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长河中,“由追求军事利益的共同目的而不断流动的、免不了昙花一现命运”的游牧民族与固守于茫茫丛林的山地民族一起构成边疆民族,与中原王朝之间展开了文化之争、领土之争、统治之争、政治之争以及直接的战争。在这一过程中,中原与边疆民族形成一种分而不离、散而又合的动态联系。

——摘编自李强闻丽娟《关于中国古代民族关系问题的新解读》


根据材料,围绕“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这一主题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逻辑清晰。)
2 . “她”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发明的女性新代词,中国首份妇女画报《解放画报》于1921年7月第13期以后,启用“她”字指代女性和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解放画报》第12期(1921年),描绘了一女子被大秤砣压住,动弹不得,秤砣上写着四个字“男统主义”。

2《解放画报》第15期(1921年),描绘了一女子被锁链捆绑在刻有“经济”二字的石柱上,她一旁放置了写有“实学”和“职业”的斧头。其题词为:“打器在她旁边,一味地不用,难道不要解脱这束缚吗?”

3《解放画报》刊登了名为《新妇女》的系列漫画,画中以介绍西方女性所从事的职业为主,如女飞行员、女警察、女冒险家等,都是当时中国社会女性职业所罕见的。

——摘编自李佳珉、孙浩《漫画里的“生活政治”——<解放画报>与中国近代女性解放的大众化》


结合时代背景,对三幅漫画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加以解读。
2023-09-27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湘桂黔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春季大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始终处于重要地位。其发展趋势是,各民族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交往越来越密切,交融越来越明显。从统一和分裂看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在统一时期,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为统治民族,都是中国的统一;在分裂时期,是同一个国家内的纷争。从历史上民族政策看民族关系,多种管理制度与多种类型的社会经济文化体制并存,保证了民族共聚于一个国家之内。

——摘编自史金波《中国历史上民族关系刍议》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论题,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阐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下表为近代前期上海地区的社会流行语汇。

类别社会流行语汇
商行文化鞠躬、英蚨、领事厅、买办、十里洋场、酒楼、影院等
饮食习惯番菜、洋餐、自来水等
服饰爱斯头、高丽布、旗装、香水、一字襟坎肩等
用品用具自由车、洋车、轮船、自鸣钟、电线、电报、德律风(电话)等
娱乐活动马戏、影戏、赛车、赛马、跑狗等

——摘编自陶垠霖《近代上海竹枝词民俗语汇及社会流行语汇研究》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7日内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2024届高考历史预测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农商社会”说从产业结构的变动(即“物”的角度)观察经济结构的变动;“富民社会”说以阶层构成的变动(即“人”的角度)考察社会结构的动态变化。两者均力求发现历史过程背后隐性的长期演化趋势。

——摘编自柳平生《“农商社会”说与“富民社会”说:解读、比较与启示》

根据材料任选角度,自拟论题,并运用中国史的相关知识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023-08-30更新 | 30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全国卷高考历史押题卷(八)
6 . 【人口和人口政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人口数量在世界人口总数中的比例

年代世界人口估值中国人
口估计数
中国人口占世
界人口的比例
14003.50亿~
3.74亿
0.75亿20.05%~
21.43%
16005.45亿~
5.79亿
2.00亿34.54%~
36.70%
17006.10亿~
6.79亿
1.50亿22.09%~
24.59%
18008.14亿~
11.24亿
3.40亿30.25%~
41.77%

——摘编自葛剑雄《疆域与人口》


解读表格,提取两项有关人口变化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2023-08-23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统编版一轮通史版课时夯基专题练-中国古代史专题提升训练(四)
7 . 【工业革命的驱动因素】

材料   下图是历次工业革命驱动因素的一种解读模型,该模型意味着驱动工业革命的有六大类,包含多种因素。

——摘编自余东华《工业革命的驱动因素——对人类工业文明演化的多维思考》

根据材料,任选一种工业革命的驱动因素,自拟论题,结合所学世界近代史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4-04-24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伦敦居民死于天花的比例从1771——1780年的每年5‰以上,下降到1801—1810年的2‰,到1831—1835年,则下降到0.83‰。

—摘编自T.H.马歇尔《工业革命时期的人口问题:争议现状评述》

材料二

白喉、淋巴结核与霍乱:泰晤士老爹引荐给伦敦美女城的子女,1858年

材料三   英国人口死亡率的变化

年份1751—17601761—17701771一
1780
1781—
1790
1791—
1800
1801—18101811—18201821—1831-
18301840
死亡率(‰)30.330.031.128.626.923.921.122.623.4

——摘编自D.V.格拉斯《英格兰和威尔士的人口和人口运动》

材料四   下图是历次工业革命驱动因素的一种解读模型。该模型意味着驱动工业革命的六大类、诸多项因素之间是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推进工业文明的演化。

——摘编自余东华《工业革命的驱动因素—对人类工业文明演化的多维思考》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三中的历史现象。(要求:明确指出历史现象,解读时要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知识,围绕工业革命的开展,从图中任选其中两项因果联系的驱动因素,自拟论题,进行简要阐释。(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4-04-21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月考(八)历史试卷
9 . 【中共革命活动的地理特征】材料

材料

          

图1中共组织兴起的菱行示意图(1920—1921)

          

图2主要中共根据地山河示意图(1927—1945)

——摘编自应星、荣思恒《中共革命及其组织的地理学视角》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的现象进行合理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关联地理特征,总结归纳准确、完整;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4-04-19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高三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历史上,大国兴衰沉浮,屡见不鲜。探讨大国兴衰的规律和影响大国兴衰的因素,对于我们今天复兴中华民族、实现国家的和平崛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见下表)

因素

解读

国力增长的速度是衡量国势强弱和国际地位高低的标识经济力量的转移预示着新的大国的崛起
技术突破和组织形式变革的力度是取得大国优势的要件作为新兴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制定内外政策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富于革新和开拓精神,以科技为依据的技术革新
经济实力与军事势力之间是否适度是决定大国兴衰的诱因不顾经济发展水平,透支国力,肆意军事扩张,是导致大国迅速衰落和解体的主要原因
合理改革和体制创新的强度是决定大国兴衰的关键民族国家的建立是国家发展的前提,而民族国家又要为适应不同历史阶段的要求而进行制度变革和创新
大规模战争的频度是造成大国兴衰转换的直接因素持续的大规模战争尤其是超出国力的战争则往往也导致大国走向衰落
民族文化底蕴与厚度是决定大国兴衰的深层原因一个国家能否崛起,更在于它所具有的综合国力,也就是一个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及国际影响力

---摘编自薛其林《试论影响大国兴衰的主要因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影响大国兴衰的主要因素”,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2023-07-13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