等问题。文官只对法律和法定的职权负责,对国家、对民众、对上司、对下属都是一种法定的关系,其在行使职权和执行国家公务时,都须有法律的依据,若违反法律,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摘编自宋欣《西方文官制度的基本特征》


(1)据材料一,概括宋代科举发展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发展的原因。
(2)据材料二,归纳西方文官制度的基本特征。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科举制度和西方文官制度相似的作用。
2022-12-25更新 | 157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联盟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021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5 . 城市化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其衡量指标多种多样,目前最常用的一种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若干重要年份中国城市人口数及城市化率统计表

年份全国总人口数(万人)城市人口数(万人)城市化率(%)
182037724206.5
18404128127696.7
18434172428256.8
18933367127698.2
19014264541739.8
192044715474210.6
193146884510610.9
193646962528111.2
194954167576510.6

【注】全国总人口数各家统计不一。笔者截取的原则是,如果某一年有修正后的数字则首取,没有则取最大的估略数字。18201840184318931901年的全国总人口数取自姜涛:《中国近代人口史》。192019311936年全国总人口数,参考姜涛前引书,及赵文林、谢淑君:《中国人口史》,以《中国人口史》修订后的数字为准。1949年的数据采自《中国人口年鉴·1985》。

——据李蓓蓓等《中国近代城市化率及分期研究》


采用一个新的时间尺度,对中国近代的城市化演进历程进行阶段划分,并说明划分依据。
2021-05-08更新 | 152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世界市场使商业、航海业和陆路交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这种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工业的扩展,同时,随着工业、商业、航海业和铁路的扩展,资产阶级也在同一程度上发展起来,增加自己的资本,把中世纪遗留下来的一切阶级排挤到后面去……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变成世界性的了……(将来)太平洋就会像大西洋在现代,地中海在古代和中世纪一样,起着伟大的世界水路交通线的作用;而大西洋的地位将要降低,而像现在的地中海那样只起一个内海的作用。”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材料二   1870年、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

年份国家
英国美国德国法国俄国
187022%8%13%(1872年数据)10%
191315%11%13%8%4%

——摘编自库钦斯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史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贸易格局的发展变化并分析其演变原因。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以来,中国的反动阶级及其外国的主子们长期盘踞在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使得城市中的反动势力十分强大。几千年的农业社会,使得城市中资产阶级的力量弱小,虽然市民比较普遍,但生产和经营基本都以家庭为主,思想极其狭隘。革命要想发展,必需重视对落后的农村的改造,必需充分团结好农民阶级。

——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材料二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对中国社会的分析及开辟的革命道路。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58-1965年社会主义建设的特点及表现。
2024-01-30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邓州市第一高级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拉练(二)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九一八事变后,民族矛盾尖锐起来,全国民众展开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运动。 全国各方面纷纷发出通电,抗议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暴行,要求国民党政府改革内政,实行民主政治。而国民党置民族危亡于不顾,各派纷争不休,继续对内消灭异己,压迫群众;对外实行不抵抗政策,造成东北沦陷。与之相对,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潮流,高举“抗日救国”的旗帜,宣布“对日战争”,提出了“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的战略任务,开展群众性的反日反帝反国民党的斗争。共产党的举动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与支持,各个阶层把救亡振兴的希望寄托在中国共产党身上。各根据地在革命过程中制定和颁布的施政纲领、土地法规及其他法律、法规,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以此为基础,中国共产党参照共产国际的建议,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于1931年11月制定出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摘编自张兆平、吕治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产生的历史条件》

材料二   参加1954年宪法讨论的人数有1.5亿人次,这次宪法讨论历时3 个月,征求了 100 多万条意见。直到今天,这组数据听来依然让人震撼。1954年宪法的制宪理念、制宪内容与制宪过程以民主原则为基础,反映了民主的基本价值。“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1954年宪法第二条的上述规定,在根本法意义上确认了新中国的民主制度,明确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并规定人民实现权力的各种形式和具体保障制度,如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地方制度等。

——摘编自席锋宇《聚焦首个国家宪法日:五四宪法至今仍闪烁耀眼光芒》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诞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54年宪法的特点。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和1954年宪法颁布的相似意义。
2024-01-24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定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人口与历史

材料一   中国古代部分时期人口数量

时期年份口数出处
东汉157年(桓帝永寿三年)5600《晋书·地理志》
西晋280年(武帝太康元年)1600《晋书·地理志》
581年(文帝开皇元年)2900《隋书·李德林传》等
609年(炀帝大业五年)4600《隋书·地理志》
705年(中宗神龙元年)3700《通典·食货》
755年(玄宗天宝十四年)5300《通典·食货》
760年(肃宗乾元三年)1700《通典·食货》
820年(宪宗元和十五年)1600《旧唐书·穆宗纪》

材料二   (东汉末年)“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注:奴婢、徒附为依附人口,不为国家所掌握)。

(1)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指出东汉末至西晋初人口变化的原因;并据此辨析表格中的人口数据在历史研究中的价值。
(2)运用表格数据,绘制隋唐时期人口数量变化折线图。要求:完整利用表格中数据;在已有网格线上制图;完善坐标信息,选择恰当的时间和数据刻度以清晰绘制线条。

隋唐时期人口数量变化折线图


(3)结合折线图和所学知识,阐释8世纪中央政权直接控制人口数量的变化。
2024-01-20更新 | 102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白银流动·国际金融中心

材料一


清代流入和流出白银数据柱状图(单位:百万两)

来源地

数量

日本

1648-1708

38

拉丁美洲经菲律宾

1645-1820

93

拉丁美洲经欧美

1752-1800

75

——依据庞浩等《中国贸易盈余与外汇储备的长期考察:1636-2018》编制

材料二   据载“1820年以前东印度公司每年以中国输出的棉布都在20万匹以上,其中贩运到英国本土的紫花布在2万匹左右,当时英国士绅的时髦服装是中国杭绸所制的衬衫,苏州所产紫花布缝制的裤子。”

——摘自黄锡之《从<盛世滋生图>看乾隆时期苏州对江南社会经济的影响》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清代白银流动的变化。

材料三   18世纪至今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演变示意图



(2)阅读材料三,将上述国际金融中心按形成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序。(只写序号即可)
(3)任选两个年代相近的国际金融中心,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其演变。
2024-01-18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