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汉书·宣帝纪》“自今子首匿父母,妻匿夫,孙匿大父母,皆勿坐”
《唐律疏议》“诸八议者,犯死罪者,皆条所坐及应议之状,先奏请议,议定奏裁”
《宋刑统》“三品、五品、七品以上官,亲属犯罪,各有等第减赎”
《元典章》“二罪以上俱发,从其重者论之”
《大明律》“凡奸邪进谗言,左使杀人者,斩”“若犯罪律该处死,其大臣小官,巧言谏免,暗邀人心者,亦斩”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古代法律”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7日内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定远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儒家、法家与道家政治理论的比较

儒家法家道家

问题意识

一个礼崩乐坏的世界重建良善的政治秩序

君主的政治危机

成就霸业的难题
一个偏离“道”的社会重建合乎“道”的社会

理论解释

没有系统的因果解释,但可基于观念、行为和秩序三个维度来理解周朝礼制的崩解人是自利的,接近君主的
人都想获得权力,故君主
随时可能面临危机;若不
能强君、不能弈法、不能聚
焦农战就无法成就霸业
唯有合乎“道”的自然秩序是良善秩序,所有偏离“道”的人为秩序都会导致国家昏乱

解决方案

周朝礼制、政治伦理实行仁政、君子人格强君、农战、法制、赏罚循道而为、柔弱处下无为而治、绝圣弃智

理想社会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事在四方,要在中央”“以成霸王之名”“小国寡民”
“至德之世”

——摘编自包刚升《儒法道:早期中国的政治想象》

从表格中提取一个或多个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社会注重运用多样的治理策略——道德教化、科举引导、榜样激励、乡贤治理及宗族家训族法和乡规民约的规范,以实现淳风化俗,民德归厚的治理目标。中国古代基层社会治理策略是以儒家学说为中心,即以德治为主,礼法兼用。“士绅阶层”成为基层社会的治理力量,在经济上,他们带领乡邻搞地方建设,既是倡导者,又是组织者,还是监督者。在礼法上,制定或修订地方的乡规民约,是乡邻私怨和纠纷的仲裁者;还是违德败俗行为的判决人。中国古代社会基层治理策略于当今的基层社会治理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摘编自《中国古代基层社会治理思想、策略及目标探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4-02-23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大量的考古研究表明,我国有丰富的文化遗存,自古以来中华先民就繁衍生息在中华大地的许多地区,绝非“外来”,亦非局限于黄河流域,也说明中国人类起源、文明起源和民族起源是多地点的,多元的,做繁星点点,广布在远古的中华大地上。

2022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部分)

考古发现

基本介绍

河南安阳殷墟商王陵及周边遗存

是我国目前已知最早、最完整的王陵墓葬群,被学术界公认为殷商时期的王陵所在

贵州贵安新区大松山墓群

共发掘墓葬620余座,发掘的墓葬时代从两晋一直延续到宋元明时期,反映了黔中地区古代文化进程

吉林珲春古城村寺庙址

遗存面貌清晰地反映出高句丽、渤海国佛教物质文化在中原地区影响之下传入与发展的历史事实

河南开封州桥及附近汴河遗址

州桥是运河遗产中的典型代表,还原了大运河及东京城繁荣宏大的历史场景

浙江温州朔门古港遗址

为温州作为龙泉瓷大规模外销的起点港和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提供了重要实证
从材料中提取一个或多个考古新发现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对其加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表述成文;叙述完整,史论结合;条理清楚,逻辑严密。)
2023-11-02更新 | 250次组卷 | 8卷引用:黄金卷02(16+4模式)-【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江西、安徽、贵州、广西、黑龙江、吉林、甘肃新七省专用)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表是部分苏联学者对于十月革命的看法。

彼沃瓦罗夫十月革命是一次偶然事件,是布尔什维克利用当时俄国的混乱局势所采取的主观行动,不存在任何客观规律
拉斯文十月革命是一场社会革命,它遵循了历史的发展方向,人民在这场革命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这场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得世界上出现了两个相互独立的社会制度;促进了民族主义的高涨,对世界历史进程具有重大影响
米哈伊尔·瓦耶伊科夫十月革命是二月革命的一个延续,是俄国资产阶级的经济、社会乃至工业革命的整体进程的一部分。十月革命解决的主要任务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它应当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布拉夫卡十月革命是人民大众创造新生活的根源,它还是一场文化革命。十月革命的冲击带给人们的是一股强大的新潮流,是社会主义新型的社会关系和活动方式
俄罗斯左翼学者由十月革命所开启的苏联历史虽然有痛苦的悲剧,但不能抹杀由十月革命所激发的人们大规模建设新社会的创造潜能,以及由此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摘编自陈红《俄罗斯国内关于十月革命的不同评价》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十月革命的看法,自拟论题并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达成文.论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论述题 | 较难(0.4) |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五年规划(计划)重大事件及成就
“一五”计划
19531957年)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同时不放松农业、轻工业,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科学进行工业布局,改变我国工业布局不合理状况。坚持以国内力量为主的指导方针,处理好自力更生与争取外援的关系。“一五”时期,全党全国人民勠力同心,艰苦奋斗,不仅较好地完成了计划目标,而且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六五”计划
19811985年)
大力促进经济发展,有效地利用资源并提高劳动生产率;加速实现经济、技术的自力更生和现代化的步伐;加速开发国内能源和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缩小区域和技术发展的不平衡等。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超过10%,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降至总人口的30%
“十四五”规划
20212025年)
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摘编自《图解新中国历次五年规划(计划)》等

根据材料,就中国五年规划(计划)推动社会发展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阐述充分,表达清晰)
2023-03-26更新 | 374次组卷 | 8卷引用:安徽省2023届高三3月质检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