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9年苏联、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朝鲜、波兰、蒙古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与中国建交
1972年马耳他共和国、墨西哥合众国、阿根廷共和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毛里求斯共和国、荷兰王国、希腊共和国、圭亚那合作共和国、多哥共和国、日本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马尔代夫共和国、马达加斯加共和国、卢森堡大公国、牙买加、澳大利亚联邦、新西兰与中国建交
1992年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以色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韩国、白俄罗斯、摩尔多瓦、克罗地亚、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斯洛文尼亚、乌克兰与中国建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形成了1949年、1972年和1992年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结合所学知识,对图中三次建交高峰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表述成文,阐述有史实依据。)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 概况
1844年宁波女塾开办,这是传教士在中国开办的第一所女子学校。
19世纪60年代初至1876年教会学校数量增多,女生在学生中的比例增多。教会学校开放女子教育,促进了女子入学,实现男女教育平等。
早期改良派在近代西方男女平权观念的影响下,最早开始关注女性的社会地位,倡导女子教育。
维新派康有为主张男女都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女子应该上学。
梁启超重视女子教育,系统论述了女性受教育的必要性。
1898年梁启超、经元善创办经正学堂,是近代中国第一所国人自己创办的正规女子学校,起到了开风气之先的作用。
1902年,蔡元培开办上海爱国女学。此时的女性学堂多为私人兴办,未获统治者的直接肯定。
1907年清政府颁布《女子小学堂章程》及《女子师范学堂章程》,中国女性教育正式被纳入中国教育制度的范畴。
1912-1913壬子癸丑学制规定初等教育段不分设男校女校,中等教育段专门设立女子中学校,女子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法定教育权,突破了封建礼教对女性的限制。
1920年,北大校长蔡元培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开创了我国公立大学招收女生的先例,不分性别进行教育。
1929年,中华民国政府颁布《中华民国教育宗旨及实施其方针》,这是中国政府在历史上第一次对男女受教育机会平等进行法律上的明确规定,是中国女性教育的第一份法律成文。

―-摘编自徐颖《一文纵览中外女子教育的发展》 


该表反映了近代中国女子学校教育不断发展,指出其中一种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2-10-27更新 | 656次组卷 | 8卷引用: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期中期末复习备考必刷题(中外历史纲要上)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1是2003年济南出土的甲骨文(局部)。经过对已经发掘出的8片有文字的甲片进行清洗缀合,7片构成了一个几乎完整的龟腹甲,上面有25个清晰的甲骨文字。方辉表示,这25个文字讲述了是否以及怎样对“母”进行祭祀。

图2是20世纪90年代出土的秦代封泥中的两块,分别是四川太中印和左丞相印。

图3是发现于敦煌藏经洞的唐咸通九年(公元868年)敦煌雕版印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标有明确刊刻日期的印刷品。此卷于1907年被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从中国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盗至伦敦,现藏大英图书馆。


出土文物大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选取上述材料中的一个或多个图片.就其蕴含的历史信息,提出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逻辑合理,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工业革命时期工业革命前期纺织、采矿和冶金行业的发展,要求改进运输工具,蒸汽机车和铁路应运而生,轮船逐渐取代了帆船。交通运输迅速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推动了工业革命向全球扩展。
第二次工业
革命时期
电力和内燃机逐渐代替蒸汽机,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了运输费用。同时,以内燃机作为动力的汽车运输和飞机运输异军突起。从地面铁路、汽车,到水面轮船,再到空中的飞机,立体的运输体系逐渐完善。
第二次世界
大战后
人类对原子能的利用突飞猛进,原子能除了用于发电外,已经在海运中采用。交通动力飞跃发展,动力来源多样化。
21世纪初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交通运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整合各种交通运输手段的“大交通”已经成型,提高了交通运输能力,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摘编自卡洛·M·奇波拉《欧洲经济史》等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达清晰)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5 . 绥靖政策
(1)背景:1938年,德国吞并____,并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求。
(2)表现:____实行绥靖政策,与德意签订____,把苏台德等地区割让给德国。
(3)影响:更加助长了____国家的侵略野心。
2022-09-03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纲要下册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知识手册】高中历史全册必背知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下册)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论述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7年日本文部省将一本数百页厚的标准历史课本中关于“二战”的章节删减到只剩6页,只剩下美国轰炸东京和广岛化为废墟的照片,以及日本在战争中的死亡人数。

——Brackman,The Nuremberg,p.27.

材料二   日本学术界几乎毫无例外地回避对南京大屠杀的研究。有些学者认为,该事件距今不够久远,还不值得进行历史研究或让历史学家们评判日本的错误。有些甚至对批评日本战时罪行的做法表示愤慨。……在日本,那些勇于撰写关于南京大屠杀的专著的人经常要面对无休止的攻击。

——张纯如:《南京大屠杀》,20131月,中信出版社。

——The military historian Noboru Kojima,quoted in New York Times,November 3,1991.

材料三   许多学者认为,南京大屠杀这一恐怖暴行与日军在中日战争期间的其他暴行是由一种名为“压迫转移”的现象导致的。

——George Hicks,The Comfort WomenNew York:Norton,1994),p.43.

