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代冶铁业的规模有明显的扩大,其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目前发现的汉代冶铁遗址主要分布在豫、冀、晋、鲁、陕等地区。产铁之地设铁官,专管冶铁和铸造铁器,全国共有49处。较大的冶铸作坊有郑州古荥镇、南阳瓦房庄等遗址。这些遗址面积大,炼铁炉种类多,所用技术较为先进。生铁炒炼成钢等技术的应用提高了铁产量。汉代冶铁技术的提高为生产工具的制造和改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据考古发掘,我国古代主要农具大部分已在汉代出现,可分为垦耕工具、播种工具、整地工具和收获工具等类型。

——摘编自张钢杰《试论汉代冶铁业的发展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材料二   明代山西等地冶铁业得到空前发展。其规模之大、产量之多,超过了以往所有朝代。据统计,当时全国共有246个铁矿产地,这为后来我国冶金勘探部门“就矿找矿”提供了历史线索,非常利于我国铁矿普查任务的完成。明代在这些铁矿上,建立了许多官营、民营冶铁场所。随着工匠管理体制的改革,民营铁矿的产量大幅度提升。不少冶铁工业城镇涌现,如佛山镇“民庐栉比,屋瓦鳞次,几万余家”,“工擅炉治之巧,四方商贩辐揍”,江苏的吴江县庞村,嘉靖时“有前后二村,居民数百家,铁工过半”。高超的“生铁淋口”技术不仅用于生产农具、兵器和一般生活用具,还铸造了出口到日本、朝鲜等地的铁钟、铁菩萨等艺术品。

——摘编自黄启臣《明代山西冶铁业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冶铁业发展的具体表现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与汉代相比,明代冶铁业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 .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使国人和全世界炎黄子孙得以了解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阅读相关专家学者研究成果,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考古工作者在江西仙人洞、吊桶环遗址,湖南玉蟾岩遗址发现了水稻遗存,距今约1.2万年;在浙江上山遗址发现了炭化稻米,距今1万年左右。新石器时代早期河南贾湖遗址证实,中国早在距今9000年时已有礼制活动。仰韶文化时期,开始出现礼器并形成相应礼制。中国象形文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甚至更早。河南贾湖遗址的龟甲刻符,提供了8000年前早期先民开始探索文字的线索。在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腹地不断发现仰韶文化时期的丝织品,这表明中国先民早在5000多年前已开始育蚕制丝。

——摘编自袁广阔《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重大贡献》

材料二   大约距今5000年前,黄河上游地区就接受了起源于西亚地区古文明的制作铜器、栽培小麦、饲养黄牛和绵羊等新的技术。与此同时,起源于史前时期中国的稻、粟、黍的栽培也向西亚和其他地区传播。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中华文明在接受了西亚地区传来的冶金术后,对其加以消化吸收,大约在距今4300年前的黄河中游地区发明了泥范铸造铜铃乃至青铜容器的技术。到了夏、商朝,青铜容器制作工艺技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形成了在世界上首屈一指的青铜文明。

——据王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揭示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

材料三   2004年以来多家单位合作对甘肃省张家川县马家塬战国墓地进行了考古调查发掘,出土了罕见的金、银、铜、铁、玻璃、豪华二轮马车等殉葬器物,经过多学科联合攻关,揭示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为研究西戎文化、秦戎关系、古代北方民族史、中国科技史以及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演进历程等提供了新的实物证据。

——据杨维军《探索文明起源需要多方发力》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则材料对研究中华文明的史料价值并说明你的依据。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意义。
2023-11-20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部分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上的全球化与“逆全球化”

发展阶段 标志事件
第一轮全球化 最早有记录的全球化始于中国汉朝的“丝绸之路”。但国外主流文献把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作为第一轮全球化的开端。
第二轮全球化发轫于1 8世纪60年代的第一次工业或技术革命把全球化推向高潮,并被看作为第二轮全球化的起点。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终结了第二轮全球化。
第三轮全球化由美国主导延续至今的第三轮全球化,萌发于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
“逆全球化”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逆全球化”浪潮开始涌现。

