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代科技成果

《本草纲目》共52卷,共16部60类。它是我国16世纪以前医药学丰富经验的总结,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
《奇器图说》邓玉涵、王征合译,介绍了重心、比重、杠杆、滑轮等物理学原理
《天工开物》宋应星对明末农业生产和手工业技术做了系统的总结,写成该书,共18篇,分上、中、下三卷
《火功擎要》汤若望、焦铆合译,介绍了火器、火药的制造和使用方法
《农政全书》共60卷,征引文献多达225种。既集传统农业技术之大成,又总结明末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还吸收了部分传入的西方灌溉技术的资料
《几何原本》由利玛窦、徐光启合译的《几何原本》,丰富了中国平面几何学
从材料中提取一个有关明代科技发展的特征,并加以分析说明。(要求:明确写出特征,分析说明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
2024-03-06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1号卷·A10联盟2021-2022学年(2021级)高一下学期开年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古代东亚长期存在以朝贡体系为特点的国际秩序,这一国际秩序以天下观、朝贡体系二位一体为历史逻辑。天下观是自先秦逐步形成的涵括中国和“四夷”的空间和秩序观念,朝贡体系是天下观理想模式的现实映照,二者互为表里,不能相互脱离。朝贡体系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其制度及背后的观念并非一成不变。朝贡体系中的册封制度从封赐爵位到不断添加内臣化官爵、再到仅封爵位,从“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到清朝划分朝贡诸夷和通商诸夷等,都显示了内外观念的逐渐变化。而民国时期从华夷观念走向“五族共和”和“中华民族是一个”,体现了中国已经从内部完成了对天下观、朝贡体系的历史逻辑的超越。

——摘编自黄纯艳《朝贡体系维护了古代东亚和平》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4-02-29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1号卷·A10联盟2021-2022学年(2020级)高二下学期开年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成立
1947《蒙巴顿方案》: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成为独立的自治领
1956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所作的《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1960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非洲有17个国家独立
1951年至1964英国保守党执政,推进社会福利,并基本保持了企业国有化
1963马丁·路德·金发表演讲《我有一个梦想》
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
1985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开始进行经济改革
1995世界贸易组织诞生
1999巴拿马人收回了巴拿马运河的全部主权

——据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1900-2000)》整理


结合上述表格材料任意提取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主题明确,阐释思路清晰,语言准确)
2022-09-27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宿松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1950年5月1日公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是新中国成立后颁布实施的第一部法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条废除包办强迫…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权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

第二条禁止干涉寡妇婚姻自由。

第三条结婚须男女双方本人完全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

第七条夫妻为共同生活的伴侣,在家庭中地位平等。

第八条夫妻有互爱互敬、互相帮助……为家庭幸福和新社会建设而共同奋斗的义务。第十七条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准予离婚。男女一方坚决要求离婚的,经区人民政府和司法机关调解无效时,亦准予离婚。

一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1950年5月1日)

材料二   一则《群众日报》的报道

刘宗强和陈菊芳是包办婚姻,两人年龄相差很多……1952年5月,陈菊芳提出离婚,经区、乡人民政府调解无效,县法院便判决离婚了。刘宗强想不通,认为法院只根据陈菊芳说他年龄大,感情不合就判决离婚,是给“女二流子”撑腰,自己落了个人才两空。自己已是30岁的人了,只有七八亩地,没人肯嫁给自己,得打一辈子光棍了。听到宣传员宣传说“结婚要自找对象,男女恋爱自由”,他就一肚子气……向旁人唠叨说:“咱这庄稼汉一天到晚在地里忙,跟谁恋爱呢?难道跟棉花杆恋爱?跟镢头把恋爱吗?”离婚后洗衣做饭样样困难,他常常跺着脚说:“实行了婚姻法,把咱实行的连饭都吃不到嘴里,什么婚姻法?还不是整贫雇农的离婚法!什么婚姻法?还不是整穷人法!今后的男子又要受压迫。婚姻法就是妇女法。”

一一白若楠《陕西乡村民众对1950年<婚姻法>的误解透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新旧婚姻观念的碰撞”为题,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下表为《人民日报》所载四个劳动模范的事迹。

姓名

所载时间

事迹

王进喜

1958108

玉门王进喜钻井队9月份完成钻井进尺500947米,创全国最高纪录、世界少有纪录。(1960年他率领1205钻井队艰苦创业,打出了大庆第一口油井。)

焦裕禄

196627

河南兰考县常年遭受涝、沙、碱三害,全县149个大队,焦裕禄忍受着肝病的痛苦,跑遍了120多个,带领人民进行除“三害”斗争,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杨善洲

