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1 . 如下表为20世纪初的中国,科举制的废除前后出现了如下几种论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论述出处

查科场试士,但凭文字之短长,不问人品之贤否。是以暗中摸索,最足为世诟讥。

袁世凯等《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1905年)

1905年10月15日

下诏停止科考,士心散涣,有子弟者皆不作读书想,别图他业,以使子弟为之,世变至此,殊可畏惧。

1918年8月29日

自科考既停以后,改设学堂,凡入校读书者声均称学生,所读者,皆教科书,至十三经,全行废除,禁止不读,最重洋文洋字,虽无秦始皇而较焚书坑儒尤甚……

刘大鹏(清末民国时期山西的一位乡绅)著《退想斋日记》
针对材料的几种论述,提出一个有价值的历史问题并予以解决。(要求:问题具体,史实准确,逻辑严谨。)
2 . 简论张居正改革。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足迹

材料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征途中,在如图所示各地留下了光辉的足迹。



根据材料并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以“足迹”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请回答:
(1)简析该试题的命题角度和考查意图。
(2)分析该试题的主要特点。简析该试题的解题思路。
2023-06-09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第一中学2021年高三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历史试题
4 . 为了研究蒸汽机技术创新与应用的历史,某同学读了《瓦特传一工业革命的旗手》,并对相关内容进行了摘录。这些摘录,会告诉我们什么呢?

——摘编自【美】安德鲁·卡内基《瓦特传—工业革命的旗手》

请你阐述从上述摘录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历史结论。(要求:结论明确,结构清晰,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05-07更新 | 381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湘西州吉首市2023年高三第二届中小学生教师解题大赛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46年9月16日,毛泽东给中央军委指示中提出:“以歼灭敌军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地方为主要目标”,“以集中兵力打运动战为主,以分散兵力打游击战为辅”。

材料三   1947年9月,毛泽东在《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的党内指示中指出:“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

材料四   1947年12月25日,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中提出     “十大军事原则”     :“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敌,后打集中和强大之敌”     ;“先取小城市、中等城市和广大乡村,后取大城市”;“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为主要目标”……


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国共双方军队人数变化与革命战略转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比较图1、图2,指出秦长城与明长城的两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2023-04-03更新 | 133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奥赛班论述题集训(二)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根据历史和考古发掘材料证明,我国在近五千年中最初二千年,即从仰韶文化时代到河南安阳殷墟时代,年平均温度比现在高2℃ 左右。在这以后,年平均温度有2一3℃ 的摆动,寒冷时期出现在公元前一千年(殷末周初)、公元四百年(六朝)、公元一千二百年(南宋)和公元一千七百年(明末清初)时代。汉唐两代则是比较温暖的时代。

——摘编自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晋朝、南北朝至20世纪的中国气温变化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以“气候变迁影响政治格局”为主题,任选图中两个历史时期进行合理解读。(要求:明确写出两个历史时期,解读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04-02更新 | 443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奥赛班论述题集训(二)历史试题
8 . 风云变幻

在上图标注的时段中任选其二,结合所学,以“世界·中国”为主题,阐述时代的变迁。
2023-03-31更新 | 302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奥赛班论述题集训(二)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校徽的功能主要是为了彰显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精神底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校徽:标识与理念
1917年,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请鲁迅设计北大校徽。同年87日,鲁迅完成图案设计工作。鲁迅设计的北大校徽造型是中国传统的瓦当形象,简洁的轮廓给人现代的感觉。"北大"两个篆字上下排列上部的""字是背对背侧立的两个人像,下部的""字是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像,有如一人背负二人构成了"三人成众"的意象,给人以"北大人肩负着开启民智的重任"的想象。同时“北大”二字还有“脊梁”的象征意义。鲁迅用“北大”两个字做成了一具形象的脊梁骨,借此希望北京大学毕业生成为国家民主与进步的脊梁。

——据肖伊绯《大学校徽百年史话》等

结合时代背景,对鲁迅设计的北大校徽进行阐释。
2023-03-22更新 | 468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奥赛班论述题集训(二)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伊尹曾辅佐商汤灭夏,建立商朝。汤死后,伊尹继续相辅佐汤之孙太甲。表4为有关伊尹的历史叙述。

材料1因太甲不能施行仁义,伊尹放之于桐宫。后太甲悔过自责,于是伊尹迎回太甲。重新当政的太甲注重德行,使国泰民安。(汉)《史记·殷本纪》
材料2商汤死后,伊尹囚禁太甲于桐宫,自立为王;七年后太甲逃出,杀死伊尹,夺回王位。(战国)《竹书纪年》
材料3辛亥卜,至伊尹,有一牛。甲戌卜,其执伊,侑,岁。(甲骨文记录显示,伊尹死后的 300 余年间一直受到商王的尊崇,祭祀地 位介于殷先王与先公之间)
(商)甲骨卜辞
提取材料中的一个或多个信息,得出一个结论,并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予以阐释。(要求:结论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03-09更新 | 776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奥赛班论述题集训(二)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