——整理自万广华,朱美华《“逆全球化”:特征、起因与前瞻》

根据表格内容和所学知识,以全球化为话题展开论述,题目自拟,要求论证详实,线索清晰,条理清楚。
2023-02-24更新 | 388次组卷 | 6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4 . 改革开放以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史学界对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历史文化认同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中国近代社会进程的基本线索等方面的理论创造获得了一批很有意义的成果。这些研究(     
A.有助于构建中国历史学自主知识体系
B.源于“双百”方针“二为”方向提出
C.表明中国史学研究长期处于领先地位
D.改变了中国传统史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5 . 揭示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内在联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阅读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经济与社会生活》第四单元,回答问题。

第四单元《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目录子目关键词摘编
第10课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村落的产生人类、农业、居住形式、公共活动场所
集镇的出现生产力、交换、财富和人身安全、市场
城市的产生功能、布局、典型代表
世界各地的民居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水平、文化习俗
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化的演进工业革命
居住条件的改变居住、生活服务
基础设施的发展自来水、电力、交通、通讯
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环境、交通、贫富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第四单元的内容主旨。(要求:主旨明确、线索清晰、史论结合、逻辑清晰、不超过300字)
2024-02-01更新 | 96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阶段性检测二)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困难(0.15) |
真题 名校
6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孔尚任(1648~1718),山东曲阜人,孔子64世孙。康熙二十三年,皇帝南巡过曲阜,孔尚任进讲儒家经典受赏识,破格授国子监博士,后迁户部主事、员外郎等职。他博览群书,喜诗文,精通音律,著有《湖海集》等诗文集。他经十余年时间,于康熙三十八年,写成传奇剧本《桃花扇》。该剧以明末复社文人侯方域与李香君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为线索,描写了南明弘光小朝廷的覆亡悲剧,抒发了作者的兴亡之感,达到了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较好结合。剧本场面宏大,结构严谨,语言优美,主要人物也塑造得非常成功。《桃花扇》在京师上演,使名臣故老皆掩映独坐,唏嘘而散,为统治者所不满,孔尚任旋被罢官。

——摘编自《中国戏曲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尚任《桃花扇》取得成功的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孔尚任仕途浮沉的原因。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中,基层治理实行的是“士绅之治”,乡村的实际权力掌握在作为地方精英的士绅手里。士绅们具有公共地位,负责地方事务,其地位则是被其所管辖的乡民所授权的。乡绅必须要对乡民负责,接受乡民监督,一切行为举止要考虑公共舆论和道德习俗的影响,不得任性而为。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士绅的角色类似于政府在地方管理的角色,但作为地方的代理者和维护者,在与国家政权的关系上,其维护的是地方的利益,而不是国家政权的地方代理人。士绅虽也必须受国家管制,但其自身活动空间较大,比如,在维护地方利益方面,其可以与地方衙门进行交涉。

——摘编自秦德君毛光霞《中国古代“乡绅之治”:治理逻辑与现代蕴意一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非行政化启示》

材料二   近代以来,国家面临治理任务日益繁多,控制乡村显得更加重要。于是,政府逐渐重视起对基层的治理,原来乡村自治的界限被国家打破,基层政权日益官僚化,统一编制,基层政权的代理人由国家指派和管理。一方面,国家权力也因此通过多种途径渗入乡村社会,国家对乡村的控制得到加强,地方势力把持基层政权造成的地方团体化也被打破。另一方面,这种变化也打破了“双轨政治”的平衡,使国家有力量剥削乡村,农民的利益受到损害,地方基层治理被严重破坏。

——摘编自王德成《中国基层治理的历史沿革及当代转型》

材料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商品化经济程度不断加深,市场和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地位的变化,中国基层组织逐渐形成了以街道党委为领导核心、以街道办事处为管理主体的治理模式,逐渐构建起“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同时,着力补齐农村基层社会建设短板。通过加强“街道办事处一居委会”体制,使国家政权的力量在城市基层不断得以强化,街道的行政组织机制也不断完善,居委会逐渐成为城市基层的“行政细胞”,行政能力与行政资源得到增强和提升。

——摘编自吴晓霞《当代中国基层治理的演进线索和内在逻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传统社会城乡基层治理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近代基层治理转型的因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基层治理的历史经验。
2023-10-11更新 | 205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安康中学2023届高三4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古典”指以“六经”为代表的先秦典籍。《史记》太史公曰:“书缺有间矣。”唐司马贞解释说:“言古典残缺有年栽,故曰有间。”《后汉书》称孝明皇帝“垂情古典,游意经艺……正坐自讲,诸儒并听”。