学者们认为,导致日军暴行的第二个因素是日本军队中许多人对中国充满仇恨的蔑视——这种蔑视材   是通过数十年的宣传、教育和社会教化培养而成的。

——张纯如:《南京大屠杀》,20131月,中信出版社。

材料四   靖国神社是位于日本东京的一座神社,奉明治天皇之谕而建。该神社供奉自明治维新时代以来为日本战死的士兵及军属,大多数是在日本侵华战争(1931-1945)及太平洋战争(1941-1945)中阵亡的日军官兵, 包括 14位经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的甲级战犯也供奉在靖国神社内。……2015421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神社。2021421日,日本首相菅义伟以“内阁总理大臣”的名义,参拜神社,815日,前首相安倍晋三参拜神社。

——百科节选


选择一则或多则材料,选择角度,结合所学,自拟命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2022-08-21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中外历史纲要(上)》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论述题 | 适中(0.65) |

7 . 材料 中国从秦朝以来形成了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古希腊很早就形成了以雅典为代表的民主政体。在古希腊城邦国家,执政官是由选举产生的,他们的权利受到元老院之类机构的制约。自那时起,就埋下了近代中国落后的伏笔。

——《中国君主专制与古希腊民主政治比较》


你是否赞同上述观点?谈谈你的理由。
2022-08-20更新 | 142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一单元政治制度-【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选必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8 . 明清时期涌现出古代文学艺术史上最庞大的“才女”群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摘编自胡文凯《历代妇女著作考》

材料二   明清“才女”们热衷于为自己构建“名士”“侠士”“居士”等传统的“男性化”身份标签,并倾向于在创作实践中进行男性化的艺术表达。

名士晚明黄媛介学习杜甫的诗作颇具其神韵,被赞誉为“清隽高洁,绝去闺阁畦径”,其书法仿效黄庭坚,画作模仿元代倪瓒、明代董其昌的笔法风格,也广受称赞。
侠士
侠客
杨太白“喜任侠,有丈夫气,慷慨激烈绝不类粉黛女子”。明清之际才女顾媚在其丈夫出仕新主后劝诫其忠君守节、以死殉国,继而结交志士,慷慨解囊,从未停止资助抗清的义举。
居士曹衣道人王微曾布袍竹杖,游历江楚,登大别山,眺黄鹤楼,登天柱峰,用大半生的时光饱览山河盛景,交游四方名士。晚明才女昙阳子谈禅好道能书,在当时名噪一时,众多文人名士如王世贞、王世懋等纷纷拜其门下。

——摘编自曹佳丽《浅论明清才女的性别面具》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明清时期“才女”现象进行评述。
2022-07-30更新 | 237次组卷 | 2卷引用:单元复习04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过习题】-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单元复习过过过(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6世纪发轫于欧洲的工业时代开创了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体化过程。工业时代是西方社会内部一系列漫长而艰难的经济变革和文化变革的结果:工业时代是一个最富有传奇色彩的时代,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远远超过了以往一切历史时代的总和。然而,工业时代的大多数物质成就和精神成就都是以近代西方社会的经济模式和文化模式作为其源头和范本的,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如科学理性、民主政治、市场经济、法权观念等等。工业时代也是一个由西方向非西方地区传播而至的时代,它表现为一个历时性的发生过程,对于绝大多数非西方国家来说,工业时代是在西方列强的经济优势的诱惑下和坚船利炮的威逼下来临的。

——摘编自赵林《告别洪荒——人类文明的演进》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从材料中任选一个观点并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阐述合理,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2022-07-27更新 | 541次组卷 | 7卷引用:专题16世界殖民体系及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必考知识清单与考点演练(统编版)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现在正在热播的电视连续剧《人世间》,是剧根据梁晓声的同名小说改编,以居住在北方某省会城市的一户周姓人家三代人的视角,讲述了周家三兄弟周秉义、周蓉、周秉坤等十几位平民子弟在近50年时间内所经历的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

人物简介
周志刚周家父亲,他是新中国第一代建筑工人。为了国家建设,被派到四川支援“大三线”建设,他常年在外东奔西走,内心一直洋溢着国家主人公、社会建设者的豪迈和激情。同时,他又深明大义,为人耿直,作风正派,重情重义,这是一个久违了的工人阶级的高大形象。
周秉昆周家老三,在兄弟姐妹中排最小。作为底层小人物,就像低头拉车的老黄牛。他没有周秉义的大理想,也没有周蓉的洒脱,但他恪守本心,稳重踏实,对工作兢兢业业,对朋友热情仁义,对父母孝顺、对老婆孩子负责、对养子和外甥女视如己出,在家庭中正直勇敢有担当。虽历尽艰难,但他坚韧勇敢,用自己的努力让生活充满生机。
周秉义周家老大,周秉昆的哥哥。周秉义是家中老大,他勤奋好学,性格稳重,独立,坚强,有主见。大学时期响应上山下乡的号召加入建设兵团,当上了营教导员。高考恢复,不负众望考上北大。改革开放后,作为副市长,招商引资,身患重病依然投身家乡建设,勤勤恳恳,克己奉公。
周蓉周家老二,周秉昆的姐姐。从小就有独立、好强、叛逆的一面,朝气蓬勃,聪明美丽。从知青,到北大学生,再到老师,大学教授,每一步都是按照她的既定路线完成的,敢作敢为,自己的命运自己扛,是一个新时代的女性形象。
郑娟周秉昆的妻子,一个命途多舛的女人。从小就是弃婴,正值花季时被人侵犯怀孕,前夫因杀人而被判死刑,郑娟变成了寡妇,带着视障的弟弟艰难生活。遇到周秉昆后开始了新的生活,但丈夫又不幸入狱,她担负起了照顾周家老小的重任。接连不断的坎坷遭遇,让郑娟的生活充满了悲情色彩,她虽弱,但没有自暴自弃,不埋怨懂感恩,内心坚定且强大。
阅读上表,从材料中提取一个或者两个人物介绍,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涵和精神,自拟题目,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立论正确、表述成文、叙述完整、条理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