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600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认可了“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法人地位,正式授予其皇家特许状。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创立初期是一个典型的商业组织,主要从事着英国与亚洲各国之间的商品贸易。在其特许状的规范之下,该公司逐渐垄断了英国与印度之间的商业贸易,并成为英国在亚洲发展海外贸易的重要依托。1689年,英国东印度公司董事会通过决议,提出要在“领土霸权的基础上”保卫公司的“商业霸权”,这意味着争取建立殖民领地已经成为与追求商业扩展平行的目标。17世纪末,英国政府颁发的特许状对该公司的这种行为予以认可,于是英国东印度公司就逐渐演变为一个集商业、政治、军事和司法四合一体的政商机构。此后,随着行政权力的急剧膨胀,英国东印度公司逐渐掌控了印度所有的财富,公司的敌人已经不再是同它竞争的公司了,而是“同它竞争的英国大臣和国家了”。这种情况的出现迫使英国政府逐渐改变了对该公司的态度,英国议会通过了多个有关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特别法案,限制和剥夺了其政治经济特权。到18世纪晚期,英国东印度公司最终沦为英国政府对印度事务进行日常管理的机构。

——摘编自汪定华《近代早期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变迁以对特许状的解读为基础》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近代早期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变迁。(要求:史实准确,符合逻辑,表述清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年画《女司机》(顾群1950年)

(注:年画中有“三八号机车开车典礼”“向先进妇女学习”“妇女先锋”等字样)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年画《女司机》进行合理解读。(要求:持论有据,符合逻辑,表述清晰)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晚清时期各政治派别的知识分子在向清王朝皇帝纪年“正朔”挑战的过程中提出了黄帝纪年、孔子纪年以及帝尧纪年、大禹纪年、秦纪年等多种纪年方式,从而产生了“纪年”论争。1898年年底,梁启超作《纪年公理》,认为各国相通后,应有统一的纪年。1902年,梁启超在发表的《新史学》中强调了采用“孔子纪年”的重要性,主张用孔子生日作为纪年。认为“孔子为我国至圣,纪之使人起尊崇教主之念,爱国思想,亦汕然而生”。1905年,宋教仁根据典籍推定是年为黄帝即位4603年,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创刊时即以此署年,《民报》第一期刊首印有黄帝像,图下说明“世界第一之民族主义大伟人黄帝”,以后革命党一直沿用宋说。1919年,钱玄同提出,“我们主张中国当用基督纪年,也是因为他在应用上很便利”,也更符合中国当时正融入世界的形势,“可是从现在以后的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在以后的中国人,是世界上人类的一部分,所以无论讲时事,讲古事,都和世界各国相关联”。

——摘编自焦润明、王建伟《晚清“纪年”论争之文化解读》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对晚清至民国初期“纪年”方式所引发的争议进行评析。(要求:史实准确,符合逻辑,表述清晰。)
2024-04-19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
4 . 有人把蒙古西征称之为“成吉思汗大交换”,认为蒙古西征可以与哥伦布大交换类比。阅读下面的示意图,回答问题。

                                   图1 蒙古军队西征示意图                                                            图2 新航路开辟后的物种传播
提取上述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对两个“大交换”加以解读。
2024-04-07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伦敦居民死于天花的比例从1771——1780年的每年5‰以上,下降到1801—1810年的2‰,到1831—1835年,则下降到0.83‰。

—摘编自T.H.马歇尔《工业革命时期的人口问题:争议现状评述》

材料二

白喉、淋巴结核与霍乱:泰晤士老爹引荐给伦敦美女城的子女,1858年

材料三   英国人口死亡率的变化

年份1751—17601761—17701771一
1780
1781—
1790
1791—
1800
1801—18101811—18201821—1831-
18301840
死亡率(‰)30.330.031.128.626.923.921.122.623.4

——摘编自D.V.格拉斯《英格兰和威尔士的人口和人口运动》

材料四   下图是历次工业革命驱动因素的一种解读模型。该模型意味着驱动工业革命的六大类、诸多项因素之间是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推进工业文明的演化。

——摘编自余东华《工业革命的驱动因素—对人类工业文明演化的多维思考》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三中的历史现象。(要求:明确指出历史现象,解读时要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知识,围绕工业革命的开展,从图中任选其中两项因果联系的驱动因素,自拟论题,进行简要阐释。(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4-04-21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月考(八)历史试卷
6 . 范旭东——中国民族化学工业之父,其个人经历与时代发展紧密相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范旭东个人经历及主要建树

时间个人经历及成就
1883年生于湖南,当年中法战争爆发。
1900—1910年赴日留学,毕业于京都帝国大学化学系,留校任教。
1911年受辛亥革命的鼓舞,放弃优厚生活,毅然归国。
1912年被派往欧洲考察盐政。
1918年在天津塘沽成立永利制碱公司。
1926年带领永利公司破解苏尔维制碱法(近代欧美垄断的先进制碱技术),产出纯净碱,荣膺国际博览会金质奖。
1937年面对日本利诱,拒绝与日本合作,将天津和南京的工厂内迁,将机器、材料、图纸、模型抢运西迁,令技术人员和工人向汉口转移。
1945年突发急病逝世,周恩来与王若飞赠挽联:“奋斗垂州载,独创永利久大,遗恨渤海留残业;和平正开始,方期协力建设,深痛中国失先生。”

材料二范旭东自述说:“为了这件大事业(制碱),虽粉身碎骨,我就要硬干出来。一个化学家,看见这样富的资源(盐碱地)而不起雄心者,非丈夫也。近世工业非学术无以立其基,而学术非研究无以探其蕴,是研究一事尤当为最先之要务也。”

——邸彦莉《范旭东与“永久黄”工业团体》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从“时代与个人”的关系角度,解读范旭东的奋斗之路。(要求: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逻辑清晰)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现代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认为,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所谓“自古以来”的“古”,一般是指秦汉。 秦汉以降,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变化,到了清代,我国的疆域和民族便确定下来。在这个历史过程中,由于汉族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一直较高,起着主导的作用,但各个少数民族也为祖国的缔造和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摘编自陈克进《历史上中国和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问题讨论述略》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多元视角下的汉代风俗成因

材料一   楚越之地,地广人希,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隋(隋可能指蓏,意即瓜类植物的果实)蠃(一种寄生蜂)蛤,不待贾而足,地势饶食,无饥馑之患,以故呰窳(指懒惰或贫弱的人)偷生,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沂、泗水以北,宜五谷桑麻六畜,地小人众,数被水旱之害,民好畜藏,故秦、夏、梁、鲁好农而重民。

——摘编自《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


材料三   风俗大致包括两个部分,其核心内容是人们在对待外部环境以及交往中所呈现的普遍行为方式和精神世界,其外延部分则是构成这种行为方式和精神世界基础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自然环境和经济结构是风俗形成的基础。汉代的区域风俗差异都与各自的自然和经济环境息息相关。人口因素是摇动风俗的一个杠杆。在人口密度较大地区,人口压力总是通过不同方式影响人们的生活习惯。统治集团也对风俗产生影响。汉统治者通常采用法律手段和道德教诲强制半强制地剪除与政治控制相矛盾的风俗;强制半强制地助长与政治控制相适应的风俗。

——摘编自彭卫、杨振红《转型与契合——解读秦汉风俗》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三的观点。
2023-02-21更新 | 351次组卷 | 2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5 - 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湖南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