有学者提出,对“中国古典”的学术研究可称为“中国古典学”,它至少涵盖三个层面。其一,商周文献、诸子之学、秦汉典籍,以《汉书·艺文志》中所列六类书目为代表。其二,与典籍相关的文字学,如陶玉石器上的刻划文字、甲骨文、金文、简帛文字、两汉今古文以及相关的音韵学、训诂学,以汉代的《尔雅》《释名》《说文解字》为代表。其三,以传世经典与文字资料为线索,充分利用考古资料,统合研究“中国古典”,如古代文明、思想文化、学术史研究等。

有西方学者认为,从西周到魏晋时期为中华文明的“古典时代”。进入古典时代后,技术发展使得农业和整个文明的扩展速度与强度都大大超越过去。秦汉帝国确立了其后中华文明发展的基本要素。该文明要素的结构不仅包括庞大官僚体系和国内服务系统,还包括把这个广大的文明连接起来的道路和运河,支持着农业基础的灌溉网络,以及保护中国内地免于游牧民族袭扰的庞大的边墙。正如这些成就所表明的,中华文明是全部人类历史上最具创造力和影响力的文明之一。

       ——摘编自《百年考古推动中国古典学步入黄金时代》《全球文明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典学”的研究对象。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在“古典时代”的开创性贡献。
2023-07-10更新 | 2443次组卷 | 14卷引用:2023年高考海南历史真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主题一戊戌维新运动

材料一   


材料二   1840年后,中国社会危机日益严重。在维新派看来,外国入侵所引发的中国社会的危机并非单纯由外国入侵引起,而是出于中国内部。而这种中国内部的原因并不是暂时的单纯的军事技术上的落后和经济财力上的不足,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这种落后和不足是社会长时期发展不足的结果。……如果说洋务派只看到了中国社会危机的直接的和表面的原因的话,维新派则以一种更为长远的眼光扫描中国社会发展的纵深历史,试图寻找救亡的更为根本的策略内容。

——以上材料均摘自《从救亡图存到寻求富强——对近代中国救亡思潮嬗变轨迹的考察》

材料三   严复提出“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其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改变“人心风俗”。他认为,从法制学问到饮食居处,封建礼俗是压抑民族活力、影响社会进步的障碍,因此主张破除旧学,引进西学,进行移风易俗。梁启超也认为,“今日欲伸民权,必以广民智为第一义”,要使官绅们懂得国家强弱和民众智愚之因,广其识见,破其愚谬,“令其恍然于中国种种旧习之必不可以立国”,然后授以新学,“从而摩激其热力,鼓厉其忠愤,使以保国、保种、保教为己任”。康有为主张兴学校、育人才,进行社会思想启蒙,“不当仅及于士,而当下达于民,不当仅立于国,而当遍及于乡”。认为只有四万万之民皆出于学,乃“智开而才足”。

——摘编自章开沅、朱英主编《中国近现代史》

材料五   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戊戌变法的失败而消失其影响,相反,更加深入人心。……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

——摘编自颜炳罡《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材料六   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摘编自《回顾戊戌重温历史》

主题二义和团运动

材料七   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兵法易,助学拳,要摈鬼子不费难。挑铁路,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势萧然。

材料八   此次义和团民之起,数月之间,京城蔓延已遍,其众不下十数万,自兵民以至王公府第,处处皆是,同声与洋教为仇,势不两立。剿之则即刻祸起肘腋……只可因而用之,徐图挽救。

——清政府致各省督抚电文

材料九   先拆电线杆,后拆火车道,杀尽外国人,再与大清闹。

——黄曾源《义和团事实》

材料十   “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

材料十一   自打1840年国门被西方列强的大炮轰开之后,一场又一场的败仗,一个又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近代的中国简直就是弱者的象征,于是,一部近代历史也就成了反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大事年表。当一百年的屈辱历史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之后,回眸再望,细心的人就会发现在近代中国历史上,除了外国侵略和中国人民反侵略这条线索之外,实际上还有一条线索,即冲破封建的羁绊、走向世界的不断尝试,也就是利用外资的理论和实践。

