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8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30年代,有学者提出,“大家应该用全副心思才力来想想我们当前的根本问题,就是怎样建立起一个可以生存于世间的国家的问题。这问题不完全是“师法外国”的问题,因为我们一面参考外国的制度方法,一面也许可以从我们自己的几千年历史里得着一点有用的教训。这种文化观,我个人是很赞同的。然而,对于东西方文化,并不是表示一个态度便够的,也不是说几句取人之长、舍己之短等老生常谈便算完事。我希望国内有志之士,对于以下三点能有不断的贡献:

第一、我们应该继续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重新估定旧文化各部分的价值,要具体的研究与讨论,不要抽象的空谈。

第二、我们要做的,便是指出在西洋文化中,哪部分应当采纳,能够采纳。所谓“应当”,是指价值而言;所谓“能够”,是指我们的能力而言。

第三、我们在建设的过程中,不但要保存中国的优美文化,及采纳西洋的优美文化,有时还要创造一种新的文化,来适应新的环境,或满足新的要求。

——摘编自吴景超《建设问题与东西文化》(1935年2月)

结合时代背景,指出材料作者发文的主要意图,并评析其文化观。
2024-08-19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冲刺(一)历史试题
2 . 工业布局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进行了若干次工业布局的规划与调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的工业布局调整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业布局调整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4-08-19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九)历史试题
2024·河北·模拟预测
论述题 | 较难(0.4)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仅用了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就完成了西方国家上百年才能完成的城市化进程,创造了数亿人口平稳地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人间奇迹。

阶段

特征

具体状况

新中国城市化的起步阶段(1949—1978年)城市化进程呈现曲折发展的态势整体发展较为缓慢,除“一五”时期外,城市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较低。在此期间,中国形成了城乡之间相互隔离和封闭的“二元经济结构”与“二元社会结构”
中国城市化起飞准备阶段(1979—2000年)一系列改革措施推动城市化快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国实施了改革小城镇户籍管理、放宽农村人口进入小城镇的条件等多方面的制度和政策改革。20世纪90年代,中央进一步推出一系列新的改革政策,如国企改革、住房制度改革等,从而使城市化进程进入“快车道”。1992年以来,国民经济开始新一轮高速增长,城市化进程再次加快
中国城市化起飞阶段(2000年以来)中国大跨步进入“城市时代”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化水平,转移农村人口,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措施。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推进城镇化条件已渐成熟,要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

——摘编自何一民、何永之《从跟随者到领跑者:新中国城市发展的成就与经验回眸》

根据表格信息结合史实,从整体或者是局部,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城市化进程”,自拟标题。(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2024-06-27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高考名校名师联席命制押题(三)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是某学者绘制的一张2023年中美关系表格,包含了多种历史信息。

时间

事件

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2月中旬

针对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中国在美领土上使用高空气球决议案”,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发表声明,对此表示强烈谴责和坚决反对

对抗

5月

G7集团峰会和中国—中亚峰会同步揭幕,东西方“合作共赢”和“集团对抗”的两套叙事再一次发生激烈对撞

对抗

6月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华,双方达成了许多积极共识和成果

合作

9月中旬

美国联合加拿大、韩国在黄海开展10年来的首次大规模演习

对抗

9月下旬

中美成立经济领域工作组

合作

——摘编自新华社官网

结合中国现代史相关知识,紧扣材料所示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2024-06-26更新 | 4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高考名校名师联席命制押题(六)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择业观念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85年):凸现被动的、服从安排的就业观念。第二阶段(1985—1995年):由被动的、服从分配的就业观念向主动的、注重经济利益的择业观念转变。第三阶段(1995年至今):由主动的、注重经济利益的择业观念向强调竞争性、务实性的择业观转变。

——摘编自杨遇春《高校毕业生择业观念的30年变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高校毕业生任意一阶段择业观念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4-06-26更新 | 5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高考名校名师联席命制押题(五)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纵观18世纪60年代至1914年英国崛起、位居世界舞台中心主导国的一百多年,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至今美国崛起、成为世界舞台中心主导国的一百多年,可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即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主要因素,除了经济与军事实力、文化“软实力”外,还包括教育、人才、科技因素,也包括政府管理效能、政治领导力因素。综合考量上述因素,我们可列出具象化的综合国力方程式,即:综合国力=(教育+人才)×(科技+产业)×(政府效能+军事实力+政治领导力)×(传统文化+现代文明)。

