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人文基础。从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带动“中文热”“中国文化热”,到鲁班工坊帮助共建国家的年轻人掌握职业技能;从开展联合考古项目,到举办艺术节,发起成立丝绸之路国际剧院、图书馆、美术馆等联盟……中国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广泛开展文化教育领域合作,不断加强人民友好往来,持续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

——摘编自人民日报《文化交流·架起民心相通的桥梁》

材料二   20235月,“茶和天下·雅集”活动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举行。当地市民在活动现场通过书法、剪纸和工艺品展示等领略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

——摘编自李奥《中国文化绽放塔什干》

材料三   202396日,第六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开幕。5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1200多名嘉宾参会。

——新华社记者马希平摄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 . 【希腊字母与人类文明】

材料   希腊字母形成于公元前11世纪。希腊字母由腓尼基字母改造而来。腓尼基字母共有二十二个,希腊古典字母有二十四个,比腓尼基字母多两个。腓尼基字母都是辅音字母,没有元音字母,文字发音只有根据上下文推断。希腊字母在腓尼基字母的基础上,增加了元音字母。希腊人创造了元音表示法,这一创造的贡献是巨大的,它使字母成为完备的语言记录工具,开创了字母文字发展的新篇章。

——摘编自郭东《论拉丁字母的符号象征性——从埃及文字、腓尼基字母、希腊字母说起》

根据材料信息,提炼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准确)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革命战争年代,部分外国记者深入中共领导的根据地、解放区进行实地考察。他们通过采访领袖人物、农民群众、普通士兵身上所发生的一切,生动地展现了中共的执政理念、执政绩效和精神面貌,诸如“红军官兵生活一样”“(根据地的)土地给重新分配了,捐税给减轻了……工人和贫农生活条件大为改善”“人民会支持、保护和给我们(八路军、新四军)提供给养”等记载比比皆是。一批怀有革命理想的仁人志士,执着于土地改革、平等精神、清廉自律的实际行动,诸如此类均成为民众认同、支持与参加中共领导的革命的根本动力,也孕育和保证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形象。

——摘编自李金铮《知行合一:外国记者的革命叙事与中共形象》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完整。)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617世纪,西方传教士来华后逐渐了解中国的选官制度,并不断地把最新的选官信息反馈回西方,这成为他们构建中国形象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时间代表人物主要信息影响
16世纪早期【西班牙】门多萨介绍了明朝的官僚机构和官员设置情况,首次记载并高度赞扬了中国的学校教育制度和科举取士制度,以为明朝的科举考试方式是和西方一样采取口试的方式开启了西方传教士介绍明朝选官制度的先河
16世纪中后期【意大利】利玛窦介绍了更多有关中国选官制度的信息,认识到官员的九个品级,以为官员三年一升迁;批判了科举考试内容的狭隘性,认为这是明代中国科学不发达的原因西方人对中国选官制度的内容认识变得丰富、清晰,但仍缺乏一定的广度和深度
17世纪上半叶【葡萄牙】曾德昭增加了官员品级、早期私人教育、吏员入途、官俸折支及纸钞买官、掣签法等新内容,特别提到了品德、礼貌、书法等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不仅认识到中国选官制度中积极的一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其中存在的腐败行为使西方人眼中的中国选官制度不断完善起来
17时期中后期【法国】白晋高度评价了康熙皇帝,认为他公正司法,任人唯贤,是位明君。记载了清朝皇帝对朝廷显贵之子的特殊对待,还提到了捐纳制度刺激了欧洲“中学热”的兴盛,对西方国家构建文官制度提供了重要启迪

——据杨洁《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对中国选官制度的认识与评价》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官僚制度”,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国际粮食安全的概念,最早由联合国国际粮农组织(FAO)提出。1974FAO在罗马世界粮食大会上提出,粮食安全即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这一概念在1983年、1996年、2001年得到修正。学者们分析认为,粮食安全概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涵:第一,从对象上说,粮食安全是对所有人供给;第二,从数量上说,粮食安全供给的数量标准是足够;第三,从质量上说,粮食供给是保障健康;第四,从时间上说,粮食的供给体现为在任何时候;第五,从购买力上说,应当让所有人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

——摘编自谢莲碧、黄雯《建国以来粮食安全思想内涵的演变:从封闭到开放》

要求: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围绕“粮食安全”的内涵。可说明、补充或反驳,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论文(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古代大一统国家具有长期维系、不断重建的韧性,但大一统国家韧性的特征伴随着多次制度形式的重大变迁以及大一统局面的多次崩溃。体制变革是联结制度变迁、制度崩溃与国家韧性的动态机制。中国古代大一统国家体制变革有三种模式:以“变”应“变”,维护政治稳定;打破低水平均衡,推动大一统国家重建;累进变革,继承历史遗产。正是这三种模式使得大一统国家的韧性在动态变化的历史进程中,通过不断求变才能达成的历史成就。

一一摘自赵德昊《形塑国家韧性——论中国古代大一统国家的长期延续与不断重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种体制变革模式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充分,逻辑清晰。)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9年苏联、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朝鲜、波兰、蒙古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与中国建交
1972年马耳他共和国、墨西哥合众国、阿根廷共和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毛里求斯共和国、荷兰王国、希腊共和国、圭亚那合作共和国、多哥共和国、日本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马尔代夫共和国、马达加斯加共和国、卢森堡大公国、牙买加、澳大利亚联邦、新西兰与中国建交
1992年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以色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韩国、白俄罗斯、摩尔多瓦、克罗地亚、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斯洛文尼亚、乌克兰与中国建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形成了1949年、1972年和1992年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结合所学知识,对图中三次建交高峰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表述成文,阐述有史实依据。)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促进了汽车和航空工业的兴起。1886年德国人奥托研制成功内燃机,1886年本茨发明了第一台汽车。1900至1929年美国汽车的等级总数由8000辆猛增到2675万辆,平均每4个人就有一辆汽车,美国已成为“汽车王国”。内燃机的发明也为人们翱翔天空提供了理想的能源。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了第一架飞机,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已有24家飞机制造厂,年生产飞机 21000架。汽车和航空工业兴起标志着交通运输业的第二次革命,它推动了钢铁、石油等工业的发展,改变了原有的工业体系。

 ——摘编自徐玮《世界历史》1989第6期


请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世界历史知识加以论述。
2022-02-22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第四中学分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急剧的变化,从奴隶制度逐渐向封建制度转变。在学术上形成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思想流.派的代表人物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社会政治主张。各个学派之间、同一学派的不同流派之间,既相互斗争又相互学习和借鉴。这些思想构筑成中华民族绵延至今的优秀传统,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发展。

——摘编自《浅析先秦诸子思想异同》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先秦诸子思想”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智识分子(即知识分子),并非自古迄今,一成不变。但有一共同特点,厥为其始终以“人文精神”为指导之核心。因此一面不陷入宗教,一面也并不向自然科学深入。其智识对象集中在现实人生政治、社会、教育、文艺诸方面。其长处在精光凝聚,短处则若无横溢四射之趣。中国的智识对象与理想生活,很早便集中到人文整体之共同目标上。只有向社会全体服务,才是人生最高天职。于是形成中国智识界之上倾性而热心政治。由治国、平天下转到正心、诚意、修身,仍不是个人主义。若在西方则不然。西方人对智识,似乎自始即没有对普遍全人群而寻觅之旨趣。智识对象亦遂趋于个别化。换言之,则是个性伸展,而非群体凝合。

——摘编自钱穆《国史新论》


依据材料提炼出其中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就所提观点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