——孔寒冰《近代中国历史的另一条主线》


*基础测评*
(1)请结合所学将下图中的A、B、C、D空白处补充完整,并概括19世纪40—90年代列强侵华的特点。
(2)请概括材料二维新派的观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思想主张及其目的。
(4)结合材料七,分析义和团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
(5)依据材料八,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6)义和团为什么要拆电线杆和火车道?你对此如何评价?
(7)依据材料十说明义和团运动的重大历史意义。
*能力提升*
(8)根据材料五、六,说明作者对戊戌变法构成中国现代化进程起点的不同认识。
*历史纵横*
(9)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围绕“中国近代史的线索”,对材料十一的观点进行探讨。(说明:可以选取材料中的一个观点进行论证,也可提出新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023-09-07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17·纲要上第17课·学科网-【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
10 . 主题一   明朝至清中叶的社会经济

材料一   明代开始大力引进高产或有经济价值的作物,如南洋的番薯、南美洲的玉米、巴西的花生、吕宋(菲律宾)的烟草等。水稻逐渐推广到北方。清代,这种作物交流的势头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作为农民生活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棉花的种植也进一步向北方推广,其收益已超过传统的桑麻作物。优良棉花品种不断出现。许多地区棉花的种植已成为商品生产。

——摘编自章开沅、朱英《中国近现代史》

材料二   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织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浮食奇民,朝不谋夕。得业则生,失业则死……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户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明神宗实录》卷361万历二十九年七月丁未

材料三   原本中国古代的城市以城为主,纯粹体现工商贸易功能的市镇,要到唐宋之际才出现,而明朝中后期是一个高峰。尤其是江南苏、松、杭、嘉、湖地区的许多著名市镇,都是在那时形成的。这些市镇中的居民,已经从农业人口中分离出来,大多从事纺织业。工商集贸性质市镇的兴起,使得农业人口与手工业和商业人口的比例发生了变化。而流向城市的大量游民,又成为雇佣工人的后备队伍。城市和商业进一步繁荣,具有明显经济职能的城市在增加。到清朝前期,广东佛山镇在内的“天下四大镇”在专业性市镇的基融上发展成为新兴的城市。

材料四  隆庆元年(1567)部分开放海禁后,海外贸易蓬勃发展。中国精美的丝绸和瓷器等产品,在世界市场上有着极好的销路,白银便源源不断地往中国内流。到万历年间,白银的使用已相当普遍,手中握有大量白银的徽商几乎遍布全国各地,进行大宗的商品长途贩卖。明朝后期,许多富商带着大量资本经营起矿冶业等产业。在这种历史潮流推动下,徽州的士人十之七八“以儒而贾”,甚至“左儒而右贾”,习以为常。

——摘编自晁中辰《明后期白银的大量内流及其影响》

材料五  中国、西欧社会经济发展部分数据比较表

时间占世界GDP份额(世界=100人均GDP1990年国际元)
中国西欧中国西欧
15002517.9600774
160029.219.9600894
182032.923.66001232

——数据来源: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主题二 思想的新变化

材料六 王阳明所处的明代中叶,社会处在动荡之中。统治阶级面临着言行不一,知行脱节的道德危机。科举作为选拔经邦治国人才的制度日益僵化,官僚士大夫和一般知识分子都信奉程朱理学,治学偏重格物致知。王阳明感叹当时社会道德沦丧的情况,他从各种经历中深刻体会到,要救深陷危机的明王朝,单靠镇压是不行的。要从思想上消除人们对封建制度的反抗意识,做到知行合一。王阳明认为程朱理学一味地强调知行为两件事,过分割裂了知行的关系,导致不能将道德知识付诸道德实践的情况。“某尝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他提出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将知和行并作一件事,将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相统一,以便消除以前程朱学派一味强调知先行后而带来的知行脱节的情况。

——摘编自刘子旻《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有什么时代背景?》

材料七   明清时期,白银货币化在整个社会全面铺开,孕育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同时也在基层民众中浇灌出以奢侈和时髦为导向的欲望之花。对“人欲”的肯定成为这个时代精神最突出的标志、庶族地主和富裕农民的心声体现在士大夫们“农商皆本”的舆论中,李贽对程朱理学大加鞭挞,称“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通过对人之私欲的肯定,明朝人否定了皇帝一己之私的所谓天理之公。以黄宗羲为代表的文化反思派对君主进行了最严厉的批判,提倡君臣平等,主张限制君权。明清思想家的主张,由于阶级和历史的局限,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文化的束缚,最终在文化专制政策的高压下黯然失色。