199961

1988年退休后隐居在云南大亮山,用11年的时间绿化了2.5万亩土地。他经常将路边的树苗、马路上捡的果核,种植到山上。

张桂梅

20191129

11年扎根云南大山之中,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把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款100多万元全部投入到贫困山区教育中。20年来养育136名孤儿,实现了1800多名女生的大学梦。

—据《人民日报》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2-09-17更新 | 187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的百年征程

在井冈山时期,劳动教育就在革命的军队中开展,“朱德的扁担”既是劳动教育的生动写照,也是官兵一致”“劳动为了革命”的充分体现。毛泽东同志提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联系起来”,并进行了初步实践。

1939年,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生产动员大会,毛泽东同志在会上发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伟大号召。毛泽东同志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生产劳动,开荒种地、炼铁铸器,并要求学生既要握得住笔杆子,也要挥得动锄把子。

新中国建立后,中共中央提出了劳动教育应主要服务于社会主义改造,并通过参与工农业生产,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同时,通过劳动教育,“改造”从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和民族资本家,以纠正工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知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错误思想。1957年毛泽东同志提出:“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从而确立了培养劳动者的教育目标。

1978年4月,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的人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劳动教育已成为素质教育取得成效的重要环节,“依靠智力的创新劳动”成为新时代劳动教育最基本的表现形式。

——摘编自魏浩天《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的百年征程》等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有效信息,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现代化首先表现出巨大的共性,即相似性,是共性使“世界现代化”得以成立。但现代化在世界各地又有不同——道路不同,经历不同,模式不同,表现方式不同,成功与失败不同,经验与教训不同——这些都是现代化的特殊性。特殊性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都可能表现,由于其文化背景不同,历史传统不同,置身于其中的当事人不同,时代与社会环境各不相同,主观与客观的因素相互交织,就演绎了世界现代化的多种途径,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模式。模式既包括现代化的共同性,也包括现代化的特殊性。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评析上述材料中关于现代化的论述。(运用具体史实,就材料中关于现代化的局部或整体论述进行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2-09-13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测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下表为几位宋儒的主张。

人物生卒时间著作主张
欧阳修10071072《系辞说》自古圣贤之意,万古得以推而求之者,岂非言之传驶?圣人之意所以存者,得非书乎?然则书不尽言之烦,而尽其要;言不尽意之.委由,而尽其理。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者,非深明之论也。
吕陶10281104《春秋论》圣人之道,要在使天下之人皆可以知之,不为高说异论,以态后世。故五经之言大率简易明白,惟道所存。
苏轼10371101《中庸论》昔之儒者求为圣人之道而无所得,于是务为不可知之文,庶几乎后世之以我为深知之也。后之儒者见其难知,而不知其空虚无有,以为将有所深造乎道者,而自耻其不能,则从而和之日然。相欺以为高,相习以为深,而圣人之道日以远矣!
尹炜10711142《和靖集》读书者当观圣人所以作经之意与圣人所以.用心,与圣人所以至圣人,而吾之所以未至者,句句而求之,昼诵而味之,中夜而思之,平其心,易其气,阙其疑,则圣人之意见矣。

——摘编自《杨世文:易简功夫——宋儒的经学取向》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2-09-12更新 | 261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豫东名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联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某中学历史研究社团的研究性教材《国际经济组织》的目录(残缺)。

第一章国际经济组织概述
第一节国际经济组织简介
第二节国际经济组织的意义
第二章联合国在经济领域的专门机构
第三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第四章世界银行
第五章……
第六章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概述
第七章北美自由贸易区
第八章……
第九章亚太经合组织
第十章其他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
主要参考文献

请对该目录(残缺)某一处进行改动(增加、减少、补充、合并等均可)或不予以改动,并说明修改与否的理由。(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2022-09-11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理论方针革命实践
1922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宣言》明确提出要加强对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的教育工作。陆续建立了上海大学。平民女学以及劳动学院等学校学员们除了学习学业知识以外,还要到工厂区域开办工人学校,建立夜校以帮助工人学习文化知识,讲授党的思想主张。开办一系列工农补习学校,吸纳工人、青年,农民、妇女等,加强劳工理论教育。
1934年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进一步提出,“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革命根据地陆续建立了红军大学、苏维埃大学等学校。要求学校将生产实践纳入数学内容中,鼓励全体师生参加农耕活动和生产劳作,同时增加生产技术学习在全部课程中的课时比重。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自己动手,丰衣足食”1937年,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开字,在物资设备、生活条件极为艰苦的情况下,学生们自己动手,在荒原上清理破烂万洞窝棚,开辟道路,建起了整齐的校舍。1939年,抗日根据地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

——摘编自刘思源、杨峻龄《中国共产党学校劳动教育的历史演进与经验启示》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