——摘编自刘红凛《世界舞台中心角色变换与百年变局:历史逻辑与发展要求》

请围绕“综合国力的提升”,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综合国力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024-06-26更新 | 6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高考名校名师联席命制押题(四)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民群众的力量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辉煌、最伟大的力量。中国革命由两个方面构成,一方面代表正义,是由包括工人阶级、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广泛的人民群众组成的统一战线;另一方面则是强大的反革命力量,包括拥有强大军事力量的帝国主义,还包括消极的和虚伪的封建主义傀儡。这种特殊的历史条件,使中国共产党的革命道路必须紧密联系和依靠人民群众,必须由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必须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战斗方针。历史在不断发展,一代又一代人前赴后继。毛泽东在其著作中,反复论证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他多次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摘编自岳利萍、毕冬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人民中心论思想的渊源与创新》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自拟论题,予以阐释。(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4-06-25更新 | 9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高考名校名师联席命制押题(二)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1127日,日本海军偷袭了美军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导致美军各战舰皆受到重创,这场袭击一共持续了105分钟,致使美国遭遇到了史上最惨痛的一次打击。美国珍珠港遇袭的消息瞬间传到了全世界,一时间,世界各国都做出了不同的反应。

——摘编自陈钦《赌徒胜利珍珠港事件为何让全世界大国政要陷入狂喜》

请你推测当时世界主要国家(任选两个即可)可能做出的反应,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判断理由。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克林德碑之变迁

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清政府决定宣战,并照会各国使节,让他们在24小时内离京。德国公使克林德拒不撤离,反而要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交涉,当他乘轿带领士兵路经东单牌楼北面时,与巡街的清军发生冲突,克林德从轿内开枪,军官恩海开枪还击,克林德当场被击毙。

克林德之死成为列强向清政府进行威胁、讹诈的借口。19018月,清政府派醇亲王魏让签士臣.赴德国赔礼道歉。从19016月至1903年初按德国要求,清政府在东单北大街上建了与街同宽的克林德石碑坊,这个石碑坊成为清政府丧权辱国的见证。

1917年中国参加一战,成为协约国的一员。1918年大战以同盟国战败投降而告终,中国成为战胜国。胜利消息传来,人们认为克林德碑是国耻,就把它拆除了。这时候,协约国责令德国把已拆除的石牌坊材料,移到中央公园(即今天的中山公园),再建一座新的牌坊,以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当时,协约国战后的宣传口号是公理战胜,强权失败,石碑坊遂被改名为公理战胜坊

1952102日,亚洲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在北京召开。为了表彰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功绩,大会决定将公理战胜坊改为保卫和平坊。为此把中英文公理战胜文字镌去,刻上郭沫若题写的保卫和平四个鎏金大字。

——摘编自王森《奇耻大辱——克林德碑的由来和变迁》

以历史观察员的身份,围绕“克林德碑”变迁这一主题写一则解说词。(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叙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10 . 材料   即使是相隔数代的人,文字材料仍能使文明得以延续。各时代的统一性是如此紧密,古今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由古可知今,由今可知古。“谁把思想局限于现在,谁就不能了解当今的现实”。密芝勒在《人民》一书的开篇如是说。在密芝勒之前,莱布尼茨就已着手研究历史,他说:“必须在事物过去中找到它的根源,唯有了解事物的原因,才能更好地了解其实际状况。”

对现实的曲解必定源于对历史的无知;而对现实一无所知的人,要了解历史也必定是徒劳无功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有关当今的知识往往能以一定的方式更为直接地帮助我们了解过去。古代文献所记载的情景,要依靠想象力才能拼接成形。我多次读过或叙述、描绘过战争,可在我亲身经历可怕而令人厌恶的战争之前,我又是否真正懂得“战争”一词的全部含义呢?军队被包国,国家遭惨败,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在我亲身感受到1918年夏秋胜利的喜悦之前,我是否真正理解“胜利”这美丽的词汇所包含的全部意义呢?最终,人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借用日常生活经验,并加以必要的取舍,赋予新的色彩来再现历史。

——摘编自[]马克·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

围绕“古与今”这一主题,从表中提取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中国史知识进行阐述。
(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