——摘编自李宪堂《明清思想的背景、线索与问题》

材料八 16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主题三 明清文学艺术与科技

材料九  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空前繁荣,戏曲和小说等通俗文学进入兴盛时期,成为市民文化消费的潮流,如《牡丹亭》《明珠记》《金瓶梅》《西游记》《隋唐志传》等,许多文人如汤显祖、叶宪祖、冯梦龙都参与了创作编选,很多戏曲和通俗小说的原型人物在民间受到社会各界追捧,成书之后备受欢迎,这是明代刻书业兴盛的重要原因。刻印戏曲小说的书商和坊肆相继出现,有的甚至自编、自选、自刻、自销,如湖州臧懋循等,一时间各地书坊林立,私家刻书之风盛行,所刻书籍的数量和出书速度都超越了前代。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材料十 晚明时期中国涌现出一批总结性的科学巨著,兴起了一股科学思潮。徐光启等人认为西方科学以数学为基础,由“数”达“理”的形式逻辑方法是西方科学优越性的根本所在。晚明学人试图通过翻译《几何原本》从科学方法论层次来救偏理学“虚玄幻妄之说”的倾向。他们迫切希望能借助“远西奇器”来解决明朝所面临的社会问题。宋应星提出“穷究试验”“凡事皆须试验而后详之”的实学思想,他认为任何科学知识都要亲身实践,以达到知行合一。

——摘编自施威、王思明《晚明学人的科学思想及其历史意义》等

材料十一 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并不只是单向的西学东渐,与之相伴相随的还有一个中学西渐。葡萄牙在租借澳门后,中国产品如丝绸、陶瓷、茶叶等,更多地输往欧洲。一些传教士推介孔子思想的同时,将儒家经典如“四书”及《周易》《书经》《孝经》《诗经》《礼记》等翻译为西文出版。葡国传教士曾德昭的《大中华帝国志》,全面介绍了中国历史、地理和思想史等方面的情况。1793年,马戛尔尼使团游览了承德避暑山庄,随员巴罗在《中国游记》中盛赞了山庄的园林建筑:“错落有致,间隔合宜,恰到好处,互相衬托”。另一学者又专门指出中国园林有更高级的美——不规则的自然美,这推动了英国“不规则园林”运动的兴起。随后,整个欧洲掀起了仿建中国园林的热潮,并修建了许多包含中国元素的建筑,其中不乏代表性作品。

——改编自袁行霈、严文明《中华文明史(第四卷)》等

材料十二   16-18世纪欧洲与中国重大科学技术成就比较表(节选)

年代欧洲中国
16世纪中前期1543年,波兰科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成为近代天文学的起点。
16世纪后期1591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定律。1578年,李时珍完成《本草纲目》,开植物学科学分类之先河。
17世纪中前期1609年,伽利略制造了第一架天文望远镜,开辟了天文学的新时代。1639年,徐光启完成《农政全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的农业生产技术,并引进介绍西方近代科学技术。
17世纪后期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开创理论物理学。梅文鼎兼采中西数学成就,著《方程论》《筹算》《弧三角举要》等。
18世纪初英国天文学家弗兰斯提德制成第一张星象图。1708-1718年,康熙皇帝组织欧洲传教士与中国学者绘制《皇舆全览图》。
18世纪中后期1769年,英国发明家瓦特改进蒸汽机1774年,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提出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质量守恒定律。1789年,吴瑭著《温病条辨》,使传染病学说更趋完整和系统。
*基础测评*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经济领域出现的新现象。
(2)据材料四,指出明朝中期“海外贸易蓬勃发展”的国内因素,概括白银内流推动的商业发展表现。
(3)根据材料六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王阳明对程朱理学的发展及其原因。
(4)根据材料七,概括明清思想家的基本主张及产生的原因。
(5)根据材料九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中后期印刷业兴盛的原因。
(6)根据材料十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明时期科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能力提升*
(7)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江南市镇的特点。并从经济、思想方面等简析明清商品经济发展对中国社会转型产生的影响。
(8)据材料五,指出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态势。结合所学,谈谈你对这种态势的总体认识。
(9)根据材料十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末清初“东学西渐”对欧洲的影响。
*历史纵横*
(10)根据材料八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为什么没有从根本上推动社会的转型。
(11)从材料十二中任意提取两条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信息相互关联,论题明确,史论结合。)
2023-09-06更新 | 195次组卷 | 3卷引用:14·纲要上第14课·学科网-【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